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文心康熙的现代都市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完整版》,由网络作家“梁夜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陈文心康熙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梁夜白”,喜欢穿越重生文的网友闭眼入:一朝穿越,她成了参与选秀的秀女,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喝,只不过,没有自由。本以为不争不抢就可以保住性命,谁知队友不给力,一次侍寝过后,她竟就被皇上念念不忘。从此,后宫之中硝烟不断,她也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妃谋:从秀女到宠妃完整版》精彩片段
所以她忍着,忍不住了也要忍。
“贵妃起来吧,内务府的奴才当差这样马虎,又不是贵妃有意。”
皇上一手搀扶起佟贵妃,让她在自己下首的位置坐好,又让其余众位嫔妃也归座。
“今日是贵妃生辰,朕也没带生辰的礼物来,就给贵妃手书一个寿字吧。”
但凡宫中有体面的嫔妃过寿,皇上都会送手书的寿字作为贺礼。这字不算稀罕,但经历过刚才的风波,此刻皇上再提出手书寿字,佟贵妃登时欢喜了起来。
看来皇上还是顾及她的脸面,刚才的事情兴许不是针对她,只是对内务府有气罢了。
“谢皇上。”佟贵妃福身行礼。
很快,长案就摆了上来。
皇上一边在红色雪浪纸上挥笔,每写一笔,都有嫔妃搜肠刮肚用各种溢美之词,来赞美皇上的书法。
“皇上这横画得,真是气吞山河。”宜贵人难得说出气吞山河这么有文采的词。
不过这写字,不应该说写得吗?怎么说画得?
没人在意宜贵人说的话有没有毛病,她们本也不懂汉人的什么书法。
“这一瞥位置正正好。”荣嫔也不懂装懂地凑趣。
皇上却觉得,他这一瞥有些歪过了,字写完大约会显得有些浮了。
“皇上的字儿越发写得好了。”
惠妃口中虽这样说,心里明白皇上这寿字,还不如去年她生辰的时候,皇上给她写的那幅。
这并不代表皇上的字儿没有进益,而是皇上方才动过怒,写字也没有发挥好。
也许是因为心气不平没有写好,也许就是他自己不想写好,谁知道呢。
惠妃自顾自一笑。
“等冬月里你生日,朕给你写幅更好的。”
皇上落笔,净了手,又对惠妃笑了笑。
这一笑,气氛又从紧张状态中破冰了,众人也跟着心里舒了一口气。
宜贵人笑着上前撒泼耍赖道,“皇上好生偏心,听说前些日子还给陈妹妹写了个勤字,就挂在她屋子里呢。”
众人的眼光一下子又落到了陈文心身上。
她跟卫答应和章常在,都站在人群外围。卫答应相貌倒也不差,只是卑微怯懦,显得小家子气。
章常在姿色本属平平,个头又低了些,显得有些笨拙。
越发衬得陈文心容貌美艳,姿态大方,气质出尘。
众人看她的眼神,渐渐古怪了起来。
总结起来,那就是羡慕嫉妒恨。
佟贵妃刚刚闹得险些没脸,宜贵人这个时候又把她挑出来,岂不是故意让她招佟贵妃的恨?
陈文心连忙解释道:“宜贵人误会了,皇上见嫔妾年轻不懂事,怕我怠惰。所以赐了勤字,勉励嫔妾要像贵妃和惠妃娘娘,还有德嫔荣嫔娘娘这样,勤谨侍上。”
她一句话把宜贵人口中的偏心撇去,还借机恭维了佟贵妃等,免得她们嫉恨。
众人不知她这句“要像贵妃和惠妃娘娘,还有德嫔荣嫔娘娘这样”是皇上亲口说的,还是陈文心自己说的。
若是皇上说的,她们四人自然高兴。哪怕是陈文心自己说的,那也称得上谦逊了。
果然惠妃开口道:“陈常在这孩子也老实,你年纪这样小,就算懒怠些也不妨事。咱们谁没有过你这年纪啊。”
惠妃位分不及佟贵妃,但在众人心中的威望不下于她。
佟贵妃刚才惹怒皇上,现在有心补救,知道皇上宠爱陈文心,也跟着惠妃的话头说。
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陈文心不由得赞赏,在她吃了半盘子油焖凤尾虾后,还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把这规矩废了呢。每顿只上几道皇上喜欢的菜,爱吃多少吃多少。这样皇上痛快了,还能省下许多银子。”
她觉得皇上的御膳,实在是太浪费了。
史书上的康熙,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传闻他的龙袍,都有带补丁的。
陈文心倒不信皇上会勤俭到这个份上,但他起码不是喜欢铺张浪费的人。
皇上愣了愣,李德全也傻了,气氛一下子凝固了。
从来没有人敢对皇上说,废除某项祖宗的规矩。
还是用这样轻松自在的语气。
陈文心敏感地觉得气氛不对,心内惨叫:
完了完了,果然多说多错,她犯错了!
她膝盖一软,顺势就跪倒在皇上脚边,低头盯着他明黄色的金龙盘云靴子。
她错了,她一个小小的常在,才得了几天的宠啊,就敢变大清朝的祖宗规矩……
她真是昏了头!
良久,皇上在她头上轻轻叹了一口气。
“以后,还敢不敢了?”
语气听起来不是很严厉。
陈文心点头似鸡啄米,抱着皇上的小腿抬头看着他。
“再也不敢了。”
皇上无奈地摸摸她的脑袋,一手有力地将她搀起。
“多吃点。”
他往陈文心的小碟子里又夹了一块醋鱼。
那是刚才他们俩交换情报时,陈文心大力推荐的一道菜。
因为不知道这道菜叫什么,只知道是鱼,所以还连说带比划的。
看陈文心还有些小心翼翼的,皇上知道她是害怕了,便转移话题宽慰她。
“朕还没有细细问过你,家里一共几口人,是个什么境况?”
“家里祖父祖母已去,父母健在。父亲袭了祖父的二等侍卫职,臣妾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
陈文心老老实实地回答,心想,趁着皇上提这个话头,不如求皇上让自己送些银钱出去给家里。
前两日她就收拾了一些银子,碎的整的加起来足有十两。
想叫小桌子找人带出去,小桌子也无计可施。
--后宫中私相传递是大罪,最忌讳的是把宫里的东西送到外头。
当然,有地位的嫔妃和母家传递东西,甚至互通消息,那在宫里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情。
所以小桌子劝她:“主子如今风头正盛,但地位还不稳固。不妨再忍耐些时日,才好做这件事情。”
她刚才说要皇上改变御膳的制度,已经是犯了忌讳,这会子好不好提这茬呢?
她心中万分纠结。
“若是满人,不拘有个什么职位都能过得富足。你家是汉人,二等侍卫的禄米,恐怕不足以养活你们兄弟五人吧?”
所有从关外圈进来的满人,都有朝廷的银粮供奉。就算整天遛鸟浇花,摸鱼斗狗,也照样饿不死。
“是。臣妾的两个弟弟尚幼,哥哥也不过二十上下的年纪,也未成什么事。”陈文心尽量说得详细些,好叫皇上兴起恻隐之心。
那时她再提出想送些银子回家,就容易多了。
“幸而娘亲贤惠,常常做些针线贴补家用。哥哥虽然不才,倒也勤快,常常去做些差事挣钱。”
皇上听罢点点头,又继续问她。
“你说你父亲的二等侍卫,是袭自你祖父?”
其实二等侍卫这个官职吧,听起来就是个小喽啰,实际上还是颇有体面的。
她在家时候听父亲说过,他在太和殿当差,其实是挺清闲的。二等侍卫大小还算个领导,只要坐在屋里喝茶就是了,时不时出去巡视一番。
那些顶着日头站在外面守着的,都是三等乃至四等侍卫。
所以陈希亥看起来不但不黑壮,反而白净斯文,倒和陈文心想象的文人差不多。
其实陈希亥本就是个文人,只是考不上科举,只好袭了自己爹的侍卫官职。
好歹也算有个身份,就是俸禄低了点。
“是,听父亲说,祖父陈克秀是随太宗皇帝进的紫禁城,这是陈家最大的荣耀。”
最后那句话是陈文心自己加上去的,其实有点文人迂腐毛病的陈希亥,十分不屑于自己父亲的这个行为。
他作为一个正统的汉人,认为陈克秀是卖国贼。
陈克秀一个小小的侍卫能卖什么国啊。
他本来是驻守函谷关的一个士兵,函谷关被清太宗皇太极攻破进入的时候,大明这边的士兵死的死,逃的逃。
剩下的不过数百人,陈克秀就在其中。
面对大金的铁蹄,几百个人能成什么事啊,所有人都选择了投降。
于是皇太极带着这几百个人到了北京,大肆宣扬投降不杀的政策。并且给这些人授以低等官职,来显示自己对汉人的宽大。
于是当大明降兵的陈克秀,莫名其妙成了大清的二等侍卫。
“既然有从龙之功,怎可委屈了功臣之后。”
皇上听到了这一茬十分满意,他正愁不知道怎么给陈家施恩,有了这个理由,谁也不敢多话。
“李德全,明儿一早传朕旨意。”
皇上几乎不用思考措辞,张口就是规范的“圣旨体”:
“二等侍卫陈希亥,其家祖陈克秀拥护太宗皇帝入关,乃大清功臣之后。特赐黄金五十两,着晋为正三品一等侍卫。”
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白银。五十两黄金,约等于……
白银五百两。
陈文心咽了一口唾沫,把自己的小心思收了起来。
跟这五十两黄金比起来,她那十两银子的私房钱--
就是个屁。
一等侍卫具体是什么,那她就不知道了。但她听得懂,正三品。
正三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么说吧,奉天府府尹、通政司通政使这种省长级别的,也就是正三品。
当然,一等侍卫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的。只是因为离皇帝近,所以品级有一些虚高的成分。
那个什么从龙之功,根本就是生拉硬拽吧?皇上一定是爱护她,所以才爱屋及乌施恩于陈家。
陈文心眼眶湿润起来,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父母。
那个陈文心,在不在现代?她有没有照顾好自己的父母。
她离了座,端端正正地跪下,朝着皇上拜下去。
“臣妾替父亲,谢皇上隆恩。”
她忽然觉得欢喜,又十分悲哀。
欢喜皇上这样宠爱她,施恩陈家解决了她心头的大事。
悲哀于皇上三言两语,就能解决她最担心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她在皇上面前,不过蝼蚁。
要碾死,也许连一句话都用不着。
“好好的,怎么掉金豆了?”
皇上温柔地捧着她的脸,直接用袖口擦拭她面上的泪水,以为她是感动坏了。
感动自然也有,更多的是对皇权的畏惧。
看着皇上这样温言软语,满眼尽是关怀,她又觉得自己是多心了。
好好的一个暖男,怎么会动不动就要杀人。
就算哪天她年老色衰他不要了,也不过是像宫里其他妃嫔一样,安安静静待在自己宫里罢了。
她想明白了,破涕为笑道:
“皇上大恩大德,臣妾这是欢喜得,让皇上见笑了。”
她面色淡淡的时候,总让人觉得捉摸不透。她笑的时候,又让他觉得单纯如稚子。
她这样眼中带泪,又惹得他心里无限柔软……
“那你要怎么答谢朕?”
皇上凑到她耳边,微微沙哑的嗓音在她耳边喷着热气。
嗯。她懂了。
这是要她以身相许的意思。
相比起来,卫答应就懂事多了,对着她颔首称道:
“陈常在万安。嫔妾本该早去拜见常在的,只是身份低微,不敢贸然打扰。”
自觉身份低微是一回事,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她最近天天和皇上在一处吧。
卫答应看起来年纪也不小,倒像和德嫔差不多大。
陈文心客气道:“卫答应客气了,你我都是一样的人。”
要说答应的身份低微,那她又能高贵到哪去呢。
卫答应见她说话和气,似乎松了一口气,也没再说什么。
定氏主动称呼陈文心妹妹,本就于理不合。二人位分相同,陈文心虽然年纪小于她,但圣眷正隆,母家又得皇上抬举,自然比定氏尊贵。
所以定氏连忙改口道:“陈常在别介意,我是看常在亲切,心里爱的紧,不妨头错了规矩。”
陈文心暗想,你错了规矩的何止是这个,这不过是小事。
面色还是不动声色,只淡淡嗯了一声,眼观鼻鼻观心,不再说话。
定氏见陈文心不搭理自己,一口银牙几乎咬碎。
她的母家也不算低微,是专管朝廷在江南采买织物的皇商。其中的油水是足够多的,只是商字打头,不好听罢了。
她的闺名叫做定金珠,是全家人从小捧到大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祖母在家常常和她说,咱们珠珠儿这小模样,俊得很呢,皇上一定喜欢。
等进了宫,她才发现宫里哪个女人不漂亮?休说那些位分高的佟贵妃惠妃之流,气度雍容,是自己这种小户人家出身的永远比不上的。
哪怕是宜贵人这样位分不高于她多少的,生得还比她美上三分。
她自小被家人捧得不知天高地厚,当真以为自己美貌无双。见此路不通,只好换了一种法子。
--她听说皇上喜欢江南女子,温柔娇弱,所以就扮作柔柔弱弱的可怜模样。
皇上确实被这样的她吸引了,不过仅仅只有一次。
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她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地越走越远……
谁知道如今又来了个陈常在。
虽然生的美,但表情太冷淡了些。看着像个冰疙瘩,又像个美人瓶。
哪里及得上她楚楚可怜温柔动人?
皇上怎么会喜欢这么个人!定氏咬牙切齿,心内暗暗呸道。
“贵妃娘娘到--”
太监尖利的嗓音拖长了调,忽然在殿中响起,把陈文心吓了好大一跳。
一个梳着大拉翅头、戴着金凤吐珠凤冠的女子从后殿转出。她身着几近于正红的樱桃红色的琵琶袖宫装,上头绣着片金团花纹,极其华贵。
不是说,贵妃娘娘是极爱念经礼佛的吗?
这样华贵的装束,哪里像一个礼佛的妇人。
佟贵妃在上首的贵妃金座坐定,额前金凤吐珠的那颗莹白东珠,微微晃了晃。
陈文心与众人一同福身行礼,眼角的余光看到佟贵妃,有些严厉的眼神看向她这处。
她有些心惊,仔细一看,才发现佟贵妃看的是她身后的定氏。
--定氏这个作死小能手。
承乾宫早就放出了消息,佟贵妃生辰这日要穿樱桃红。惠妃穿了妃色,德嫔也只敢穿紫红。
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常在,竟然敢穿跟樱桃红如此接近的玫红色!
“诸位姊妹请起。”
众人坐定,一旁承乾宫的女官梧桐便把众人的贺礼送上去,佟贵妃只是略扫了一眼,见都是些众人亲自做的针线活计,例行公事地说了一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