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茶快喝完了吧,等南下回来我到家里再拿点,我们家‘大嫂’从他们老家带了不少地方茶,没什么名气,但是我喝着挺好喝的,我们家老太爷子也说比龙井好喝。”
年竹清知道胖子嘴里的大嫂是他的大表嫂,而且对方还是个男人,当年慕容家的掌权人找了个男性伴侣,在宁城一时也是热谈,连他这种开小店的平头老百姓都听说了。
“好”年竹清也不客气,他这里的茶基本上都是胖子拿来的,反正拿了他就喝,毕竟慕容家的茶没有太差的。
胖子晚上还有局,要带着年竹清一起去,被年竹清拒绝了,他对那些富二代的圈子可不感兴趣,尤其胖子他们这种金字塔顶端的二代圈子,他这等小民,还是别硬往里面凑了,再成了小丑。
胖子已经习惯年竹清的拒绝了,从大学起,胖子只要出去就会喊年竹清一起,一开始年竹清也拒绝不去,后来被他叫的多了,就跟着去了一次。
那次不知道谁把耿圆给带过去了,想借机搭上他,借着他讨好大嫂,因为耿圆参与梁贺绑架嫂子表弟的事,耿家被大哥整得快倒了。
耿圆去的晚,不知道年竹清是他带过去的,他上个厕所的功夫,等回来就听人说,年竹清被耿圆埋汰的够呛。
他气的当时就不顾场合的把耿圆狠揍了一顿,放下话,年竹清就是他亲兄弟,谁再找年竹清的不痛快,就是跟他作对。当时,胖子多少是有点帮年竹清撑场子的意思,几年下来倒是真的处成亲兄弟了。
事后,虽然年竹清依旧云淡风轻不痛不痒的样子,但是自此年竹清再也没和他一块,参与他所在圈子的聚会。
胖子走了以后,年竹清等到傍晚才关了店门往家走。
黄昏时分,燥热的感觉慢慢散去。夕阳西下,余晖照在城市远处高楼的玻璃上,反射出一片橘红,似烟似雾。
年竹清出了古玩城,沿着街道,经过几栋高楼,走进一个老胡同口。
这一片都是成规模的四合院,大都保存了几百年,几代人住在这里。随便拉出一家来,往上几代都能扒拉出一两个三品以上的大员或者宰相之类的大官。
当时市政规划,指定这一带不能拆迁。
年竹清他们家祖上没出过大官,都是盗墓的。不过他的曾祖父,用一件国宝跟当时在朝的一位重臣换了现在年竹清住的这座四合院。
自此,年家,也在这片官爷聚集地,扎下了根。
走进胡同口没多远,有几棵大树,树下一张石桌几个石凳。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或坐或站的围在那里。
“走炮。”
“走什么炮啊,拿马踩他。”
一群老人,七嘴八舌的。
“别听你胡爷爷的,他一臭棋篓子,走炮。”
年竹清有点纳闷,平时他们下棋从来没有谁在旁边吱声的,今儿是怎么啦,都快赶上菜场的吆喝声了。
年竹清走到跟前,看到薛爷爷对面坐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儿。两人正在下象棋,大家是为小朋友支招呢。
胡爷爷一抬头就看见了走过来的年竹清,对着他喊了一声,“竹清回来啦。”
“啊,回来了,这是……”
正在等着小朋友走棋的薛爷爷笑着说,“这是我的小孙子,才从津门回来,再过些日子,我大孙子也要回来啦。”
津门是沿海城市,也是国内的经济中心。繁荣程度其实要比身为首都的宁城还要强。
不过宁城是政治中心,家里如果有从政的,爬到一定地位,家族重心都会转到宁城来。
薛爷爷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他自己兄弟两个,家里老大家都是经商的,他是老二一直从政。
但是到了他们的孙子辈,却反了过来。老大家那边的都选了从政,他的大孙子早早选了经商,自己跑到沿海一带,打下了一片天地。
不过薛家的根基都在宁城,大孙子也是薛家选中的新一代掌舵人,在外面历练够了,肯定是要回来的。
不过,这些事情,除了薛家自己人,旁人可不清楚。
在年竹清眼里,这些老爷子都一样,全是一群退休的老人家,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这些老人家大部分都是退休老干部或者是大学老师,工程师一类的,总之都是老一辈的高知识分子。
年竹清也跟着看了一会儿,直到薛家有人来喊爷孙俩回去吃晚饭,大家才散了,各自回去吃饭。
年竹清和薛爷爷同住一条胡同里,三个人结伴走在石板路上。
“阿奇,这是竹清哥哥,他就住咱们隔壁,是爷爷的老邻居。”薛爷爷给薛齐介绍年竹清。
“竹清哥哥好。我叫薛齐,今年九岁了。”薛齐喊人打招呼。
“阿奇,你好。我叫年竹清,今年25。”年竹清笑着说。
“竹清哥哥,你比我哥哥小四岁,等我哥哥来了,你得喊他哥哥了。”阿奇很喜欢这个第一次见面的新哥哥,感觉和他说话,对方不会拿他当小孩子看,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好的,等你哥哥回来,你给我们做介绍。”年竹清点头同意。
薛家爷倆先到家,进门前年竹清和阿奇约好,明天傍晚早早吃完饭,阿奇来找他玩。
看着他们走进朱漆大门,年竹清继续往前走。
虽然说他和薛爷爷是邻居,但是薛家占地面积大,两家的大门离得有些远。年竹清又往前走了四五百米才到自家大门口。
年家当年用宝贝换得这个宅子,其实是有些吃亏的,但是年竹清的曾祖父说,他换得不是宅子,而是圈子。
确实,从那以后,年家结交的都是达官显贵,家里几代人挖出来的宝贝,不少都卖了个好价钱。
就算是现在,每年这些街坊邻居也没少照顾年竹清的生意。
毕竟到了一定阶层,送礼也都讲究品味。
而年竹清小小年纪在古董上的造诣,比那些在古董行里摸爬滚打半生的人都要强。
所以也经常会有人慕名来找他掌眼或者想要什么东西,让他帮着寻摸。
走到自家门前,年竹清摸出一把老的铜钥匙,这钥匙估计很多人都没见过,模样就像一根放大的挖耳勺。
年竹清拿钥匙在铜锁里捅了两下,在另一头拔出锁芯,铜锁一分为二,取掉剩下的锁套,门就打开了。
小说《你才是我最珍贵的宝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