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萌萌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选篇章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选篇章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作者“汾清三杯”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嬴政赢子婴   更新:2024-08-03 22: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作者“汾清三杯”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虽然运粮来的机会渺茫,可毕竟来了王令,也许会有转机。

众将士颇为期待,不知道这竹简内,到底写了些什么命令。

从信使手中接过竹简,王贲吩咐道:“快,扶下去,安排些吃的。”

能从函谷关到这大梁城,这一路不知遇到多少危险。

安妥了信使,王贲这才打开了书简。

一旁的将士们,盯着将军的脸,期盼着会有转机发生。

可拿着竹简的王翦,脸上没有悲喜,却露出了惊疑的神情,只一会功夫就合上了竹简。

王贲心中重重吐出一口气,道:“大王有令,若真守不住这大梁城,可撤回大秦。”

将士们并不意外,可这条命令,将军的怎是这般表情?

“将军,那粮草是否可以运到?”副将赶忙问,谁也不想丢了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梁城。

王贲摇摇头,把竹简递了过去,道:“自己看吧。”

副将连忙接过,摊开竹简看了起来,一旁的其他几人也跟着凑近瞧着。

可才一眼功夫,其中就有一人惊呼道:“什么?大王竟让我们去袭击运粮队?这上哪去伏击?”

那人站在外围,只瞟到了其中一句,顿时嚷了起来。

“嚷什么?没看到上面写着,是伏击陈郢运往函谷关的运粮队。”副将呵斥了一句,“昨个不是斥候来报,有一队人马去了陈郢,兴许是去调集粮草。”

“哪里是个一队?斥候不是说了,人数太多看不清,这几日早晨雾气大,看的不真切。搞不好有好几万呢!”

“我们不是怕死,可这不代表我们直接去送死,我情愿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对,我们愿意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人群渐渐嘈杂起来,副将也没了继续看的心思。

“吵什么?”王贲瞪着众人,这群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他知道众人不怕死,可眼下,除了大王这个计谋,也就只有逃回秦国的选择。

虽说他严密封锁了消息,项燕并不知道大梁城粮草不足,可若是项燕打不下函谷关,再回头打自己这大梁城,到时候该怎么办?

王贲不觉得自己可以守得住,这大梁城内的百姓哪里禁得起两场长期的围困战?

到时候,还不是只能按大王说的办,退回大秦。

可这和丧家之犬何异?

想到这里,王贲的脾气上来了,顿时喝骂道:“死都不怕,还怕楚军?我们怎个不能去截个粮道?这信里不是说了很清楚,打不过咱再退回秦国也无妨,大王都这般说了,你们还有什么可嚷的?”

众人低头不语,在王贲发火的时候,可没人敢触霉头。

“再说了!”王贲提高了音量,“你们是想去拼一把,还是等着项燕发个善心,不会来打咱?”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些秦国的将领,对于函谷关的牢固是有信心的,就算项燕出马带了四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来。

也就是项燕作为楚国人,不知函谷关布防的情况,想要去试上一试。

到时候,函谷关打不下来,不就只有大梁城可以打了?

谁叫大梁城背靠黄河,围起来容易呢?

众人叹息,王贲见没人反驳,于是降低了音量,“再说了,你们也不看看,到底是谁下的令,大王的计谋能害了咱?”

可就在这时,一旁看完书简的副将开口惊呼道:“不是啊将军,这……这计谋署名的,是……是……”

见副将支支吾吾,半天憋不出一个字,王贲喝道:“是什么是?莫不是那李斯出的计谋?”

此刻的副将都有点怀疑这王令的真假,竹简上的名字,他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念不出来,这太过天方夜谭了啊!

见不是李斯,王贲继续试探性地问:“赵高?”

那副将只是摇头,嘴上却还是说不出口。

想到这里,王贲眼睛一亮,既然不是大王身边的文官,那肯定是武将。

蒙恬、李信肯定不是,吃了败仗,估摸还在自家反思呢。

脑海中一个一个名字浮现,王贲却也有些激动,瞪大了眼睛,扬起了嘴角道:“是……”

见王贲这般模样,副将以为他猜到了人,卡在嘴边的人名也终于说出了口:“是……子婴!”

“子婴?子婴!!!”人群先是疑惑,紧跟着是震惊。

子婴是谁?

在场的众人,可都是王贲的老部下,这名字太熟悉了,以前将军不打仗时,就念叨着自己这个外甥。

不能开口说话,这也愁坏了这个大舅,许多将领也是搜了不少的土法子给王贲。

可子婴身为大王的长孙,哪能用这些个土法子。

当听到自己外甥名字时,王贲也是愣住了,在众人惊呼两声后,王贲还未反应过来,又问了一句:

“谁?”

副将指着竹简道:“将军,这计谋是子婴献的!那探马肯定是细作,得派人抓起来啊!”

众人于副将想的一致,大王怎会传个三岁孩童的计谋,来让他们出城迎敌,这一定是细作。

王贲这时候才看清竹简最后的名字,子婴!

自己外甥的名字,他当然认得,可与这些激动的将领不一样,他伸手打断了吵闹道:“探马肯定没问题,有腰牌。这王令……兴许……也没问题。”

虽然觉得匪夷所思,可这条计谋,还真有一定几率可以成功,并非空穴来风。

“没问题?”副将颇为激动,虽然子婴是你外甥,可他才三岁啊。

三岁的孩子能有啥好主意?

副将还想说些什么,却看到王贲凌厉的眼神,顿时低头不语。

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安静,半晌后,王贲道:“都别争辩了,王令清清楚楚地写着,那就一定是有子婴参与。既然大王这般安排,我等照做就好。”

“将军,该不会真的按这上面的行事吧?”

见还有人质问,王贲怒目道:“怎的?你有啥好方法?”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摇头。

“这几日各个方位的斥候出去这么多,收到了这么多的讯息,陈郢那边却是有异动,还真不好说是不是调运粮草。”

“试一试总没错,那项燕料定我等不敢出击,我们就来一次奇袭!”王贲说着,捏紧了竹简。

副将见状也不反驳,连声道:“将军,陈郢若运粮至函谷关,要经过一处峡谷,若快马轻骑,三日便可到。”

对于下属的表现,王贲很是满意,点头道:“那还等什么?让所有骑兵集合,咱也去截个道!”

“诺!”

……


听到子婴的话,嬴政的笑容僵住了。

自己这才把扶苏送去历练,这就让王燕回来?

嬴政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有王燕看着,才能在雍城待的安生。

真要让王燕回宫,扶苏可怎办?

“大父,你就让我去见见我娘吧……”可没成想,子婴接下来说了这一句。

嬴政暗自松了一口气,想到子婴毕竟才三岁,几日不见娘亲,相见也是正常。

于是哄着道:“好,等王贲破了大梁城的危机,就让你去!”

子婴噘着嘴,内心也有点担忧,不知道自己的大舅能否完成任务。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担忧过头,王贲可是秦国的猛将,截一个运粮队伍有什么难的?

……

大梁城。

王贲站在城墙上,目光望着远处,前方光秃秃的一览无余,他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可等了许久,什么也没有。

良久,他问道:“信,送出去多久了?”

身旁的副将闻言,立刻上前道:“回将军,已有半月有余,快马加鞭,算着日子,信早已送到,想必粮草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不会有粮草的。”王贲叹了口气,周围的将士闻言,皆是低头不语。

一个月前,项燕亲率四十万大军抵达大梁城,直接对着城池猛攻。

城内粮草短缺,王贲亲自站在城墙头上率军抵抗,在楚国攻城器械的配合下,硬生生顶住了半个月的猛攻。

原本以为,项燕打不下大梁城会顺势退去,毕竟楚国的失地都已经收复了。

可没想到,这项燕,竟然直奔函谷关而去。

王贲怎么想也不理解,连大梁城都没打下来,项燕竟想着要打下函谷关?

莫不是城夫之战,给了项燕莫大的勇气。

虽然秦军败了,可大秦的底蕴还在。

秦军锐士,上马可敌赵边骑,下马可当魏武卒,各个都是一顶一的好手。

而项燕此去函谷关,必然无功而返。

但,楚军此去直接阻断了大梁城和大秦的联系,城内粮草不多,该如何是好?

王贲无奈,只得写信求助大王,希望大王能解大梁城的困境。

可大秦唯一的东出门户被阻断。

运粮队,又怎么能抵达得了大梁城呢?

走水路倒是可以,粮草运到潼关,再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即可抵达大梁城。

可秦国水运匮乏,比不得楚国,哪里有这么多船只运粮?

所以陆运,是唯一的路,可函谷关被围,粮草又哪里运的出来?

年初攻伐楚国,李信和蒙恬兵分两路,势如破竹,会师于城父,王贲却是收了李信的信件。

“还请王贲兄速救,只待粮草运达,必是我等攻下楚都之时……”

这时候,王贲才知道,本该陈郢运往前线的十万旦粮草,不知为何未能送达。

王贲也没多想陈郢的变故,毕竟,王贲和昌平君,多少算半个亲家。

亲家没按时完成大王的调令,自己又收到好友的求救,大梁城屯储的十万旦军粮,王贲便做了主张运去了城父。

可万万没想到……

昌平君这一反叛,不但坑死了李信和蒙恬,也坑死了王贲。

谁能想到,项燕竟这般厉害,摧枯拉朽般就击败了秦军主力。

王贲甚至连筹集粮草的机会都没,就已被项燕给围住了。

好在……王贲第一时间封锁了大梁城,城内的讯息外人不知,城内五万锐士的军粮,撑不了多久。

想到这些,王贲忽又问道:“城内的几大士族,还能再接济点粮草吗?”

副将闻言,叹息一声道:“将军,那几个大户已经接济了两次,真的……没有了……”

是啊,已经借过两次了,地主家也没了余粮。

至于城内的百姓,王贲围困大梁城好几个月,城破后,有能力的早就逃难了。

剩下的,能保着自己就不错了。

等不到救援,王贲内心焦虑,“城内的粮草还够几天?”

副将盘算了下,赶忙道:“这半个月已经缩减了一半口食,每日按照这个定量,大概还能坚持半个月。”

王贲转过头来,望着城内的锐士,虽然各个面露憔悴之色,可依旧挺直胸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见王贲愁眉不展,一旁的副将开口道:“将军!我等愿与大梁城共存亡!”

“我等愿与大梁城共存亡!”身后的将士们,也都齐声高呼,盯着王贲,眼神中透出了决绝。

他们早已知晓,将军派人安排了船只,若是真的守不住,还可以渡河返回大秦。

可他们不愿意!

这大梁城可以打下来,实属不易,不知道多少个锐士弟兄倒在了城墙下,其中不乏城内将士的手足兄弟和叔伯长辈。

流了这么多的血,才拿下的大梁城,怎么能让给楚国?

望着手底下,这群将士,王贲很是感动,整理了下情绪,大声道:“今日之局面皆因我而起,你们叫嚷什么,该共存亡的是我!传下去,家里是独子的都往后靠,若真守不住了,让这帮人先走。”

虽然安排了船只渡河,可五万大军,短时间内,并不能全部渡过。

至于游过黄河,眼下冬季,且不说这黄河汹涌,端是一个激流过来,人也见不了影了。

听到王贲这话,眼前的几十名将士,均都跪了下去,城门上站岗的见状也都跟着跪了下去。

这些人,都是跟着王贲南征北战的精锐,借出去了粮草,可没有一个人怪罪王贲。

领头的副将,带着哭腔道:“将军,莫要说什么浑话,粮食没了,可以让人去打鱼,可以吃草根,大不了吃些树皮,只待我等坚持下去,大王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的。”

王贲心里一阵感动,可这冬天时节,黄河哪里能打到这么多鱼,哪里有这么多树皮和草根给你充饥?

叹了一口气,王贲喝道:“都起来吧。”

眼下,毕竟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保不准大王真的有办法呢?

将士们刚起身,就听见远处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城墙众人顿时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斥候,骑马疾驰而来。

衣着上可以看出,这是秦国的斥候。

那人到了城下,一拉马绳,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简大声道:“快开门,传大王的手令!”

王贲不敢含糊,立刻让人开了城门,自己下了城墙迎了上去。

他知道,这封竹简是大梁城最后的希望了。


等见了楚军,再要点金银细软的好处。

目的,是让大王放心,我王翦,就是一个享受的想法,什么江山社稷,我并不在乎,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图的,就是一个享受!

可这个节骨眼,子婴和自己说这个干什么?

眼底里闪过一丝异色,王翦试探性地问:“是你大父让你问的?”

王翦最是害怕大王猜忌,好在,子婴也是自己的外孙,三岁的小儿,哪里会撒谎?

“那可没有。”子婴摇摇头,王翦心里所想,这几日子婴也是捋了一遍,这种情况放在任何帝王身上,或许都会猜疑一番。

自古至今,有多少良臣猛将死于猜忌?

往后的先不说,单说赵国,李牧可就是这般猜疑死掉的。

王翦有些心思自然是正常。

可,王翦现在侍奉的是谁?千古一帝,秦始皇啊!

这可是气吞九州,统御万疆的大人物。

怎么会怀疑自己的手下?

往后数的不少帝王,在得了功业后,直接清扫掉陪着自己打江山的臣子。

可秦始皇,却没有这般做。

所以,历史上,王翦三番四次索要赏赐,不过是多此一举,徒增笑柄罢了。

子婴,自然不想自己的外大父出这个丑。

到时候,仗还没打,王翦讨赏的军报倒是先送来了,这让王翦以后怎么在朝堂立足?

毕竟……子婴还想让自己的外大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他决定挑明,道:“你说,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再要个美女赏赐,你消受得起吗?”

王翦老脸一红,端起架子正色道:“是哪个王八羔子,和你乱说的?”

可话一出口,他才想到问题。

索要赏赐的打算,他可是谁都没说啊,怎么自己的外孙却看出来了呢?

“谁和我说的?你看你那眼神,多饥渴一样。”子婴只想淡化这个话题,没有接茬。

这下,王翦的耳朵根子也红了,被一个三岁小孩教训,实在是尴尬,可王翦心中却是惊骇,子婴这小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是大王?想到这里,王翦通体冰凉,虽然子婴没说,可王翦不相信,一个三岁小孩能懂这般多。

“这几日,我都没见到大父呢。”子婴仿佛知晓王翦所想,直接打消他的念头,“宫内的赵高,私下说外大父要讨要侍女,却是被我偷听到了。你说,是也不是?”

赵高?王翦这才缓过神来,如果赵高能猜到自己讨要赏赐,这确实不难。

毕竟,都是聪明人,可以在大王身边做到这个位置,都不简单。

王翦虽然得了统帅的位置,可也有自己的顾虑,这也是他一直想让大王主动找自己的原因。

“听那个阉人的话?你不信你外大父?”

见王翦信了,子婴松了一口气,看来三岁的年纪真的限制了自己。

这种事,就只能让赵高来背锅了。

“子婴不是不信外大父,只是大父这般信任你,若是你还索要赏赐,岂不是令大父失望?”子婴反问道。

王翦没想到子婴会这般说,眸底闪过一丝温暖,三岁的小儿竟然会为大王着想。

仔细一想,自己都是被劝来的,现在又让自己不要猜测大王的心思,王翦竟然有一丝妒忌。

这子婴也太懂事了,可自己也是你的外大父啊。

“赏赐倒是小事,如果是你,这般信任别人,那人却又担心你,猜忌你,你会怎么想?”子婴继续问道。

王翦听到这话,如遭雷击,大王让自己统帅六十万大军,这是莫大的信任。


恰如子婴所担忧,嬴政听到子婴的话,立刻想到了芈华。

可转念一想,他就否定了这个念头。

芈华已经离了王宫,哪里有机会和子婴说这话?

何况,恩爱了十几年,如果不是昌平君叛秦,芈家断然不会这般的下场。

别的不说,嬴政可以肯定,芈华不会害自己。

当初不会,她有太多刺杀自己的机会,怎么会跪着等待处罚呢?

现在就更不会,因为,压根没这个机会……

看着子婴真诚的小脸,嬴政忽地笑了,想想也是,这三岁的子婴能认识多少秦国的大将?

也就是自己的亲人,才能这般的熟悉。

估摸他不是说王翦,也会说王贲。

可却真的被这小家伙给猜中了,嬴政的最佳人选,自然是王翦。

当初伐楚时,嬴政问王翦,需要多少人可以灭楚,王翦报了个五十万。

而李信,只要了二十万,最终李信惨败于城父。

而王翦,却是告病回家养老。

如今,这秦国内,最适合的人选,也就只有王翦了。

嬴政点点头,搓揉了下子婴白嫩的小脸道:“被你猜中了,却是你外祖父。”

听到这话,子婴重重地松口气,“那大父为何发愁?”

“你不懂……”嬴政说罢,单手拿起桌子上的竹简,子婴的目光迎了上去。

这才看清,这份竹简竟然是王贲发来的求救信。

项燕四十万大军,围困大梁城已有三日,而城内粮草只够月余,王贲希望大王可以尽快运抵粮草。

子婴深吸一口气,没有出言,此刻他若是表明自己能看懂书简的文字,岂不是太逆天了?

恐怕会当场吓坏自己的大父,所以子婴选择了闭嘴。

片刻后,嬴政放下书简,继续刚才的话题,“当初大父错怪了你外大父,导致他生气,回了老家养病去了,你说这时寻他,岂不是要我去求他?”

子婴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也很理解嬴政的心情,可还是好奇地问:“大父,你为何不下一道书信,命外大父回都城呢?”

嬴政摇了摇头,“你不懂……礼贤下士啊……你外大父值得这般礼遇。”

似是下了决心,嬴政笑道:“等到了春天,孤带你去雍城,见见你外祖父。”

嬴政的话已经很明确,等到了春天,自己再去请王翦出山,而当初他下的命令,也是让大军在雍城集合。

一方面,是考虑到军士操练,另一方面也是给王翦的明示了。

可子婴听了,却是不住地摇头,“春天,那还得很久,子婴想娘了……”

“想娘了……”嬴政心里喃喃低语,自己当初三岁,何尝不想娘?

看到子婴这般可爱懂事,嬴政却是不想真的让他等三年,自己春天去找王翦,自然会带回扶苏和王燕。

到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又可以团聚。

可子婴要的不是这个,他知道,自己必须在历史的进程中做些什么,于是认真道:“大父,你不是不想去求外大父吗?我可以替你前去。”

看着一脸认真的子婴,嬴政哭笑不得,明明是这小子,想要去找自己的爹娘,却非要找个理由。

思索了下,如果子婴真的去了雍城也挺好,等到自己去的时候,倒不显得这么尴尬。

于是也没立刻答应,只是道:“这得看你的表现了……”

一听有戏,子婴立刻往嬴政怀里拱去,想着怎么也得让大父答应。

子婴在嬴政的怀里拱来拱去,小手乱摸,时不时还揪着自己的胡须,往日里,各个对自己都毕恭毕敬。

还是第一次,有人敢这般对自己无理,可毕竟是自己的长孙,也不舍得惩处。

但,哪能任凭子婴这般嚣张?

嬴政的双手,直接伸向了子婴的咯吱窝,逗得子婴哈哈大笑。

爷孙俩在这书房内,玩的不亦乐乎,连门外的侍卫都忍不住互相望了望。

“大王,多久没这么开怀大笑了?”其中一位侍卫低声道。

“多久?”那名侍卫思索着,作为大王的亲卫,跟随在身边也有不少年月,良久后回道:“我跟随大王五年,第一次见大王这般爽朗的笑着。”

这句话倒是不假,平日里,王宫内谁敢和嬴政这般嬉闹?

虽说子嗣众多,可也没一个敢如子婴这般,和自己打闹。

而子婴这几日的表现,嬴政非常意外,看的自然是更欢喜了。

“大王……大王!!”忽地一声叫声,打断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嬴政。

嬴政颇为不满,望向门口,只见李斯拿着竹简,脸色焦急。

立刻恢复了往日严肃的面孔,嬴政直接站了起来,子婴也乖巧地站在一旁不言语。

李斯本不想打扰爷孙俩,可前线战报紧急,他不得已必须得上报:“大王,函谷关来信,关外斥候已经查明,项燕四十万大军,正奔赴函谷关而来!”

“果然!这项燕,还是太贪了,莫不是想要一举歼灭我大秦?”嬴政一声冷笑,转而问道:“大梁城如何?”

“据信中所说,大梁城并未攻破,可他们不知怎地知晓城内守军不多,才有备无患,前来攻伐函谷关!”

李信蒙恬回咸阳时,就已经带来战报,项燕的大军,正在攻伐大梁城。

这样算起来,王贲竟然抵挡了半月有余,五万兵力面对四十万大军,大秦锐士全然不虚。

当然,这也依仗大梁城的坚固,项燕短期内拿不下大梁城。

可最让人诧异的,还是项燕四十万大军冒进前往函谷关。

“想必项燕也是明白,此刻,乃是我大秦最虚弱的时候,攻打函谷关,才是他们楚国唯一的机会。”

李斯附和道:“楚国打不起消耗战,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嬴政点点头,转头望向了一旁墙上的舆图。

这时候子婴才发现,书房的一面墙是整个六国的大致地形图。

而在咸阳外的函谷关,插上了不少的自制小旗子,大大小小的城池以及兵力分布,竟然这般详细。

此刻,嬴政正把标写“楚”字的旗子,挪向了函谷关。

而李斯继续道:“大王,项燕想是不怕大梁城的王贲偷袭,所以才赌上这一遭,可这样一来,粮草运不到大梁城,王贲……坚持不了多久。”

嬴政负手而立,望着舆图静静地思索。

子婴这时候,已经把前线的战事地形,大致看了个清楚。

他忽地指着舆图上,问:“那个地方,不是有粮草吗?为什么不去那拿?”

李斯闻言,望向舆图,原来小公子子婴说的,竟是昌平君反叛之地,陈郢!

确实,此刻舆图上,标注着陈郢有十万的粮草,守军数量不详。

正是因为这十万的粮草,未送达城父前线,间接导致了城父的溃败。

陈郢是当初楚国的都城,城高墙厚不亚于大梁城,让王贲去陈郢打粮草?都不知道有多少守军,这怎么可能打的下来?

李斯正想给子婴解释,一旁的嬴政却是开口:

“子婴说的有道理!”


饱餐一顿后,子婴一个人躺在床上,天色已黑,大部分人都睡下了。

门外两个侍女坐在长椅上,防止夜间小公子起夜需要服侍。

刚才奶娘非要和小公子一起睡,虽说自己才三岁,可还是习惯了一个人睡。

拗不过自己,奶娘只得去外屋睡着。

忙碌了一天,子婴着实累了,躺上不久后就沉沉地睡去。

梦里,子婴如愿地坐在了那座龙椅上,台下众臣对他参拜行礼,他在台上挥斥方遒。

可转而梦境一晃,整座咸阳城大火连天,浓烟滚滚,四处残破。

无尽的铁骑踏入王宫,还未等自己反应过来,一把大刀砍向了自己的脖子。

“不要!!”子婴在梦中大叫醒来,望着眼前紧张的奶娘和宫女,他才发现自己是做梦。

“我的小公子,你终于醒了,我差点就要去请大王了。”奶娘看到子婴醒了,伸手抹去了眼角的泪花。

如果小公子有个闪失,他们这群奴仆都得陪葬。

子婴小脸煞白,一想到不过是做梦,深呼一口气。

顿了顿,对着奶娘笑了笑,“不打紧,做了个噩梦。”

对于子婴可以如此流畅的交流,奶娘很是惊奇,可毕竟是大王的子孙,只要开了窍,那定然是聪慧无比。

对于小公子这成人般的言语,奶娘也并未疑虑,“来,睡了一觉兴许是饿了,先吃点,说罢又去掀衣服。”

……

饱餐洗漱完毕后,子婴望着奶娘,好奇道:“奶娘,你年纪也不大,为何奶水这般充足?”

子婴估摸这奶娘年纪不足二十,在他那个时代,算得上很小的年纪。

奶娘闻言脸颊一红,好在这小公子年纪幼小,于是笑道:“年纪不大?我都有两个儿子呢!”

她说完伸手比了一比,“比你矮上不少。”

子婴看她描述的高度,这两个儿子竟然还没自己高,恐怕还不到三岁,于是好奇问:“你这两个娃,年纪不大,你在这喂养我,他俩咋办?”

“咋办?有着米粥喝呢,我在这宫内一月可得三百钱,养我那家绰绰有余了。另外,阿母也会帮寻着找些其他乳娘喂养,长得比小公子还壮实呢。”奶娘一边说着,一边收拾着房间。

一讲到自己的两个孩子,眯着眼的高兴。

子婴闻言点点头,虽然不知道三百钱是多少,估摸也够一家几口人的吃穿用度。

时候尚早,子婴闲聊着继续问:“那你夫君呢?”

说到自己的夫君,奶娘抿嘴一笑,“这可对亏了夫人,给他也寻了个差事,在兵营里寻了个医师的缺,帮助救治伤员。比起其他人,我们家都很满足,全家平安,吃穿用度不缺,甚好……可惜了,我那妹妹一家……”

说到这里,奶娘停顿了下来,子婴没有追问,在这乱世中,有几个能如奶娘一家一般?

就在这时,一位侍女进屋道:“小公子洗漱好了没?时候不早了,得去给夫人请安了。”

奶娘一惊,看着天色估摸是有些晚了,连忙走近把子婴给抱了起来,“小公子,今日咱们去给国夫人请安。”

以往里,子婴每日要给芈华夫人请安,可现在芈华已经被逐出宫,大王的子嗣,照理得给另一位夫人请安。

国夫人乃当世齐王的妹妹,早年与芈华夫人一同嫁给大王,可惜未有子嗣。

也是在她的帮助下,秦国与齐国结好,互不攻伐,在秦国攻打赵国、燕国、楚国这时间内,齐国一直按兵不动。

日常里,国夫人没有子嗣,可大王还是让其他公子们前去请安,今日子婴还在宫内,自然也要前去。

请安这种事,子婴倒是无所谓,任由奶娘抱着前往国夫人的住处。

好在王宫不算太大,走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一处院落。

这院落三进三出,和子婴住的差不多大。

嬴政在这方面,并未对两位夫人有所差别,可大多数情况下,却是留在芈华夫人那里留宿。

现在芈华夫人走了,整个后宫之内,自当是国夫人一人说了算。

等到子婴到了院落门口,外围的院落里,已经有不少的小孩围在一圈玩耍。

这些都是请过安的孩子,趁着这机会,在这疯玩,一旁的侍女们只得候着。

奶娘害怕小公子想玩,于是笑道:“待请了安,便来一同玩耍。”

子婴点点头。

到了里院,奶娘将子婴放了下来,自己没有进去。

一旁的侍女,看着可爱的子婴,想要伸手去抱,可还是止住了。

这可是大王的长孙,一般人可没有资格抱,于是拉着子婴的小手,进了屋内。

到了屋内,子婴看到中央上首坐着一位美妇人,此刻正在闭目养神,显然就是国夫人了。

而一旁站着一位官员,竟然是赵高,自然没想到赵高会出现在这里。

看到子婴进了屋,国夫人低声道:“子婴你来了,来快到我这里来。”

子婴一愣,原本以为要下跪呢,可国夫人却是把他直接抱起来,放在了自己的腿上。

国夫人面露惋惜之色,道:“我那可怜的妹妹,受了昌平君的牵连,才有如此下场,可怜你才三岁,以后你就住我这院里吧。”

听到国夫人的话,赵高一愣,连忙道:“夫人,这……可不是太好,小公子的父母还在呢。”

赵高听出了国夫人的话,这是要把子婴放在自己身边养,可这是长孙啊!

他父母还在呢!

“在哪呢?”国夫人瞪着赵高,继续道:“雍城虽说离咸阳不远,可这三年期限,你让这三岁小娃一人生活?无爹无娘,养出什么病来,你担着?”

赵高一愣,没想到国夫人这般激动,立刻闭嘴不言,他今日来,可不是和国夫人吵架的。

可国夫人想要让小公子寄养在这,属实离谱,如果还是昨日口不能言的子婴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昨日在大殿上,面对百官这小家伙可是面不改色,差点让大王罢免了李斯。

昨日两次子婴说话的契机,赵高自问,这个三岁小儿可不简单。

如果说第一次开口,是人撺掇,这第二次,可没人在身旁。

不理会赵高,国夫人说完,回头望向子婴,带着一丝笑意,对旁边的侍女道:“去,把旁边的偏房收拾好,今天开始,子婴就住这了。”

子婴一愣,稚嫩的小脸一脸委屈,这人可不是自己的至亲,在这深宫院内,谁知道有什么心思。

他略微思索了下,眼睛顺着国夫人的脸庞向下移,片刻后一脸的不乐意道:

“我不要!你又没有奶给我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