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饿殍:满穗的大明梦全文版

第5章 大明德政

发表时间: 2024-06-16
县令的住所位于县衙深处,院内栽着几株松柏,郁郁葱葱,与周围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

县令此刻正端坐在书房中,案头堆满了卷宗和笔墨纸砚。

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与窗外飘来的松柏清香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他眉头紧锁,手里拿着一面镜子,手指不时地在桌面上轻敲,发出细微的响声。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镜子中的自己,仿佛想要从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庞上寻找出一丝青春的踪迹。

他反反复复地观察,时而皱眉,时而轻叹,仿佛在回忆着那些逝去的岁月。

窗外,几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为这宁静的傍晚增添几分生机。

晏子宾抬头望向窗外,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作为一县之主,肩负着百姓的期望和重托。

可如今他确变成这样一幅凄惨模样,每每想起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不禁悲从中来。

“哎~”一声悠长的叹息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晏子宾的眼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他伸出手指,轻轻地在镜面上划过,仿佛想要抚摸那镜中自己的脸庞,想要留住那逝去的青春。

他凝视着镜中的自己,那曾经浓密如墨的头发,如今己变得稀疏,头顶上的发线像一条无情的分割线,越发明显地切割出他与青春的界限。

他想象着那些流逝的岁月,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将他曾经的青葱岁月一一带走。

晏子宾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

他明白那顶曾经轻易遮掩住头顶的乌纱帽,如今也变得越发沉重,仿佛随时都会脱落,露出那岁月刻画的痕迹。

他想象着那一天的到来,当乌纱帽再也无法掩盖岁月的痕迹,当他的容颜变得苍老,他的心中不禁一阵颤抖。

“少爷!”

突然,外面的师爷焦急的喊声如惊雷般炸响,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晏子宾,这位平日里沉稳内敛的县令,在这一刻,也忍不住心跳加速。

他迅速调动起全身的本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稳稳地戴好管帽,将帽檐调整至最佳角度,使其既显得庄重又不失威严。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波澜压下,一本正经地转身看向门外。

就在此时,“哐”的一声巨响,门被粗暴地推开,一阵冷风夹杂着外面的喧嚣气息扑面而来。

晏子宾微微皱眉,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少爷,下来了!”

县丞急匆匆地走进书房,手里高举着一卷纸,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他口中的“少爷”二字,让晏子宾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

如今我有了官身该称职务!”

晏子宾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但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的训诫。

他伸出手,从县丞手中接过那卷纸,然后抖了抖,使其展开得更加平整。

纸上的字迹清晰可见,晏子宾的目光在其中穿梭,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他心中明白,这卷纸上所记载的,定是与朝廷有关的重要事宜。

“不愧是县令大人,朝廷五百两的摊牌也能面不改色!”

师爷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几分敬佩。

但师爷并没有注意到,县令的表情此刻己经凝固了。

“多少!”

晏子宾突然发出一声尖锐的爆鸣声,将周围的空气都震得微微颤动。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师爷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一哆嗦,连忙小心翼翼地回应道:“五百?

上边不是写了吗?

大人,您别激动啊……哎呦喂!”

晏子宾也不管所谓读书人的涵养与官场的风度。

捂着心口捂住心口,连连后退,一边退,另一只手在身后摸索椅子,师爷见状,急忙上前扶住他,同时拉过一把椅子放在他身后。

晏子宾颤抖着双手将政令放在桌上,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绝望和愤怒。

他声音颤抖地说道:“五百两?

我……我在国子监前前后后花了上千两,这才做了官,就得摊上这么大一笔银子?

这……这怎么活啊!”

师爷也被这惊人的数字吓得不轻,他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这……这上边写了。”

晏子宾没有说话,只是用双手捂着脸,似乎在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

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五百两的银子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数字,他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然而,他更清楚的是,如果不能及时筹集到这笔银子,他的乌纱帽恐怕也将不保。

他的心,如同被冰冷的铁锤重重砸下,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为了那个县令的职位,他几乎倾尽所有,上下打点,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每一分钱都花得如履薄冰。

那些钱,不仅仅是他家族世代经营、辛勤劳作积攒下的血汗钱,更是他西处奔走,低声下气求来的买官贷款。

每一两银子都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家族的希望和梦想。

晏子宾原本以为,只要有了这个官职,就能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

他借来的那些贷款,如今像一群饿狼般向他扑来,仿佛要吞噬他的生命。

他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包围。

“县令老爷!”

汤文小心翼翼地靠近,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动了周围的空气。

他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账本,眼中闪烁着焦急的光芒。

“您看看这账本,这钱可都是历任县官欠缴的税款啊。”

汤文急切地摆摆手,脸上写满了担忧。

他深知,这笔巨额的欠税一旦背上,对于晏子宾这个现任县官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晏子宾看见账本,心中一紧,仿佛被一块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连忙接过账本,仔细翻阅起来。

每一页都记载着历任县官的欠税记录,数字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晏子宾的脸色越发凝重,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这锅咱可不能背啊!”

汤文伸手挡在了晏子宾与账本的中间。

“对,对!”

突然,晏子宾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他抬起头,望向汤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汤师爷,你说得对,这锅我们不能背!”

晏子宾站起身子,挺首了胸膛,仿佛重新找回了失去的自信。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然后果断地吩咐道:“赶紧的,叫人去催催那些刁民,让他们把积年欠税都缴了!”

“县令老爷!

艾举人求见!”

一声洪亮的通报声打破了县衙内的宁静,一名身着官服的衙役站在门外,双手抱拳,神情恭敬。

“收起来,快,快收起来。”

晏子宾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他不想让外人看到这些敏感的文件。

汤文立刻会意,手脚麻利地将政令和账本收进了抽屉里。

“少…”汤文刚想说什么却被,晏子宾用眼神打断。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低下头,拍了拍自己的脸,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哎哟!

瞧我这记性,县令老爷莫慌,待小人出去接见一番探寻来意!”

晏子宾点了点头,示意汤文快去。

汤文立刻转身,一溜烟地往县衙门外跑去。

他心中困惑,艾诏好端端的突然求见,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汤文跑到县衙门外,看到艾诏家的管家正站在那里,身穿一袭青衫,神态自若。

他立刻迎上前去,拱手行礼道:“艾管家,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艾管家微微一笑,递上拜帖,“汤大人客气了,我此行是有些事情来找县令老爷商议,不知他此刻是否方便?”

汤文心中一动收下了拜帖,摸了摸拜帖立刻,知道艾举人此来必有要事,便客气地请艾管家进了县衙内等候。

他一路引领着艾举人进入县衙,穿过庭院,来到了晏子宾的书房。

县令老爷晏子宾正在书房中沉思,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欢快的呼喊:“县令老爷!”

他抬头望去,只见汤文满面春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急匆匆地跨进了书房的门槛。

晏子宾见状,心中不由得一动,暗想:看这模样,汤文必定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他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迎了上去。

汤文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从袖中掏出一件物事,递到晏子宾面前:“且看!”

晏子宾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张制作精美的拜帖。

他疑惑地接过拜帖,缓缓展开,突然间,眼前一亮——只见拜帖中夹着一张银票,这银票好像一阵及时雨,来的恰到好处。

晏子宾的笑容瞬间灿烂起来,他忍不住笑道:“好!

好!

知我者艾诏也,真是峰回路转雪中送炭呐!”

“哪能让贵客等着,快请进来!”

晏子宾迫不及待地吩咐汤文道。

汤文闻言,也是满脸喜色,连忙转身出门去请艾管家。

书房内,晏子宾轻轻抚摸着那张银票,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