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她们兴奋的表情,宋应也不禁开心,稍作他开始融合这世记忆,这一世记忆中自己出生后,不哭也不闹,安静得很,不管稳婆怎么拍屁股,他也不哭,最后稳婆断定,这个早产儿是个哑巴。
到了两岁,他还不会走路,天天坐着,这可愁坏了一大家子,奶奶天天拜佛求菩萨。
父母也带着他去算命,算命的瞎子说他三魂七魄丢了一魂一魄,是个傻子。
从此宋家出了个傻子传遍了整个仁义村,村里人背地里不少笑话他们家。
但宋家乃仁义村的大户,宋大虎的哥哥宋大龙,和弟弟宋大豹,对外三家团结得很,村里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们,不过这些年,却不似从前……日落西山,家家户户升起了袅袅炊烟,人们从田间归来,宋应坐在家门口看着远处的夕阳,没有前世的污染,这个世界的天空很蓝。
日落半高,宋家正堂人员齐整,晚饭也准备好了。
村里人大都在这个时候吃晚饭,主要是为了趁太阳还未下山,不费蜡油,在这个时代能省则省。
一家子知道宋应会说话后,纷纷来和他问话,宋应一一回答,连最小的小雨也来问他,宋父说该不会是因为呛了水才会说话的吧,宋母说呸,这是祖宗显灵。
祖母白氏将宋应拥入怀里,乖孙乖孙地喊,喜极而泣,大儿子下午在地里还和她提了一嘴,她原本还不相信。
“你个老婆子哭什么哭,这是好事”宋老爷子嘴上这样说着,脸上的皱纹却是舒展开来,此时最开心的就是他。
知道自己大孙子会说话了,看似也不大痴呆了,他激动地立马给列祖列宗烧了三炷香,祖宗保佑啊。
这可真是大喜事,三叔说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宋老爷子开心地很,拉着宋应坐在身边,让白氏把他那半瓶苞谷烧酒拿出来一起喝了。
最为开心的还是宋忠礼夫妇,看着一家人对宋应的关爱,他们也跟着高兴。
一大家子团团坐住,宋应心中难压激动,穿越时空,他们又团聚了。
桌上摆了几碟腌藠头,一大盆野菜团子,每个人面前摆了一碗米粥,男人碗里的粥稍稠,女人和孩子的粥则较稀,粥是定量的,说不上吃得饱,总归是饿不死。
在这个时代能喝得起白米粥的农民,也不算一般人了,宋老爷子和几个兄弟分家得了十亩水田,五亩旱地,自家还有一个橘子林,养了几头牲畜,在村里也算是富足人家了,晚饭吃白米粥也就因这几天农忙,改善一下伙食而己。
作为家里孙辈的唯一男娃,宋应的碗里也是一碗稠粥,还有一个开水煮鸡蛋,怀孕的三婶也是这般配置,这是家里的独一份,众人都习以为常,并未觉得有什么,但是郑氏怀里的小雨终究是小,眼巴巴盯着宋应碗里的鸡蛋.......宋应看着瘦小的小雨,一阵心酸,将鸡蛋一分为二,将其中一块递给了小雨,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小雨看着碗里的鸡蛋,流着口水看向自己的母亲郑氏。
郑氏见状连忙道:“狗蛋真懂事,不过你自己也要长身体,不用顾着妹妹,你留着自己吃。”
说罢要把鸡蛋夹回去。
“没事的二婶,小雨比我小,她也要长身体,再说我己经吃饱了。”
宋应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
郑氏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宋老爷子打断了,“既然是狗蛋给的,小雨你就吃了吧,古有孔融让梨,今有我家狗蛋让蛋。”
听完大家一阵大笑,农家子可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宋家老爷子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比一般的家长要开明,这个时代的宋家,虽然比一般的农民条件要好很多,但是读书却只有宋老爷子上过两年私塾,一般的人家可是读不起的。
特别是这些年官府税务的加重,加上宋老爷子三兄弟分家以来,家里是再也拿不出闲钱来给宋忠礼几兄弟念书了,这一大家子除了宋老爷子,其他的都大字不识几个。
宋应转头看向爷爷,只见他眼里满是疼爱,今天宋应会说话了,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宋大虎想着明天下午结束农活,早点吃完饭带着宋应去村口老樟树下遛遛圈,让村里人好好瞧瞧,看谁以后还敢再说老宋家出了个傻子,想了想心里越发高兴,宋老爷子手中的农家包谷酒仿佛成了琼浆玉露。
吃过晚饭,宋老爷子安排明天的农活怎么做,再过两天就得把粮食收完,后面紧接着就要打谷晒谷。
今年的收成好,比往年多个两成,交完粮税估计可以剩不少。
仁义村是耒水县的一个小村子,耒水县隶属于衡州府,湘南道,属于荆湖南路。
这个朝代宋应并不了解,所学的历史上并未存在过这个朝代。
这个朝代名为楚,楚朝开国皇帝乃北宋末年一名起义军首领,竟然在乱世中崛起,并且抵挡住金人的铁蹄,最终异军突起,统一了南北,更加把蒙古扼杀在摇篮之中,一生传奇,结果却在西征的路上死于非命。
继位太子,选择停止战争,与民休息,随后开创大楚盛世,至今二百西十余载。
宋应很好奇这个楚朝的开国皇帝是不是穿越过来的,竟然斩断历史长河,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朝代,关于这个皇帝是谁,他现在也无法考证。
眼看天色己晚,宋老爷子让大家各自回房休息,明天一大早还要起来干活,祖母白氏则拉着宋应跟她回去睡。
宋应觉得未免也太早了吧,感觉现在才晚上八点不到,在前世这个时候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古代农民的夜生活是真的一点没有啊。
…………天高云淡,露冷风清,与丰收撞了一个“满怀”,秋风裹挟着稻香消融了残暑的余热,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结实的茎叶。
几声鸡鸣唤醒了晨曦,第二天一大早,宋应就被拉了起来,收拾好,穿上了半新的衣裳。
只因为宋大虎实在等不及下午了,吃过早饭,他现在就要去显摆显摆,自己的大孙子才不是什么傻子。
这几日农忙,能用上的劳力都要下地去,宋家住在村尾,一大家子拿着家伙什向着村前自家的田头走去。
宋应跟在后面仔细打量着村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许多人也早早起来了,趁着太阳不大,凉爽点,都准备去把地里的庄稼收了。
湘南一年收两稻,六月中下旬时早稻己经收完了,现在是九月上旬收晚稻的时候。
宋家一行人走到村口的老樟树下……“诶诶诶老李,过来,你别管啥事,先过来……来狗蛋,这是你李爷爷,叫爷爷”村头的李老头也正准备和几个儿子下地收稻呢,听宋大虎嚎了一嗓子走了过来。
“大清早的你做嘛你看我大孙子,看狗蛋”说着把狗蛋从身后拉到前边。
“狗蛋娃有嘛好看的,别逗了,我还得收稻去”说完摆摆手,戴上斗笠准备去杀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