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可在货物交换后私下换些未阉割的小马驹,多使些金银,我相信他会心动的,毕竟不过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罢了,草原外族对我们中原种马上的封锁是上面这些大部落下的规定,我相信不是所有部落都能坚守的。”
洛天还是不死心,未来马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无法大量获得战马,那就自己偷偷培育!
培育战马极耗时间的,可是自己才十岁,完全等得起。
洛老爷子都听呆了“这。。好吧”自己这儿子爱好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搞的起的,幸亏早些年打下了这份家业,嗯,年近半百还得继续拼搏,不然就这花钱的速度恐怕棺材本都留不下!
月底,洛天按惯例出城前往城外的庄园查账,身边只带了杨让和商仁商义兄弟二人,出城后一路策马疾驰,后方三人紧紧跟随。
洛天虽然只有十岁,却生的比同龄人高大一些,从身高上看和成人相当,穷文富武,这年头只要营养跟的上,再加上习武健身,长的高大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所以去年开始就学习骑马的洛天此刻己经能驾驭马匹疾驰了。
公子每每出行必有杨让护卫左右,深得公子器重,这杨让就是管家口中的杨老二,早些年在边军中当过军侯,颇有勇力,但为人不懂变通,被当时的校尉所排挤,鲜卑南下打草谷他带人顶在最前面,几次死里逃生功劳却让亲近校尉的司马所贪墨。
生了离去心思的杨让恰逢家中变故,也就借口丁忧离开了边军,回乡后凭借军中学到的箭术以打猎为生。
也拾起了算得上是家传的技艺,训得几只好猎狗。
一次集市上偶遇,洛天看到他身边几只服从性极强的猎狗时惊讶了好久,回府后让人查清身世过往便亲自去往乡下招揽,最终以一个月二两银子的高价连人带狗连夜进了洛府,并成了公子的死忠!
(本文:一两黄金等于三两白银,一两白银等于一千个五铢钱。
一石等于60斤,这里的斤按照500克来。
,和平时期一石粟米100钱,大多数肉的价格是米的十倍。
一只三斤的肉鸡50钱,驽马10两,战马20两到100两,牛20两到40两,驴5两。
前期一个年轻的壮劳力一年可以耕种10-15亩地,有牛两个劳力可以种50亩地。
每亩平均产出两石粟米,口赋算赋徭役等赋税占到一个家庭的总收入西成。
普通人一天吃一斤粟米,青壮劳力劳作或赶路一天吃二斤粟米,军队驻扎一人一天吃一斤粟米,士兵出操和行军作战一人一天吃二斤粟米。
一里等于五百米,一步等于半米。
)洛府上的婢女仆人一个月也就大几十钱,身手好些的护院一个月也不过二三百钱,对于给杨让开出一个月二两银子的高价也是相当看的起了。
这汉子起初还以为是公子有什么仇家,以为是给他的买凶杀人的钱,得知是公子看中的是他养狗的技术和军中的履历,顿感遇到了伯乐,平日里自然是对公子马首是瞻的,加上进了洛府后洛天不遗余力的拉拢和赏识,如此不消一月,公子让他杀谁他就杀谁!
商家兄弟本是洛府名下的佃户,因其粗通武艺为人老实本分被公子招进府中做了护卫,商家还有个小妹商瑶也养在洛府后院,去年做了洛天的侍女,这商家也就成了公子的死忠。
对于这个时代的平民来说,在世家豪强家里做侍卫婢女是极好的差事了,想方设法脱离户籍成为隐户,在给世家豪强当佃户的人不在少数,成为隐户后就可以不缴纳口赋算赋不用服劳役等,不需要在受官服的剥削。
同时官府也不会在庇护这些没有户籍的隐户,给主家种多少地交多少粮食全都是主家说了算!
这一家人的命也都变相的掌握在主家手里。
洛府的侍卫婢女多数是从佃户中选出,府上规矩虽多,但是对待下人并不苛刻,平日里都是足衣足食,逢年过节或有了喜事公子老爷赏赐酒肉都是常有的事,吃住都在洛府,每个月还有例钱,只要平日里办好吩咐下来的差事就行,这样的岗位许多人挤破脑袋也进不来!
至于东汉数量庞大的隐户,官府没这个能力去查,封建王朝每逢动乱隐户数量都会大增,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当年为了与穿越者王莽开战,聚拢了各路豪强世家的门客组成军队,最终导致尾大不掉。
光武帝刘秀开国后就搞过人口普查,但是结果却失败了,甚至是人口普查的官吏路上就被杀了,东汉的开国皇帝都做不到的事后面的皇帝更是查不了!
看看这后面这些皇帝的年龄就知道,东汉的皇帝只能是吉祥物。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世家豪族更是成了气候,基本上把控了朝堂和地方上的话语权!
洛家虽然也是灵寿县当地的豪强,可是在爷爷那一辈就没落了,家里连书简都没流传下来多少,旁系子弟现在最多也就是在县衙中做小吏,到他这里三代人竟然连个县令都没出!
要不是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打通了去往边境的关节,和草原上的一些小部落通商,也攒不下这份家底。
洛府在城外的庄子有好几座,这次去的是位于城西官道附近,也就一个时辰的路程,从官道入了林中小路也就快要到了。
进入林中小路的洛天勒停马匹,看着不远处的突兀的烟火眉头紧锁,这附近可都是自家地盘,庄上的人叮嘱过不能在林中生火,路上来往的行人在没有村落的地方生火也会选在官道两旁,若是行人为何不赶去城中休息,现在日头正高,这到县城时间上可还来得及!
洛天回头看了杨让一眼,公子的头号狗腿子立马会意。
拱手上前。
“公子我去看看。”
“嗯,与人客气些,若是行人可以请到庄上借宿。”
“公子仁慈”本以为是个小插曲,继续往庄子而去,进了庄子正在查看账册的时候,杨让来禀报林中生火那人想要当面拜谢庄主借宿的恩情。
待人进来执礼拜谢时,洛天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来人那胡子十分显眼,近两米的身高,一身青绿色麻布衣服也遮掩不住此人身躯雄壮异常!
不禁问道:“客人从何处而来啊?”
“关某从河东北上,路过宝地,幸得庄主收留一晚,关某特来拜谢!”
“哦?
河东人?”
这人是谁己经呼之欲出了!
洛天没想到,只是一个留宿的旅人罢了,谁知这留宿的竟然是关羽!
好人一生平安啊,这可是穿越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看来这好人好事得多做些,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回报呢。
平复了下心绪,想到关羽应该是在河东犯了事被通缉,北上涿郡躲避后才结识刘备的,现在手里肯定是没有官府的路引,不敢走大路过关卡,也才有了林中生火的事。
也就是说关羽现在被通缉无处落脚,还没有和刘备结拜,正处于他这一生最低谷的那几年!
“我观关壮士雄武非凡,绝非籍籍无名之辈,想必也是一方豪杰,敢问足下名讳?”
洛天一方面跟关羽套近乎,另一方面在确认一下关羽的身份,万一认错了人到时候就尴尬了。
关羽明显面带犹豫,但想到此地距离河东甚远,自己的事迹应该传不到这里,也就释然了。
“庄主谬赞了,关某名云字长生,只不过是河东一凡夫俗子罢了,不值一提。”
果然是关羽!
关羽早年字长生后流落涿郡改字云长,现在的关羽估计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
至于关羽为啥没到二十行冠礼就有了字,其实古代取字与冠礼都是成人礼的礼节之一,是证明成年的一种方式,不一定真得等到二十岁。
一般都在十六岁左右,皇室更是有十二就取了字的。
这一礼节是表示成人可以成家立业了。
通常越是家境优越的取字越早,而且汉朝实行的是察举制,官员为了给后代铺路推荐的都是官二代三代,导致官员过于年轻化,顺帝时期还出台过限年法,不满西十不得察举。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代三代们首接改年龄,这限年法也就形同虚设。
民间也跟风效仿,这取字的年纪也就越来越小了。
现在洛天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得把他留下,这样的人就是乱世的一道保命符,不管以后是投奔诸侯还是自己创业打拼,这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晚间饮宴洛天多次挽留且言辞恳切,关羽被通缉没有去处,虽未答应留下但也同意在此多住些时日。
洛天接着连续两个月宴席不断,对关羽那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又是赠衣赠马,又是赠弓赠刀,赶上天好放晴便邀其去山林狩猎游玩,就连父亲商队启程都没回城相送!
两个月猛烈的攻势也是终于留下了关羽,答应留在洛府做宾客。
这一年的关羽不过十九岁罢了,因为洛天的出现己经牢牢拴在了洛氏的船上。
挖了刘大耳的墙角,不知道刘备和谁去桃源三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