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娆娆穆居安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用花瓶通古今秦娆娆穆居安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苜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我用花瓶通古今》,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秦娆娆穆居安,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苜肉”,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古代少年大将军x娇娇富贵花,古今连接囤货基建荒年】叶苜苜发现祖传花瓶成精,神奇的能连通两千年前古代。因此她结识一位古代少年将军。将军镇守边塞重城,被蛮族三十万大军包围。天降大旱,河床枯竭,二十万百姓饿死只剩下八万人。走投无路,将军向神明乞求水和食物,希望能让百姓活下去。叶苜苜大手一挥,准了!她囤积大量物资,投喂将士和百姓。包子馒头花卷肉夹馍……每天不重样,给古代人一点现代美食的小震撼。寄兵......
《我用花瓶通古今秦娆娆穆居安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接着第二家扫货,继续送过去……
她一共买了八家的鞭炮,大约两千多挂。
*
穆居安和将士研究,秦娆娆传授的战争方式。
以前或许他们还有顾虑。
自从装备上来后……
窝囊这么久,憋着一股气,他们都想大干一场!
陈魁陈武两兄弟,当场拍板,用神明传授的游击战。
庄良也觉得此法可行。
分成三拨人,每波出动一万多人,不分白天黑夜骚扰。
秦驽射程远开路。
穿戴盔甲,手握唐陌刀的头兵,打头阵,直击对面主力骑兵。
弓箭手辅助,射下骑兵。
最后是拿着长矛,长戟的末尾小兵补刀。
如果第二批武器送到,此法进攻更加完整,对士兵损伤最小。
可眼前最大顾虑是,今夜子时蛮族攻城。
大家看见神明传来最后一张纸,纸上所说的案例,与他们何其相似。
只是兵力差距,没这么大而已。
神明问将军,需要鞭炮吗?
将士们都说:“要!”
穆居安立即把平板电脑传送过去。
大家商议,如果能潜入蛮族马厩,在马屁股上挂鞭炮点燃。
军马受惊,会在军营中横冲直撞,搅乱蛮族大营。
此时,许明敲门进来,在穆居安耳边低语。
穆居安蓦地问他。“此话当真?”
许明点头,“是,将军。他说出城有两条密道,分别通向南北方向。”
穆居安眸光瞬间亮了,“好啊,这魏广有大用。”
陈武问穆居安,“是上次地牢里,救助的街头混子?”
“是,他说出城还有两条密道,做生意的商人为躲税挖地,那两条密道分别通向南北两个方向。”
蛮族大军主力,驻扎在城门向东十里。
南北方向有兵力部署,远不如主力人多。
如果穿上蛮族军衣,骑上马,可直奔主力部队马厩。
陈魁和陈武两兄弟,马上作揖:“将军,此事交给我们兄弟,我们带人从南北两面,直奔马厩。”
天黑,放炮就跑。
宋铎,卞子平,李元忠,吴三郎也请命去……
穆居安目光在他们身上巡视,最后点了陈魁陈武。
他交代他们,多带马料,注意安全,被发现就先行回来。
两人应下,马上去做准备。
天色微暗,陈魁陈武各带一队人马,马背上盘着鞭炮,带了草料和水……
从密道出发。
穆居安站在城墙上,遥望他们的方向,低声呢喃:“要平安归来啊!”
一个时辰后,天色彻底暗下来。
十里外方向,听见鞭炮声响。
蛮族军营大乱。
许多蛮族人跑出帐篷,想要拉住乱跑的马。
马匹受惊,人力拉不动。
还把不少人踩死。
穆居安见到这一幕,笑了。
“他们成了!”
将士们纷纷面露喜色,没想到这么顺利。
只等陈魁陈武将军乘胜归来。
半个时辰后,陈魁陈武带两百号人,完整的回来。
没有一个人受伤,无人落下。
陈魁满头是汗,大笑道:“蛮族马厩管理松懈,他们太放心了,从未想过我们会出城,会主动攻击他们。
大约一盏茶后,水不再沸腾,陈武迫不及待打开盒子。
白米饭蒸熟,颗粒分明,用勺子尝试一口。
“好吃!”
其他人上手尝试。
“菜味道浓郁,竟然还有火腿肠,有鸡肉块。米饭很香……”
“成了,这是行军打仗的利器!”
战承胤说:“把自热火锅,自嗨锅,矿泉水都搬出来,修仓库存放。”
“方便面和火腿肠,送去将军府后巷一半,军营留一半。你们每人各拿一箱。”
知道有粮食了,大家高兴应下。
“是,将军。”
战承胤走出仓库时,又飘下来小纸条,上面写:
“找个大仓库,空置民房也行,我送大量布匹,给士兵们做新衣服。”
将士们见战承胤未动,问:“怎么了将军?”
战承胤把纸条给他们看。
他们一个个睁大眼睛,非常激动!
“布,是布匹?”
“咱们士兵最缺的是布!”
“士兵衣服碎到不遮体,大家没针没线,就算想补衣服也毫无办法。”
“神明赐予给布料,太及时了!”
陈魁笑着说:“将军,我家后院能放布,不然放我那儿吧!”
说来忏愧,陈魁陈武刚来镇关,带百人仆从,浩浩荡荡,蛮狠霸道。
一来就征用镇关最大富商的宅子,把人赶出去。
当然,给了钱。
富商骂骂咧咧地向战承胤告状,战承胤打了陈魁军棍。
他宁愿被挨打,也不愿意挪窝。
两人梁子就这么结下。
陈魁仆从死伤大半,现在只剩下三十多人,空余房间很多。
他说:“放在空置民房里,需要派人看守,随时提防被偷。”
“若是放在我家后院,最少夫人管家会看着。”
战承胤凝思片刻,“可以……”
战承胤说完,又有纸条飘来。
陈武帮忙捡起。
他瞥了一眼,见纸条上写:
“米行老板三天内,又运来一批粮食。”
“以他想赚钱的德行,准备能装下百万斤粮的大仓库!”
纸,陈武差点没拿稳。
百万斤,战家军就有五百万斤粮食!
多么庞大的数字,放以前想都不敢想。
战承胤扫了一眼,唇角浅笑。
果然,神会源源不断送粮食。
她不忍士兵百姓挨饿。
战承胤和陈魁来到他家里。
陈魁家里有一正妻,两位妾侍,三十名仆人迎接。
大家穿得灰扑扑的,妻妾和孩子们穿得还算整齐,只是衣物脏了没有水洗。
仆人衣服打满补丁,他们虽瘦,每个人很有精神。
陈魁把泡面和火腿肠交给妻子。
孩子们高兴地跑过来,想看看爹爹又带什么好吃的回来。
前天晚上,爹爹带回来,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一盒蒸米饭。
昨天晚上,是烤羊腿儿和烤肉,一盘干锅牛肉。
现在,孩子们每天眼巴巴地等爹爹。
今天,他带两个大纸盒。
陈魁拆开火腿肠,五个孩子,每人拿一根。
“记住,外皮不能吃。”
他又拿出三包泡面,交给妻子。
妻子对战承胤微笑行谢礼,交给管家。
管家带着孩子们,去厨房煮面了。
结果,来到京城当幕僚却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
庄良却被举荐到太后跟前,成为太后眼前红人。
刘凌再也受不住,不想继续在幕僚府混吃等死。
他违背祖训,投靠蛮族,成为罗葛军师。
“刘凌痴迷占卜之术,让术士卜算一卦,就能知道他们何时攻城。”
战承胤蓦的正色看他。“消息准确吗?”
“准确的将军,世上没有谁,比我更了解他。”
“来人,宣术士。”
城内有几名术士,有的是平日在街上算命混口饭吃。
也有真本事的,被人封为神算子,有自己府邸仆人。
战承胤从不信命,战家军没有养术士。
一共来了三名术士,两位老人,一位年轻人。
两位老人,一位是街上摆摊算命。
一位是被称为神算子。
倒是这位年轻人,虽然穿着破破烂烂的,眼神明亮,不像是术士。
战承胤叫人拿来三个西瓜,一袋米,放在桌上。
“三位卜算一卦,这几日,何时最适宜攻城。”
“算出来,且准确,奖大米一袋。”
“当然,不会让你们白来,回去每人可带个西瓜。”
三位术士喜出望外,这年头西瓜是稀罕物,解渴,饱腹,瓜皮还能吃。
摆摊老人掐指算。
有府邸的老人用龟壳算。
年轻人走出指挥房,抬头望天,环顾四周,口中念念有词。
两位老人都说,今夜子时适合攻城。
年轻人却说,三天后正午,蛮族会攻城。
战承胤让他们领西瓜回去了。
过了今夜子时,算得准的,能拿到二十斤大米。
人一走,指挥房内,大家陷入了寂静。
距离今夜子时,还有五个时辰。
战承胤对陈武说:“现在让人准备埋雷。”
“是,末将马上去办。”
“所有人全副武装,准备投石车,弓箭手就位,还有明神送的煤渣,制作成煤球的有多少?”
“有五百多框……”
“每个城楼送两百筐,一旦攻城车靠近城墙,倒下去,烧掉攻城车。”
宋铎道:“属下就去办。”
所有人紧锣密鼓地备战。
战承胤拿着墨凡送给叶苜苜的首饰盒~
若今夜蛮族攻城,怕是这一年内最为惨烈的战役。
他不知结局如何,写下纸条:“术士卜算出,蛮族今夜子时攻城。”
“胤不知结局如何,若死了,对不起,胤再也无法偿还您的恩情。”
“来世愿当牛做马,以报答神明救助之恩。”
“这盒首饰是皇家御赐之物,小将军墨凡请求神明赐予一百双鞋,两百双袜,男鞋六十,女鞋三十……”
“神明,保重了!”
他把首饰盒和字条一起投入花瓶中。
*
叶苜苜正打扫仓库完毕,抱三个西瓜放后车厢,准备打道回府。
蓦地,她看见花瓶下有一张纸,和一个雕花红漆木盒。
她把盒子打开,里面装着做工精细,宝石点缀的精美首饰。
首饰刻印有大启皇家御赐等字样。
叶苜苜知道,印有大启,皇家御赐,很值钱。
上次两个酒樽就价值六亿,远比竹简价格高。
穆老接到她的来电,很高兴。
说一天都守在店里等她!
叶苜苜从上次战承胤送给她物品中,挑选三枚青铜钱币中,各拿一枚。
几卷竹简,拿了一卷。
她没带花瓶,抽水泵加了柴油,能抽出一天的水。
叶家人没有守在别墅出口,她顺利开车到达古董店,有好几位老者在店里等着。
穆老见她到来,连忙起身迎接。
“小姑娘,你终于来了,你不知道我等你电话等了多久。”
“上次你送来的酒樽,已经呈上去了,咱们历史要加上大启国,这多亏了你啊!”
叶苜苜愣了,她售卖古董,还能为大启国存在证明。
穆老这收古董,不是私人收藏,是和博物馆合作!
穆老也没有和她介绍其他老人,只是招呼她坐下。
他迫不及待地询问。
“这次带什么好东西来,给我看看。”
叶苜苜从包里拿出一个普通木盒,打开防尘袋里装了三枚青铜钱币。
看见这三枚青铜钱币,满屋子人惊喜地围过来,忍不住上手。
“这就是大启国铸的钱币,青铜,形状若刀……是了,野史有记载。”
“内方外圆的铁币,这铁币含铁量极高,那时候开始用铁代替青铜了。”
“看,背面有注,大启铸造!真是大启国的钱币!”
穆老笑眯眯地看向叶苜苜,一眼看透。
“你包里应该还装有其他东西吧?”
叶苜苜拿出第二个盒子,绒布包了一卷竹简。
众人看见竹简瞬间,全都安静了。
对比钱币,大启国的文字更令人震撼。
只存在几十年的国家,这么多年来,从没出土过任何文物,留下任何文字。
只能通过野史,证明存在过。
他们太想知道这段历史了。
穆老神情庄重,伸出的手都微微颤抖。
“大启国的竹简,有文字记录的竹简!太珍贵了!”
其他人都不看钱币,一起看穆老小心翼翼的打开竹简。
字体清晰,不是篆体,不是象形字,像六国时期,偏向齐国的繁体古文。
许多个繁体字,大家都认识。
有一位老者,对古文字研究颇多。
他当场翻译出来。
“一位叫郑的富商,在镇关做生意,不料天荒蛮族南下,被困死在镇关,已饿数日,感觉时日无多。”
“最后留书信给家人,请兄弟照料父母,妻子可带幼子改嫁。房子和土地留一半孝敬父母,一半留给幼子,请家族见证!”
这是一封诀别信,更是一封遗嘱。
历史纪念意义重大。
两千年前的饥荒,真实发生过,千里赤地,灭了几个小国。
其中包括启国。
穆老心情异常激动,“小姑娘,你出售竹简和三枚钱币是吧,我都要了!两个亿如何?”
其他几位老人都想说开高了。
但大启国的文物,只此一家,极其稀缺。
两个亿高了,却也值得。
她点头,“可以,您得尽快打款。”
穆老笑着让人转账。
叶苜苜查看银行流水到账了,和穆老告别。
穆老还想挽留,觉得她手里有更好的东西。
铠甲制作精良,内外两层,外甲柳接锁甲,内里两层棉布和绒布。
宋铎用刀鞘重击铠甲。
铠甲没有凹陷,只有轻微划痕。
他惊喜无比,“将军,这铠甲,比咱们用的盔甲好!!”
战承胤手触碰冰冷的甲面,随手抽出自己的佩剑,蓦地砍在甲上。
呯~
他的剑断了。
而铠甲上只有一道划痕,甲锁未被砍断。
宋铎见状,顿时哈哈大笑。
“将军,这铠甲太好了!若我们有十万士兵,手持陌刀,身穿重铠甲,不说蛮族,其他六国也不放在眼里。”
只可惜,铠甲只有一千套。
每片盔甲用最坚硬的精钢打造,而这个时代,其他国家的铠甲,以青铜,陶瓷片,铁片,兽皮……
做不到全副精钢打造。
最后落下是秦驽。
军中有驽,是小型驽,而落下的是重型弓弩,驽长1.45米,是远程射击武器。
宋铎还未见过如此重型弩。
战承胤说:“去找几个弓箭手试驽。”
“是,将军!”
宋铎找来几位弓箭手,射击场上试驽。
弓箭手臂力大,饶是如此也未能拉驽。
最后,是陈魁将军块头大,脚踏于弓,臂力拉弦,用全身之力上弦。
咻……
箭刺破空,箭镞威力极大,速度于弓几倍,发出尖锐呼啸声。
哇……
前来围观的将领和士兵都震惊了。
弓弩威力之巨大,射程之远,射出六百米开外。
若是站立城墙射弓,射程更远。
重弩太适合守城!
若是他们配备上万秦驽,定能够守下城门!
连拉弓满头大汗的陈魁,询问战承胤,“将军,这秦驽咱们有多少?”
战承胤对秦驽亦非常满意,只是数量稀少。
“一百多!”
“少,太少了,将军秦驽对咱们战家军作用极大,可否让神明多赐下!”
陈魁话音一落,其他将士纷纷附和。
“对啊,将军,有如此利器,战家军定能守下镇关!”
战承胤面色冰冷,训斥众人。
“你们只知索取,从未奉上贡品,不论粮米还是秦驽,神明需向外采买……”
“全城十万人,你们可知神明每日花费多少?”
听言,所有将士都面露愧色。
他们镇关守城,都身负军职,享朝廷俸禄。
尤其是陈魁陈武两兄弟,世袭爵位,封地千里,家中钱财无数。
两兄弟的妻妾孩子接过来,可惜镇关被困,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粮食。
两兄弟带头奉上钱财。
“将军,末将知错,回家后开库房,向神明送去钱财,求神明再赐秦驽。”
“这秦驽于我军来说,是杀人利器!末将也愿奉上财物。”
听言,战承胤满意地笑了。
“如此,本将军向神明求驽!”
接着,战承胤让宋铎从军备库房中,拿出五千柄陌刀,一千多副铠甲出来。
当将士们看见陌刀和铠甲,眼神都亮了。
陈武直接打开一柄陌刀,随空一砍。
破空声呼啸。
他大喝,“好刀!”
卞子平和李元忠对铠甲爱不释手。
两人手下士兵是打头阵的冲锋兵,军中物质匮乏,青铜铠甲坏了没有材料修复,只能从死亡士兵中扒下,再重新组装。
此时早已饿的饥肠辘辘。
他们学百夫长赵忠,纷纷拿起胡萝卜,小心翼翼的试了一口。
接着,纷纷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真的有甜味!
他们几口就把小胡萝卜给吞了,甚至都没来得及多嚼。
林大钧见他们都吃完,吩咐他们:“小声点,先搬去军营中!”
他们在竹筐下,先装上一袋大米,压上一桶油,一袋面粉,几袋食盐,最后放上大白菜,包菜。
菜侧面见缝插针地放上茄子西红柿胡萝卜……
竹筐很大,装得太多口子有许变形。
但顾不上了,将军府距离军营有两里地,后院门外有平板车。
一板车能装四箩筐。
他们装了四板车,全靠人力推车。
军中有马,可是马都饿的瘦骨嶙峋,有的已经站不起来,只能靠人力拉。
为了保护这批物资,由陈魁和林大钧带人亲自押送。
*
叶苜苜把所有货物都传送过去后,天色暗了。
偌大仓库搬空。
守仓库的杨伯伯已经下班。
她坐在仓库门口办公椅上休息,累的气喘吁吁。
祖传花瓶立在身旁。
她从办公桌上找了一张白纸写下:“今日货物已送完,还有什么需要的?”
战承胤收了满院子菜,把花瓶搬回房间内,等叶苜苜消息。
他看见传送来的纸张。
眉宇间少见的柔和,神明字虽寥寥几语,却尽力满足他和将士们的需求。
他写下:“谢谢神明赐予的食物和水,这些够将士们吃一个月的。”
叶苜苜收到回信,“两百袋米,五十袋面粉,六十吨的菜,怎么可能够两万人吃一个月?”
她写好信投进去。
战承胤回复:“熬粥,添加菜肴,够了……现在有水有米有菜,胤替将士们跪谢神明赐予。”
叶苜苜表示不同意。
妈妈那边有亲戚在部队当兵,她了解现役军人的伙食。
六菜一汤是标配,四荤两素,汤也是荤腥类。
部队不限量供应,不够可以加饭加菜,吃饱为止。
她说:“士兵们天天喝粥怎么能吃饱,怎有力气退敌?”
“大米蒸熟,菜肴每日一荤一素,有条件外加一碗汤,一日至少供应两餐。”
“你不用担心缺粮,我还会源源不断给你送过去。”
“上次送我金器,我把一对酒樽售卖,换了六个亿,这些钱能养活十万人两年还有剩余。”
“不用节省,该吃吃,该喝喝,晚上我会继续供水。”
战承胤接到叶苜苜的回信,当她说供应士兵们每日两餐,一荤一素,还要加汤。
大米须蒸熟,无需熬粥。
他大为震撼!
就算没有闹饥荒之前,军粮都是掺着石粒的粗粮,或麦麸粗饼,加一些菜干。
偶尔会有肉,但几天或者半个月才有一顿肉汤。
就算是用粟米(小米)熬粥,也是稀粥,更呈蒸煮主食。
他们从未用白净大米蒸煮食用。
因为太奢侈了!
哪怕在京城贵族中,也无法做到日日蒸食大米。
接着,叶苜苜想到什么。
“你们那边没煮饭的大锅,现在时间还早,我马上去买,买到传送过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