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扶摇直上》,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赵泗嬴政,故事精彩剧情为: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5-02-27 06:2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新上热文》,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扶摇直上》,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赵泗嬴政,故事精彩剧情为: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发明创作真不是一般人能搞的啊……”蓝田大营之中,蹲在田埂之上的赵泗发出感慨。
“甚么意思?”黑瘦黑瘦的荆在一旁发问。
赵泗摇了摇头,只是看着地头已经发芽的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眼下天气气温适宜,种下去十几天,各种各样的作物都已经发了芽。红薯土豆玉米也长势喜人。赵泗没事就带着船员来捉虫除草。
“没甚么意思,感慨一下!”赵泗摇头失笑。
这几天,军匠们根据赵泗提供的图纸弄出来不少小东西。
游标卡尺,锉子,凿子,乱七八糟的小工具。
只不过像是赵泗紧紧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的,比如说纸张什么的,军匠们也是毫无头绪,前两天还尝试用干草编织呢,后面被赵泗及时叫停。
发明创造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就是需要不断的试错不断的积累知识不断的实践。
可惜赵泗自己也不是什么手工达人,没办法手搓各种各样的发明。
“走!看看盐池子去!”赵泗起身拍了拍荆的肩膀朝着盐池子走去。
想要降低食盐成本,必须以晒盐法为主煮盐法为辅。
古代燃料向来都不是什么便宜东西,尤其是用来煮盐,效率更是低到令人发指,光是成本都足够旁人心疼。
如今盐池子已经夯土数遍,内壁涂过陶土以后火烧修补,如今光滑紧实,水分很难渗透进去。
前几天下了一场小雨,盐池子里蓄满了水,如今已经被排干,盐池子在太阳的暴晒之下又恢复了干燥。
赵泗跳进十丈见方的盐池子里,蹦了两下,感觉不错。
六个盐池子,前面五个基本上都是十丈见方,深有四尺。
最后一个盐池子则是二十丈见方,一尺深。
得益于上一世沉迷于野外探险,赵泗的方向感和距离感很强,也有一手肉眼分辨天气的本领。
虽说不至于十拿九稳比天气预报都准,但也少有差错。
抬头望天,晴空万里。
之前下了一场雨,云彩散了很多,剩下的云彩也飘远了,蓝田附近未来几天应该是不会下什么大雨,日照丰富,可以进行晒盐法作业。
“准备开工了!”赵泗拍了拍手,有士卒领命,去搬抬大块大块的卤盐。
这些开凿挖来的卤盐都是在盐池子开始挖掘的时候就已经做好准备的。
确保天气良好,可以直接开工。
先向第一个盐池子里面放水,然后士卒和船员们联手将大块大块的卤盐敲碎扔进蓄水的盐池子里。
直待有些难以溶于水之时,赵泗示意停下。
“筛盐水!”赵泗发号施令!
士卒们拿起准备好的用细竹条编好的筛子将盐水中的杂质筛出。
筛完以后,将粗略过滤过一遍的浑浊盐水引入第二个盐池子。
置入木炭开始吸附色素杂质……
漫长的等待以后,引入第三个盐池子,再次人工复筛。
复筛以后,引入第四个盐池子,置入草木灰,搅和均匀,过滤吸附重金属等杂质……
漫长等待以后,引入第五个盐池子再次人工复筛,同时清理掉肉眼可见的草木灰杂质。
之后,引入第六个二十丈见方一尺见深得盐池子,一通操作下来,废了大半天功夫,从早上忙活到将近晚上。原本满满一池子的水到了最后一个池子只剩下一半多。
耗费有些惊人,不过无伤大雅,原料都是不能吃的卤盐,变废为宝了属于是。
接下来,就是静静等待日晒水分挥发,析出盐结晶。
第六个盐池子不能像前面几个盐池子那么深,不然和太阳光接触面太小,要浪费不少时间。
一切忙完,士卒和船员累的够呛,身上的衣服也全部湿透,有的裤腿上居然结出来盐晶。
赵泗则坐在树下默默的观摩回想全部流程。
“成本投入是不值钱的卤盐矿,开采和运输的成本可能会大一些。场地费用不值一提。最后就是人工筛盐水的人力成本。”赵泗默默盘算。
“不过这样一来,估计从事晒盐行业的盐工,不少人都会得皮肤病。”赵泗沉吟开口。
人的身体常年泡在浓度过高的盐水里面,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
“兄,这般一来,只需要等着就会变成盐么?”荆开口问道。
以往海上赵泗不是没有制过盐,毕竟这个时代到处都是土著,出海以后压根没见过港口,很多时候谈不上什么贸易,一切物资需要自己弄,赵泗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煮水成盐。
毕竟晒盐需要的人手太多,流程更复杂,时间更久,赵泗的船员加起来才四百多人。
故而荆才开口发问,只因为晒盐法,荆也没见过。
“不是等着就行,是太阳把水晒干,盐就出来了,要是遇上阴天,都不知道要多久,遇上下雨那就更麻烦,一切都得从头弄。”赵泗开口说道。
说罢,赵泗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骂了一句。
“看着挺大,咋就不热呢?”赵泗上辈子也是中原人士。
那家伙到了热的时候人都快热冒烟了,春秋两个季节是什么东西赵泗压根都不知道。
过了夏天是冬天,过了冬天是夏天,气温骤降骤升跟玩一样。
热的时候能到四十度。
冷的时候穿两层羽绒服都不够。
结果先秦时期的关中,却并非如此。
眼下已经步入五月份,按理来说已经进入夏季。
可是哪怕是大晴天天气依旧是不温不火,感觉不出来特别热。
“估摸着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吧?”
赵泗疑惑。
同一片地区两千多年气候相差确实大了一些。
不过想想也是,古代的豫那还是牵象之地,水草丰润,现在的豫的天气跟逗你玩似的,昨天晴空万里明天给你来个三月飘雪,还是鹅毛雪。
眼下的关中也是如此。
黄河没有什么大规模改道,整个中原之地可以说是天底下最丰润最适合人类居住耕种得地方。
哦,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黄河也不叫黄河,叫大河。
夏天不算太热,冬天也不至于太冷。
“那这样一来,关中之地晒盐,可就浪费时间了。”
赵泗估摸着这大晴天最多也就堪堪三十度罢了……
“晒盐法,于中原各地只能用来消化本地卤盐矿,自给自足恐怕都未必够,大头看样子还是得落在齐地啊。”赵泗沉吟思索。
时代的差异并不仅仅是文化制度发明。
还有气候……
以中原之地过分祥和的气候环境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就算有了晒盐法恐怕本地产盐也不够自给自足,最终还是要落在齐地头上。
那地方靠海,人家那大太阳不是虚的。
(本来想整个花活,想了想,毕竟我来起点算是新人,老老实实按剧情走咯。)
那种麻于辣在舌尖跳动,香味不断绽放的过程太过于美妙。
尤其是始皇帝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颇为食欲不振。
此时此刻!胃口大开!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速度越来越快,始皇帝大快朵颐。
原本味道一般的辣椒在经过炮制以后成为了最独特的最令人欲罢不能的香料。
不消片刻,铜锅之中,原本煮熟的山鹿肉和糜子肉已经被始皇帝扫荡一空。
赵泗赶忙将片好的肉片眼疾手快的再次投入锅中。
新肉煮熟需要时间,始皇帝终于停了下来。
腹中已有食物存在,但距离饱腹远远不够。
始皇帝身高将近两米,是地道的陕北大汉,食量颇大,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食欲不振,如今开了胃口,便是吃上个几斤肉都不意外。
看着锅中翻滚的红肉,看着一旁侍奉的赵泗,始皇帝甚至有些自嘲。
身体不适许久,原来仅仅一顿饭都会令人身心愉悦。
始皇帝算不上地道的老饕,今天却为了一顿饭食而有失沉稳,不过始皇帝并非是在意这些东西的人,仅仅是自笑一瞬,看向继续埋头片肉的赵泗摆了摆手。
“坐下同食!”
也就是临时起意,也可能是看赵泗比较顺眼,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到访打扰了赵泗原本的进食?
总之,赵泗万万没想到始皇帝居然会邀请自己同宴而食,这一瞬间让赵泗有些失度,不过多少是喝了那么一点猫尿,胆子大,始皇帝开口,赵泗还真就屁颠屁颠的放下秦剑坐了下来。
“你也一道。”始皇帝看向王离。
王离没赵泗胆子大,赶忙推辞,始皇帝却摆了摆手。
本来就是赵泗王离二人于山间野食,没道理抢了人家的饭碗还不让人上桌吃饭,始皇帝从不需要这些手段保持自己的威严。
王离见始皇帝态度坚决,心怀忐忑的上桌吃饭。
王离还真不是第一次和始皇帝一起吃饭。
始皇帝不止一次大宴群臣,王离作为王翦嫡孙,也是有吃席的资格的。
王翦退休的时候,始皇帝曾经亲自造访王家,于王家三代人同宴而食。
但是王离自觉那都是跟着爷爷父亲蹭饭,自己于席间那些朝堂大佬相比只是一个小透明,更不可能和始皇帝同案而食。
如父亲之言,这辈子能做个守家之犬都是祖上积德。
万万没想到,竟然能够有幸和始皇帝同案而食,一锅吃饭。
王离正襟危坐,偷偷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偷眼瞄了一下自己的父亲,只见父亲的脸色果真好了许多。
这让王离有些自得,自己好像出息了一下,虽然自己什么也没干?
王离正襟危坐,赵泗也不好吭声和小伙伴交流,主要始皇帝就在一旁坐着,始皇帝不说话的话,气氛还是有点尴尬的。"
韭菜炒鸡蛋?
辣子鸡丁?
小白菜烧豆腐?
有了锅之后,不用局限于吃火锅,赵泗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可惜的是,因为带回来的很多蔬菜都还没有长成,目前大秦本土的食用蔬菜赵泗有很多都不认识,可以选择的菜式少得可怜。
赵泗撸起袖子,叫王离弄来几只老母鸡,准备弄个全坤宴。
先来一个韭菜炒鸡蛋,这个菜式是中原最古老的炒菜,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甚至于春秋战国时期韭菜和坤蛋的搭配就已经为人称道。
《周礼》有言,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只不过汉朝之前韭菜和鸡蛋的搭配更多是煎,汉朝以后才出现了第一份韭菜炒鸡蛋。
先下入油膏,块状的油膏在高温的锅里缓缓融化,赵泗推动油膏浸润锅壁,油水缓缓沸腾。
打入鸡蛋,轻轻打散,搅和三两下就已然定型,捞出成型的鸡蛋,下入韭菜,点些青盐,待韭菜稍熟,将鸡蛋置入。
短短一会,大秦时代第一份韭菜炒鸡蛋新鲜出炉。
尔后是辣子鸡丁。
除了下去播种的辣椒,赵泗留下了一部分以解口腹之欲。
本来是够吃的,但是有了王离这个老饕的加入,辣椒被消耗的速度成倍上升,这才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剩下了一小半。
辣子鸡丁弄好,赵泗又吊了一锅老鸡汤。
配上山菌野味,又有高汤吊鲜,可以说鲜到了极致。
简简单单,两菜一汤,新鲜出炉。
王离一口老坤汤入口,鲜的简直合不住嘴。
再来一口辣子鸡丁。
好耶!是我最喜欢的特辣!
平平无奇的韭菜炒坤蛋,也使人倍觉美味。
而另一边,始皇帝还在乘车赶回咸阳的路上。
眼下的始皇帝也在蒙毅的陪同下用膳。
屏风之上,悬着赵泗亲手绘制的世界地图。
案几之上,是被始皇帝盘的秃噜皮的红薯土豆。
“陛下,琅琊十六艘大船已经修缮完毕,其余四艘,仍在建造之中,等到建造完成,估摸还得五六个月。”蒙毅开口道。
实际上一艘海船从开始建造到入水周期很长,平均建造周期在三五年左右,主要是因为建造船体的木材需要各种工艺,同时还需要时间阴干等……
但是这次始皇帝只要求再添四艘海船补齐二十艘,故而很多方面都可以省略。
譬如需要长时间阴干的木材等,可以直接从其他船上拆,亦或者直接挪用阴干处理完毕的木材……
不是什么大数目,不用从零开始,琅琊当地因为徐福多次出海的原因,本就有建造海船的经验,材料达标的情况下只需要组装即可。
“嗯……”始皇帝应了一声,并没有作答,而是安心用膳。
蒙毅心里知道,始皇帝多半是因为赵泗的归来和带回来的消息,对海上起了想法。
陇西那边,蒙恬已经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进无可进。
再继续兵力推进不是不行,但是剩下的地方都是荒芜之地,又无险可守,战线拉的太长了,现在虽然大秦占据了最为肥沃的河套地区,但是迄今为止依旧是中央在通过秦直道在向陇西输血。
至于百越,任嚣赵佗那边进展不算太大。
任嚣赵佗奉行和辑百越的政治策略,进度颇为缓慢,虽然始皇帝不太乐意,但是对于百越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开始确实强攻百越过一次,屠睢带领三十万秦军进击百越,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并占据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
但在以后的推进战争中却屡次失利,最终持续了三年的征战以失败告终,连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
在此之后,任嚣才闪亮登场。
至于赵佗,屠睢南击百越的时候他是副将。
屠睢之后任嚣主导百越之事,赵佗还是副将。万年老二了属于是。
赵佗的舞台并不在现在,而是在秦二世胡作非为,任嚣病故以后。
不过总的来说,换了一个领导以后,任嚣和赵佗的政治思路一样,二人主导下的百越战场,对比于蒙恬北击匈奴迅速拿下河套地区有所不如,可是每年依旧在稳步推进,只是这个速度太慢了。
南北二地进无可进,始皇帝想要开海无可厚非。
“陛下,驺奉前段日子曾经上书,想要一观海图。”蒙毅思索之后适时开口。
驺奉,驺子驺衍的直系后代。
当代阴阳家不可忽略的人物,秦定水德,政权更替的合理性和解释,就是驺奉负责的。
秦覆周而立,不管怎么说都要有一种官方解释。
邹子的五德终始说就发挥了作用。
邹子提出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解释。
又说,代火者必水。
秦灭周王室,是承担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的。
驺奉适时出场,秦尚黑,为水德,代周者,秦也!
同时驺奉以五德终始说,邹子始终,等相关书籍作为理论依据,对秦国灭周的舆论以及正确性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也解释了秦朝一统天下的合理性。
能称子者,基本上他们的思想都能被拿来引用解释政权的合理性了。
秦克周之时并非没有异议,没有舆论压力。
毕竟周王室再怎么吉祥物,也存在了八百年!
那可是八百年!
驺奉当时可以说是一人独战天下名士,在驺奉带领下的阴阳家为秦国分担了极大的火力。
作为回报,阴阳家的核心理论得到了秦国官方背书,大九州正式能够被拿起来和九州说相提并论,始皇帝亲自承认五德始终说。
不太能打的阴阳家,因为驺奉的选择,突然就变得能打起来。
始皇帝并不是一个不会回报的人。
如今许多年过去,驺奉早已经功成引退,隐居故乡齐地,不问世事,安心教授弟子。
驺奉的上书始皇帝看过,还特意派人复制了一份赵泗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海图给驺奉送去。
听蒙毅再次提起,始皇帝瞬间清晰。
驺奉!
阴阳家!
大九州!
学术的争端都是你死我活,如果有机会干死九州说,阴阳家必然会不遗余力。
(今天当一次懒狗,只有一更,昨天熬夜打游戏了,有点不再状态,而且也到剧情转折期了,我想一想后续剧情怎么展开。)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