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大结局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潜力佳作《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孔临安薛相宜,也是实力作者“孤雁图”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成婚三年,她倾尽嫁妆支持丈夫赈灾,却换来他携新欢归家,更想贬她为“平妻”。面对“商户低贱”的羞辱,她撕碎婚书自立女户。可夫家为吞百万嫁妆,竟设局下药毁她清白?连小姑子都对她叫嚣:“商人贱命,怎配做当家主母?”暗夜中,太子近臣悄然现身:“若想复仇,我助你搅翻这伪善门庭。”于是从那以后,她从变卖嫁妆的“贤妇”变成了富甲天下的女商。这一次她不仅要夺回被吞的黄金,更要让负心人跪着忏悔:“你口中的低贱商户,如今是你高攀不起的天!...
主角:孔临安薛相宜 更新:2025-06-18 04:4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孔临安薛相宜的现代都市小说《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孤雁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孔临安薛相宜,也是实力作者“孤雁图”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成婚三年,她倾尽嫁妆支持丈夫赈灾,却换来他携新欢归家,更想贬她为“平妻”。面对“商户低贱”的羞辱,她撕碎婚书自立女户。可夫家为吞百万嫁妆,竟设局下药毁她清白?连小姑子都对她叫嚣:“商人贱命,怎配做当家主母?”暗夜中,太子近臣悄然现身:“若想复仇,我助你搅翻这伪善门庭。”于是从那以后,她从变卖嫁妆的“贤妇”变成了富甲天下的女商。这一次她不仅要夺回被吞的黄金,更要让负心人跪着忏悔:“你口中的低贱商户,如今是你高攀不起的天!...
忽然被请进后院,相宜正疑惑。
陈夫人在外间等她,见了她,只低声道:“太子在里头,妹妹有话就尽管说吧,殿下仁厚,会帮妹妹的。”
相宜大感意外。
她知道陈家二爷是太子伴读,太子来陈府也正常,但为何会愿意见她?
走进书房,珠帘后隐约可见二人在下棋。当朝储君一身明黄蟒袍,很是扎眼。
相宜不敢马虎,跪下行礼。
“民女见过太子殿下,见过陈大人。”
里间,太子目不斜视,只看着棋盘。
还是陈鹤年开口,命相宜起身。
相宜脑中快速思考,斟酌一二后,默默起了身,却依旧低着头。
陈鹤年与太子年纪相仿,刚过弱冠,性格却很好。
他主动道:“孔府的事皇后娘娘已得知,你不必担心,为着你祖父的功劳,娘娘已打算给你诰命,不日懿旨就会送去孔府,想来孔家也不会过于薄待你,你安心回府便是。”
年纪轻轻就能有诰命,这可是不小的殊荣。
陈鹤年以为相宜会感激涕零,不料,相宜略思索后便重新跪了下来。
这回,太子也抬了头。
他生得面容俊美,却不苟言笑,睨了眼女子的方向,薄唇掀动:“怎么?觉得不够?”
相宜斟酌着用词,沉默间,又听男人道:“便是皇后,也管不了臣子娶妻纳妾,你想拦着那女子进门是无用的,更何况,对方已有子嗣。”
陈鹤年也这么想。
他正要劝相宜,相宜低头,一拜到底,她笔直的背脊透着一股傲气,犹如院外寒梅。
她说:“民女不求诰命,只求和离。”
语落,陈鹤年一愣。
太子指尖动作一顿,视线定定地落在女子身上。
他记得她,数年前,那时他伪装成陈鹤年大哥的小厮下江南,去过薛府,那时这位薛姑娘还小,在院中见了他,曾使唤他摘过梅子。
他活了十六七年,还是头一回被女子使唤。
谁曾想一眨眼,薛府败落,当年的首富之女成了弃妇。
太子收回视线,沉沉道:“和离之后,你如何打算?”
相宜低着头,说:“民女想立女户,自己当家作主。”
陈鹤年叹气:“薛姑娘,立女户看似自由,生死财产皆不由族中管,可你是前首府的孙女,像你这样的金疙瘩,若是没有夫家做依仗,只怕不知多少人要惦记你,到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相宜从容不迫道:“立女户不易,居于人下讨口饭吃更不易,便是日后我死于荒野,也是自由身,好过无声无息地憋死在孔家后宅中,那才是大大的布置!”
她满目坚定,掷地有声。
自由地曝尸荒野,好过体面地亡于后宅。
太子倒是头一回听这种新鲜论调,不觉心头震动,他没想到小小女子如此有骨气,倒比方才高看她几分,思索间,不免想起当年梅树下的少女。
寂静间,相宜再次开口:“求殿下成全!”
太子默默收回视线,说:“话说出口容易,孤可提醒你,孤一向不喜人出尔反尔,出了这道门,你又舍不下孔临安了,天下可没有后悔路给你走。”
若能和离,相宜只有高兴的。
孔临安既然无情,她便不会有丝毫眷恋。
她一字一顿,坚定道:“民女绝不后悔。”
"
三年前,林玉娘从京城寄给孔临安的家书中发现了那张药方,她一眼便知,那是绝妙的好方子。因为孔临安压根儿没看那封信,她便将药方占为己有了,只不过事后一直心中不安,担心败露。
回京时,她几次旁敲侧击,都没从孔临安口中听到任何有关薛相宜会医术的传言,见面之后更别提了,薛相宜一点懂医术的样子都没有。那时她心中便猜测,那方子大概是出自他人之手,不过被薛相宜买了下来。
经过今天这一遭,她更加肯定,薛相宜或许也会些医术,但也不过是半桶水。亏那老大夫在保和堂开诊多年,竟然也跟她一样胡来。
从襄宁侯府出来,外面停着马车,竟是孔临安亲自来接她。
林玉娘欢喜地上了车,顺便叫人把襄宁侯府给的谢礼拿了进去。
这些日子她常得宫中的赏赐,孔临安已经见怪不怪,此刻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忍不住说:“你如今是官身,也要懂得洁身自好。”
林玉娘知道,孔临安是要面子,虽然她官位低,但收入比孔临安可高多了。
她说:“若是寻常人登门自然没这么多谢礼,襄宁侯识趣,加上又爱结交朝中新贵,看在我是你夫人的份儿上,他们才这么上赶着罢了。”
孔临安面上露出笑意,说:“越是这样,你越要谦卑才是。”
“那是自然。”
林玉娘说着,叹了口气。
孔临安疑惑,“怎么了?”
女人坐到他身边,将方才的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孔临安愕然,“她竟然敢拿人命当儿戏?”
林玉娘叹道:“大约是太想在你我面前找回面子,所以便没了分寸。”
孔临安哼了声,“保和堂留给她,真是薛家之大不幸,日后且有笑话要闹呢。”
“算了,咱们能提点她的,就提点一些吧。”林玉娘说,“毕竟她父亲救过你和母亲。”
对于救命之恩,孔临安早已厌烦,太多人在他面前说了,听得他头疼。
林玉娘把他的神色看在眼里,话题一转,说:“粮价又涨了些,我打算囤些粮食,子郁,你怎么看?”
孔临安不以为意,“户部会介入的,如今天下太平,粮价不会一直涨,咱们家用不着跟无知小民一般行事,粮食够吃就好了。”
林玉娘想想也是,为官之道上,她还是相信孔临安的。
“再说了,有你我在,家中只会越来越好,粮食上涨又怕什么?”孔临安握住她的手说。
林玉娘笑着点头,幸福地靠在他肩头,说:“等会儿我还得进宫呢,贵妃娘娘要见我。”
见她如此得宠,孔临安越发满意,对比薛相宜,这才是真的贤妻呢!
保和堂
余师傅急得团团转,从襄宁侯府拿回来的脉案,保和堂的几个大夫都看过了,一致认为是伤寒疫。
相宜整理了脉案,派人送去了太医署,谁知主事的瞧不上民间大夫,话里话外还阴阳他们多管闲事。
“咱们姑娘好歹是乡主,他们怎么一点面子都不给?”云鹤气愤道。
"
水榭小屋内,男人已经抱着孔临萱滚上了床榻。
“云景哥哥,不可以……”
“萱儿,母亲知道你没了陪嫁宅子,已经打算退婚,我也是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待你成了我的人,母亲就不能不认了。”
孔临萱脑中空白,惊喜和恐慌交织在她心头,让她犹豫不决。
“可是……”
男人停小动作,在上方看她。
“怎么,你不愿意?”
如果孔临萱冷静点,必定能发现面前的云景不对劲,可她爱慕云景多年,从没被这么热情对待过,除了激动,哪还有一丝一毫的防备。
听到云景冷了声音,她当即抛下最后的矜持,环住了男人的脖子,主动献吻。
“云景哥哥,我愿意,我愿意的。”
“好萱儿……”
男人满意,俯身压下,抱着意乱情迷的女人滚进了床里,同时放下了帘帐。
屋内,一片火热。
上宁居
云鹤将陈三等人安排好,气呼呼地进来。
“姑娘,那陈三是府里倒夜香的,又老又丑,大姑娘可真够狠毒的!”
“依我看,姑娘还是手下留情了,就该让陈三去水榭招呼大姑娘才是!”
云霜也忍不住点头。
相宜正在练字,闻言,头都没抬。
“要让陈三去,她明日醒来,必死无疑。”
不是相宜心善,而是她不想和孔家不死不休一辈子,那样太不值得。
两个丫头都明白,云霜又担心起来。
“姑娘,明日事发,大姑娘想嫁云大公子是不可能了,到时候老夫人朝您发难怎么办?”
“怕什么,咱们姑娘马上都要走人了。”
“可是皇后懿旨还没下啊。”
云鹤一听,也有点犹豫。
“姑娘,太子该不会说话不算数吧?”
相宜放下笔,抬眸道:“储君之诺,岂是儿戏?”
两个丫头同时叹气。
储君不储君的,他们不懂,反正现在懿旨没下,他们觉得不踏实。
相宜看他们垂头丧气的,微微一笑。
她不怕太子反悔,但也有点焦躁,盼着太子所说的懿旨早点下,那样能免去她很多麻烦,尤其是遇到今日这种事,她等不及懿旨,只能先行反击,不过就算明早事发,她也有自保的能力。
窗外吹了一夜北风,清晨,大雪覆盖整个京城。
打破孔府宁静的,是云霜的一声尖叫。
孔老夫人早早就醒了,她打算白天就开祠堂,把薛相宜的名字添进族谱。
想着日进斗金的保和堂,她心里正舒坦,忽然,伺候了她几十年的赵妈妈匆匆进来,在她床边耳语了几句。
听完,孔老夫人眉头紧皱,“水榭?”
“是,那丫头说是去拿经书,误闯了进去,没想到看见一男一女在榻上,吓得她赶紧跑了出来,正好让我撞见。”
一男一女?
那自然是薛相宜和那……
不过,怎的去了水榭?而且,陈三竟没早早离去,那薛相宜岂非知晓真相了?
孔老夫人思索着,便断定是女儿搞的鬼。
她暗骂女儿愚蠢,原本只需叫薛相宜以为昨夜已和孔临安圆房便可,何需弄这么大。
不过眨眼间,她就想到了补救之法。
罢了,事已至此,不如前去捉奸,让那薛相宜无话可说,有了通奸之罪,谅她日后也不敢再目中无人!
"
“罢了罢了!”女人不耐道:“请进来吧。”
相宜跟余师傅对视一眼,只当没听见,面不改色地入内。
守在绣床前的,是襄宁侯夫人,一看来的是男大夫,她脸色更加不虞。
余师傅看出来了,对相宜道:“你给陈姑娘诊脉。”
相宜从容应了,拿上药箱往床边去。
她正要搭脉,陈夫人忽然拦住她,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通,不放心道:“你是女医,还是学徒?我女儿身份贵重,你可不要冒失了!”
相宜从容不迫地道:“夫人放心,我学医七载,把脉还是能的,若是不能,还有我家余大夫在。”
陈夫人看了眼胡子花白的余师傅,略微思忖,便收回了手。
“也罢,你给看看吧。”
说话间,罗帐之中,传来两声女子咳嗽。
相宜听那声音又干又哑,皱眉道:“大姑娘,咳嗽时可有哪里不舒服?”
陈夫人想要代为回答,相宜说:“夫人,我要听听大姑娘的声儿。”
陈夫人顿了下,点头。
然而,里面接连传来咳嗽声,却没人说话。
许久后,才有细微动静。
“我浑身都痛……”
相宜竖起耳朵听,才勉强听得清。
她感觉不是小病,把脉时便更加严谨。
不料,陈姑娘的脉象竟出奇得弱,已是重病之像。
她再三切脉,眉心也逐渐收拢。
陈夫人见状,紧张了起来。
“女医,我家女儿到底什么症候?”
相宜心里沉下去,面上冷静,说:“夫人,不知可否让我家余大夫给姑娘切切脉,我再去看看姑娘所吐之物。”
陈夫人心里不大愿意,如今公侯之家的贵女都用宫中女医,怎能让男大夫看病。
更何况,不是已经切过脉了,何必再切。
然而,看相宜神色严肃,她也担心女儿,只能不情愿地点了头。
余师傅上前,跟相宜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便有了数。
他起了脉,脸上没什么变化,只说:“夫人,容我和小徒看看姑娘所吐之物,再斟酌开方。”
“去吧去吧。”"
屋内一片狼藉,男女衣物混了一地。
孔老夫人看清女人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半边身子都麻了,再看那男子竟是云景的庶弟,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云荣,更是差点当场晕过去。
孔临萱尖叫着,躲到了床里。
一片混乱中,云荣大剌剌地起身,还搂过孔临萱亲了一口。
“宝贝儿,昨夜真是销魂呐。”
说罢,提着裤子便起身。
孔临安眼睛都红了,上前欲动手。
不料,云荣轻松躲过,还说:“大舅子,别生气啊,你情我愿的好事儿!昨夜我进来,可是你妹妹派人守着后门放我进来的。”
孔临安不敢置信。
云荣已经穿上衣服出了门,嚣张放话:“放心,我会负责的!萱儿,等着我来纳你为妾啊!”
闻言,孔老夫人和孔临萱都是眼睛一翻,当场晕了过去。
小小水榭,兵荒马乱。
相宜静静看着好戏,还有功夫注意云霜的脸。
“回去要好好儿擦药。”
云霜正兴奋呢,低声说:“奴婢不疼,奴婢觉得好快活!”
相宜:“……”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相宜自然走不了。
不过,想她服侍孔老夫人也不可能。
一片混乱中,她坐在一旁,悠悠地喝茶。
孔老夫人醒来,第一眼便看到她,当即挣扎着坐起,骂道:“薛相宜!你好狠的心啊!”
相宜一脸无辜,“母亲这是何意?”
“你少装蒜,是你,是你坑害萱儿!”
“我?”相宜笑了,“难道是我教得大姑娘与外男私通?”
孔老夫人眼前又是一黑。
孔临安见状,斥责相宜:“你注意言辞!”
相宜面上笑容更柔,也更得体。
瞧她这模样,孔老夫人便觉她是挑衅,当即脑子一热,抓着孔临安的手臂说:“报官!报官!她坑害小姑子,阴险恶毒,将她下狱,沉塘!”
孔临安知道,母亲这是昏了头了。
萱儿出事,怎么也怪不到薛相宜头上。
不等他开口,相宜便收了笑,犹如变了个人,冷笑道:“报官?好啊,正好,我也有官要报。”
云鹤最是机灵,当即便让人把陈三带了上来。
相宜稳稳坐着,问孔老夫人:“母亲,可认得此人?”
孔老夫人哑了口,老脸煞白。
孔临安见陈三穿着自己的衣服,已觉不妥,没想到陈三浑身发抖,倒豆子一般对孔老夫人说道:“老夫人!这可是您和大姑娘请我去替大爷跟少夫人圆房的,您得救我啊!”
轰!
孔临安脑子炸开。
他下意识看向相宜,见相宜不像是受过侵害的样子,才松了口气。
“母亲,他说的是真的吗?”孔临安质问孔老夫人。
孔老夫人本想硬撑,脑中灵光一闪,转口便说:“你妹妹不过是叫人穿上你的衣服,与她同处一室,假作圆房罢了,并没要真毁去她清白!她好狠毒啊,竟算计得你妹妹真失了身!”
孔临安大受震撼。
他没想到,母亲与妹妹竟如此荒唐。
再看陈三丑陋的面容,对比一旁俏丽如仙的薛相宜,他只觉血气上涌,怒火攻心。
狗奴才!竟然敢动这种念头!
他上前对着陈三胸口,便是狠狠一脚。
"
皇后多日不见皇帝,骤然被召,心里还挺欢喜,特地装扮了一番才前往乾元殿。
谁知一进去,发现窗门大开,寒风飕飕。
众人都在,她还晕乎乎的,问皇帝:“陛下,您不冷吗?”
众人:“……”
皇帝对于发妻的智力早不抱希望,反正太子没随了亲娘他就很满意了。
他连太子的折子都没给皇后看,直接说:“朕问你,白日里薛氏可是给你上过一封有关伤寒疫的请安帖?”
皇后疑惑。
怎的……
她张了张嘴,皇帝又追问道:“那帖子现在何处?”
皇后再傻,也看出皇帝着急了,她心下不安,却也不敢撒谎。
“帖子已经烧了。”
“烧了?”
皇帝沉了脸,“有关疫病的帖子,你为何不告知朕?”
皇后吓了一跳,下意识跪了下去,她一着急便嘴笨,眼看儿子在场,只能求救儿子,谁知死孩子一眼都不看她,让她求救都无门。
情急下,陈嬷嬷跪下,声音清晰道:“陛下,帖子并非皇后娘娘所烧,乃是贵妃娘娘信手丢进了火盆!”
皇后:?
是……是这样吗?
皇帝看向陈嬷嬷,有些怀疑,“贵妃为何烧给皇后的请安帖?”
陈嬷嬷说:“娘娘收到薛氏的帖子后,当即便找来贵妃商量,可贵妃带来一女官,那女官也曾给陈大姑娘把脉过,她断言,陈姑娘只是普通风寒,所以贵妃不信,觉得薛氏是胡言乱语!”
“贵妃不信,皇后也该告知于朕!”
“陛下明鉴,娘娘的确想过来求见你,但贵妃娘娘所言冒犯娘娘,娘娘头风发作,已难受一下午了。”
皇帝皱眉,“贵妃说什么了?”
陈嬷嬷:“贵妃娘娘觉得娘娘过于偏信薛氏,又说娘娘出身武将之家,难免亲近走街串巷的商户人家,说不定,是看中了薛氏,要给太子做太子妃呢!”
果然,皇帝一听太子的婚事,登时怒了。
“放肆!”
一屋子人,除了太子,全都跪下了。
太子的婚事是宫中的不言之谜,谁都不敢轻易提的。
皇帝气得胸口起伏,一旁太子却跟没事儿人似的,随手倒了一杯茶递过去。
“父皇,当务之急是确认疫病的真假。”
皇帝强压怒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好家伙。
冰凉的。
他一言难尽地看了眼儿子,说:“你如何安排的?”
太子说:“儿臣已经派人去襄宁侯府,顺便将林氏和薛氏都召进宫了。”
“召林氏和薛氏做什么?”
太医署令抬头解释:“疫病多是发展快速,若这疫病属实,这两位都曾给陈姑娘把过脉,对于病人初发病时的症状,自然知道的多些。”
皇帝点了头。
不过,他仍觉得不悦,命人去召崔贵妃前来。
崔贵妃很快就到了,听清皇帝的质问后,她心中慌了一下,却快速反应过来。
“陛下,臣妾冤枉啊,虽说林典药断言此病并非伤寒疫,但为保稳妥,臣妾还是劝娘娘告知陛下的,那帖子更不是臣妾烧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