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欢柳仙儿的女频言情小说《都市:我家的木箱能连接80年代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撒豆成乒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二婶偷摸看了两眼,咧着嘴倒抽凉气。“就这块表,要是市里供销公司卖,不得要个三五块的啊?”李明国叹了口气。“三五块哪儿能买到电子手表?就这块表,我敢打包票,不要个三五几百的,拿不下来。”一伙人不由得咂舌。李二婶缩了缩脖子,不敢吭声了。自己还在那儿巴心巴尖的为了金凤村靠柳丰村的一亩三分地,昧着良心给自己大侄子介绍对象呢。再看柳学成一家,都谈上好几百的业务了,而且还是和县公社的人谈的业务。这都开始行贿受贿了,自己还玩个屁啊?这一对比,李二婶哪里还有胆子继续找柳学成家的麻烦?这要是一个闹不好,回头柳学成再去县公社找那个叫胡军的同志打小报告,自己反倒是吃不了兜着走。柳学明有些得意,颠儿着脚,戏谑的看着李二婶,嘟囔道:“先前谁说那三转一响很洋...
《都市:我家的木箱能连接80年代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李二婶偷摸看了两眼,咧着嘴倒抽凉气。
“就这块表,要是市里供销公司卖,不得要个三五块的啊?”
李明国叹了口气。“三五块哪儿能买到电子手表?就这块表,我敢打包票,不要个三五几百的,拿不下来。”
一伙人不由得咂舌。
李二婶缩了缩脖子,不敢吭声了。
自己还在那儿巴心巴尖的为了金凤村靠柳丰村的一亩三分地,昧着良心给自己大侄子介绍对象呢。
再看柳学成一家,都谈上好几百的业务了,而且还是和县公社的人谈的业务。
这都开始行贿受贿了,自己还玩个屁啊?
这一对比,李二婶哪里还有胆子继续找柳学成家的麻烦?
这要是一个闹不好,回头柳学成再去县公社找那个叫胡军的同志打小报告,自己反倒是吃不了兜着走。
柳学明有些得意,颠儿着脚,戏谑的看着李二婶,嘟囔道:“先前谁说那三转一响很洋气来着?”
“啧啧……这外国货就是洋盘哈,它不转也显示时间。”
“你们看,这上面还写着洋文呢……么啊妈,的一地,一嗯鹰……妈的鹰?吃哪儿?”
“妈的一吃哪儿?这外国人素质咋这么低呢?”
柳学明蹩脚的拼音,绞尽脑汁,也只能把那几个字母组成一句骂人的话,惹得柳明月捂着嘴轻笑。
笑过之后,柳明月才指着上面的字母道:“明叔,人家那是英语,不是拼音,拼写出来读……MadeinChina,意思是中国制造。”
柳学明这才尴尬的挠挠头,嘿嘿笑道:“咱家这去县里上过学的闺女,见识就是不一样,连洋文都认识呢……”
“赶明儿就去公社一趟,咱柳丰村的村长让你来当,你带着咱们村发家致富。”
听柳学明这么说,柳明月以为自己说错话,让明叔生气了呢,也不敢开口了。
但柳学明却是真的不想干这个村长了。
从生产队时期,自己既担任柳丰村生产队队长,到现在生产队解散了,自己又接手村长的职责。
照理说,自己当了村长,应该是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
奈何柳丰村现在这样,虽然比之以前好了些许,但离发家致富这个门槛,可就差了太多了。
他也算是自知自己能力不足,退位让贤了。
当然,柳学明的想法,柳明月是不知道的。
她此刻和叶欢正聊得酣畅呢,家里通电了,也算是柳丰村第一个吃上螃蟹的人,柳明月兴奋得一直睡不着觉。
“叶欢,这个电能用多久啊?会不会用着用着就没电了?”
叶欢暗自估算了下,十几个蓄电池蓄电,十块超大的光伏发电板充电。
只要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单纯只是照明和给手机充电用的话,用几天几夜都没太大问题。
而且叶欢考虑到八十年代流行的白炽灯耗电大,亮度又不行,索性干脆一条龙服务。
电线插座之类,包括极为省电的LED灯都给柳明月送了过去。
叶欢想着,对着视频说道:“你就可劲儿用吧,反正照明是绝对够了的。”
柳明月这才放心下来,转瞬又问道:“对了叶欢,你那个电子手表,卖给县里公社那个叫胡军的同志,你打算卖多少钱啊?”
“你自己看着办就行,那玩意儿不值钱。”
这番话说出来,柳明月不禁心里一颤……这个叶欢同志得多大的家业啊?电子手表都不值钱了?
她却不知道,叶欢这电子手表算是最垃圾的,十多年前就濒临淘汰的玩意儿了。
连背光都没有,只有简单的时间和日期显示。
店里卖不出去,都打算拿去集体销毁了。
也是赶上了,叶欢当时一拍大腿,把人家店里剩下的将近一百个全要了。
两块钱一个,拢共才不到两百块而已。
也没指望这玩意儿能赚钱,权当是做个顺水人情了。
柳明月心里没底,第二天去县公社后,随便打听了一下,找到了胡军的办公室。
柳明月进去后,就把手表递了过去。
“胡军同志,你要的手表,我那老同学给你买回来了。”
闻言,胡军连忙站了起来,接过手表,满脸激动的表情。
研究了片刻后,胡军就闹明白手表的用法了,小心翼翼的把表戴在手腕上,左看右看,满脸的欢喜。
好一会儿后,胡军才侧过头问柳明月。“明月同志,这手表多少钱?我给你。”
“那个……”
柳明月也有些犹豫,她以前没关注过手表价格,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报多少合适。
“那个……你看着给吧。”
“啥?”
胡军愣住了,想了半天,从兜里掏出五张大团结,沉吟道:“那就……给你五十?”
“可以。”
柳明月几乎想也没想就点头同意了。
五十块钱应该不低了吧?回头把这钱给叶欢,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亏。
这么想着,柳明月正要走,却被胡军拉住了。
“明月同志,既然你帮了我这么大一个忙,那我也承你这个人情……告诉你点关于你们村的事情。”
闻言,柳明月站定,回过头问道:“啥事?”
“你们村不是有两口砖窑嘛,县里开会后决定,打算恢复那两口砖窑的生产,还拨了款……如果你们村同意的话,立刻就可以就地招工,恢复砖窑生产。”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飞速发展,盖房子、市政建设单位,到处都是用砖的地方。
不止是柳丰村,其他村原本早已经封掉的砖窑也都恢复生产了。
只是柳丰村说是恢复生产,但款项迟迟没有拨下来,以至于这件事也一直没个消息。
眼下听胡军这么说,柳明月心里了然,打算回去后和明叔商量一下。
虽然说不上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但至少能让柳丰村富裕不少,村里农忙时可以务农,闲时也可以去砖窑烧砖,拿不少工钱呢。
走出办公室时,赶上柳学明也从其他办公室出来了。
柳明月刚要说话,柳学明却已经笑嘻嘻的先行开口了。
“明月,从今以后,你就是柳丰村的村长了。”
“啥?”
看柳明月如此错愕,柳学明解释了起来。
他昨晚在家里想了一晚上,终归还是决定,把村长的位置让出来,让给更加有能力的人来当。
柳学成算是有能力的,当初兄弟几人中,也就柳学明和柳学成两兄弟受过高等教育。
只是柳学成的成分不好,让他当村长,难免有些闲言碎语的传出来。
相比之下,柳明月就合适多了。
年轻人脑子更加活络,想法也更多,兴许真能带领柳丰村全体村民发家致富也说不定呢。
这么想着,他今天来县公社就是说这事儿的。
县公社倒是也没啥意见,柳丰村算是后娘养的,得不到县里的关注,连村长的选举也有些不闻不问。
只是给柳学明升成村支书了,至于村长,让柳学明自己指定人选就行。
叶欢如是想着,在键盘上飞速的敲下几个字……股份责任制!
叶欢忙着写计划书,柳明月也没闲着。
第二天,她就按照叶欢的安排,背着一个帆布包,坐上去县里的牛车。
到了县里,又转到市里的中巴车。
屁股都颠儿得生疼,才终于到站。
柳明月进城的次数不多,虽然是蜀南市的人,却对城里并不熟悉。
下了车后有些茫然,一路走一路问,才终于找到叶欢交代的地方……花鸟市场。
所谓花鸟市场,可并不只是卖花遛鸟的地方,而是一种笼统的概称。
但凡是花鸟市场,自然就不缺古玩店了……柳明月按照叶欢交代的,此行的目的就是这些古玩店。
随便找了一家后,柳明月略显胆怯的走了进去。
“这位女同志,您是准备买东西啊?还是卖东西啊?”
没错……大多数古玩店并不单纯只是卖东西,还收购东西,而且收购的东西五花八门的。
从商周的青铜器,到上周的收音机,从秦皇汉武的陶器,到改革开放的电视机。
但凡是能摆上桌的,有点经济价值的,古玩店几乎都收,跟个杂货铺一样。
这也是叶欢在包大富的古玩店上班大半年来,得出的经验之谈。
柳明月终究不像叶欢脸皮那么厚,左右看了看,周遭摆放着青花瓷青铜器之类的,一看价格就不便宜。
她犹豫了下后,才开口道:“老板,电子手表……你这儿收么?”
古玩店老板原本不卑不亢的客气微笑,在听到电子手表这个词时,也不由得瞳孔有些放大,压低了声音后,问道:“这位女同志,你有吗?”
柳学明按照叶欢昨天说的,假装纠结了半天,才从那个绿色帆布背包里小心翼翼的拿出那个电子手表来。
为了避免被有心人发现端倪,外包装已经被拆掉扔了,只有一块表而已。
“这个表……”
古玩店老板说着,从柳明月手里接过手表,仔细的端详了起来。
看了好一会儿后,才再次开口。“同志贵姓?”
“免贵姓柳。”
“柳同志。”老板推了推眼镜架,继续道:“你打算卖这块表吗?”
“嗯,你给看看能出多少钱?”
闻言,老板再次沉吟了起来,过了会儿抬头,给了个价格。“二十块钱,你觉得怎么样?”
“二十?”
柳明月惊叫了一声。
若是以前,她一定会觉得已经算是很合理的价格了。
但从胡军口中得知,电子手表哪怕是在首都也是紧俏货,因为都是进口的电子表,价格不菲,动辄都是上百……几十块钱,人家卖表的都懒得搭理你。
柳明月也撇撇嘴,有些意兴阑珊,索性直接把手表收进了包里,转身就要走。
见到这一幕,老板连忙叫住柳明月。
“柳同志别着急着走啊,价格不合适咱们可以再商量嘛。”
“你这表看着是挺好的,要是在首都那些地方的话,价格也肯定贵……这些我是知道的。”
老板故作为难的表情,紧接着又说道:“但是吧……就是不知道你这手表来路正不正……要是来路不正,我这不也担着风险呢么?”
“来路没问题,不是偷的抢的。”柳明月解释道。
“那要不……”老板一副肉痛的表情,酝酿了半天,才松口。“我再加点钱……五十块钱,你看成不?”
“这……”
这次柳明月犹豫了,这个价格,是叶欢定下的价格。
老板还在旁边煽风点火道:“同志,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再高的话,都可以去供销公司买一块新的电子表了。”
八十年代,读过书能写字的人少之又少。
柳明月之所以会读书写字,全是因为她父亲柳学成。
柳学成早年间也是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知识分子,但也正是因为他这个知识分子,让全家现在的生活过得水生火热的。
早些年红色敏感时期,破四旧除四害。
就因为柳学成会读书写字,被打成了右派地主老财。
带着袖标的红卫兵三天两头把柳学成拉到县里去公开批斗,还把柳家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给搬空了。
那口雕花木箱还是因为当年藏在地窖里,才勉强躲过一劫。
这年头,一旦被带上地主的帽子,出门都容易被人啐两口浓痰的。
柳家被带上这个标签后,可以说是干啥啥不顺。
别人干一天农活,能有个几十工分,柳学成干一天农活,说不定一个工分都捞不到。
得亏柳明月的母亲,胡翠兰娘家接济着,东家借点米,西家奢点面,两口子才勉强把柳明月拉扯大。
柳学成又叫柳明月读书写字,东拼西凑借点钱,把她送出去念了高中,才避免让她成个盲流子。
只是这年头日子不好过,柳学成又因为成分问题,赚不到工分,年底分不到口粮,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好在今年,也就是1982年,随着小岗村试行大包干的成功,影响到了全国。
日子眼看着就要好起来了,但柳家也因为当年地主老财的帽子,没分到啥田地,和以前也没啥区别。
那口雕花木箱倒是得以重见天日,被柳学成从地窖里搬出来了。
只是家里稍微值钱的东西,当年都被红卫兵搬空了,也没啥东西值得放进木箱里的。
唯一还算值钱的,也就是柳明月十八岁生日的时候,父亲柳学成用了几十工分,外加家里唯一的一张两公斤粮票,在供销社换回来的那个笔记本,和那张猴票了。
偌大的一个木箱,却只是用来放一个笔记本。
连柳明月都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木箱是昨晚上刚搬出来的,放在她的房间里。
柳明月刚写好日记,打算把笔记本放进木箱。
只是打开木箱的一瞬间,看到里面莫名多出来的一袋米面,心里猛地一跳,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米!这面……都是精米精面。
县里过了两次打米机的米,也没这么白,这么圆润的吧……
“这怕不是……神仙吃的米面?”
柳明月心惊肉跳的捧着袋子里的米,看到木箱盖上那龙不龙蛇不蛇的彩绘,猛然跪下,双手作揖。
“谢谢……谢谢柳仙儿的恩赐,小女一定会报答您的。”
如是说着,柳明月把米面都从木箱里拿出来后,连忙又拿着笔记本在上面写着。
忙活完,把笔记本放进木箱里,重新盖好后,才开口喊堂屋的柳学成。
“爸,咱家有米了……”
当柳学成看到面前的米面时,也是吃了一惊。
这年头谁家日子都过得紧吧的,哪怕是有米,也是就活着用,但凡不是家里来客了,都是红苕稀饭就咸菜,将就一天算一天。
突然看到这么大一袋米,怕是足足有二三十公斤。
这么大一袋,节省着吃,一家人好歹能吃小半年了。
这旁边还有一袋面呢……
柳学成平复了一下心情,转过头看向柳明月。
“明月,这米面哪儿来的?”
“柳仙儿送的。”
柳明月指了指木箱。
只是这话说出来,柳学成立刻捂住了她的嘴,满脸诚惶诚恐的表情。
“别瞎说……哪有啥柳仙儿……别搞封建迷信那一套。”
柳学成当年被那帮红卫兵搞怕了,开批斗大会搞他,破四旧也搞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一提到这些,柳学成就胆战心惊的。
柳学成一脸的心有余悸,厉声问道:“跟爸说实话,这米面到底是哪儿来的?”
柳明月也有些无奈,无声的叹息着,思索了片刻后,终于道:“前些日子,我在大西北开荒的那些老同学来信了,说是给我寄了点东西过来……这些米面,就是他们寄给我的。”
听到这个解释后,柳学成才暗暗松了口气,连声道:“好……好啊。”
高音喇叭里天天放着大西北那边的建设进程,什么开垦油田,建设厂房,搭建农科实验基地之类的……
“既然是你当年的那些老同学寄来的,你回头可得好好感谢感谢人家……回头凑点钱,给他们也写几封信寄过去……再送点土特产给人家。”
柳学成说着,和柳明月对视一眼,满眼的苦涩……
邮票两年前就买回来了,这两年来,柳明月到是经常念叨,说给老同学寄信来着。
只是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别说写信寄信了,连信封都买不起。
但柳明月却还是点点头。
“回头我就写信寄给他们,好好感谢他们一下。”
顿了顿,又看着米面,道:“爸,这些米面……”
“先紧着外面的,把奢的那些米面还了,剩下的咱留着自己吃。”
柳明月心里越发苦涩了……
这两年欠外面不少米,要是全都还了,这二十多斤米面,哪里还有得剩?
但她也没反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大不了,到时候从家里翻点值钱的东西送给柳仙儿,回头再向柳仙儿求点。”
心里这么想着,看着柳学成把米面拿出去后,她立刻拿出笔记本,激动的在上面写着。
心情激动,连字迹都显得潦草了许多。
但柳明月却没心思在乎这些了,写好后,小心翼翼的把笔记本重新放进木箱里面,随后安心等着。
几乎隔个三五分钟,柳明月就打开木箱一次。
一整个下午,都快要把箱盖掀翻了,那木箱里除了自己放进去的笔记本外,再没有别的了。
“难道是柳仙儿已经走了?”
柳明月有些怅然若失……私心想着,莫贪心。
柳仙儿送给自己二十多斤米面,已经算是慷慨了,自己竟然还贪心更多……
不由得,柳明月在心里暗骂了自己几句,贪得无厌了。
自责一番后,直至天色将黑,母亲胡翠兰在门外喊了一声吃饭了,她才终于放弃继续守着木箱的打算。
想着拿出笔记本记录下今天的事情。
随着木箱再次打开,里面再次出现的米面……还有那个写着食用调和油的透明桶。
桶里黄灿灿的油,再次让柳明月激动得差点窒息……
“这是……柳仙儿再次显灵了?”
米面全都拿出来后,柳明月下意识盖上木箱盖,随后又想起要把记事本放进去。
只是等她再次打开木箱盖,前后不过一分钟不到的时间而已,那空荡荡的木箱里,却凭空又多出来一张纸条。
上面歪七扭八的写着几行字。
好在柳明月是读过书的,勉强算是能认出来。
“我不是柳仙儿,也不是神仙,我叫叶欢……”
“你明叔我现在是村支书了。”
柳学明说着,又指了指柳明月,道:“从今以后,柳丰村可要靠你了啊,明月。”
“这……那……”
柳明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啥好。
柳丰村近千口人,以后就指着自己过活了?
这么想着,柳明月顿时觉得压力巨大。
柳学明似乎也看出了柳明月的顾虑,拍拍丫头的肩膀道:“闺女你也别担心,村里的事情,无非是田土,这事儿政府已经给咱解决了。”
“其他事情不是还有我吗?你解决不了的事情,有我帮衬着,不会出什么大事儿的。”
趁着今天来了县里,也就一并报道了。
两人又去办公室,把柳明月的身份信息录入进去,村长的身份就算是彻底坐实了。
一直到回去的路上,柳明月都还迷迷糊糊的。
柳学成听说自家闺女当了村长,倒是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点点头道:“好好发展咱柳丰村,别让你明叔失望,也别让村里其他人失望。”
柳明月点头,当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和叶欢述说起这些事情来。
县官儿不如现管,村长这个职位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
柳丰村虽然是农村,但这年头可不想后世那样,大批的外出务工人员,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儿。
甚至有大部分人,举家搬迁去了城里,或者别的城市。
这年头可不兴这些,虽然说不上落叶归根,但受限于时代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柳丰村当年可是能建立一支生产队的村,全村老老少少加起来,也能有一千多人,不算少了。
柳明月愁眉苦脸道:“叶欢,这么大一个村子,这么多人,让我怎么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啊?”
和叶欢交流这一个多月里,柳明月也开始慢慢的习惯依赖他了。
从一开始开口还叫同志,道现在直接喊叶欢的名字。
现在逢上什么事情,也都习惯性的先问问叶欢的意见。
叶欢调侃道:“明叔把村长这个位置交给你,你就没啥想法么?”
“叶欢你别闹。”
柳明月眉头皱得更深了,唉声叹气道:“我要是有想法的话,在遇到你之前,我们家的日子也不至于过成那样了……自己都过得像鬼火,还企图照亮他人。”
对于柳明月不经意间说出的名言,叶欢不禁哑然失笑。
片刻后,他才收起调侃的笑容,转而说道:“县里不是让你们恢复砖窑的生产嘛?现如今要想发家致富,从这方面下手应该算是最快的。”
“哪能是说恢复生产就恢复生产的。”柳明月叹息着。
“工人的工资拿什么发?烧砖要用煤,咱们村哪里有钱买煤?”
“光是占着两口砖窑而已,一大堆问题,如果不处理的话,这砖窑怎么可能烧得起来?”
闻言,叶欢也愣住了。
如果自己的三百多万存款,在八十年代能用的话,这两口砖窑指定能烧起来。
可惜没如果。
后世的钱拿到那个时代指定是不能用的,甚至会被当成假钞或者天地银行的钞票,直接拿坟头烧了。
也正如刘明月所说,恢复生产最大的一个难题是……没钱!
提到钱,柳明月想了起来,连忙拿起胡军给的五十块钱,冲着手机摄像头晃了晃,然后道:“对了叶欢,你那个电子手表我自作主张给你卖了五十块钱,希望你别嫌少。”
看着木箱里的五十块钱,叶欢呆愣了片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