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无广告版本的都市小说《重生1982》,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段云何晓丽,是作者“段云”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工程机械学的博士段云,在一场车祸后,带着满脑子的记忆,来到了1982年的红星齿轮厂,成为了一名普工。......
主角:段云何晓丽 更新:2025-04-27 04:0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段云何晓丽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1982段云何晓丽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段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都市小说《重生1982》,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段云何晓丽,是作者“段云”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工程机械学的博士段云,在一场车祸后,带着满脑子的记忆,来到了1982年的红星齿轮厂,成为了一名普工。......
晚上,段云看着自己刚刚收拾出来工作室,心情相当的愉悦。
段云一直都喜欢安静独立的环境办公,虽然他现在上夜班的时候基本上不用怎么干活,但车间的机器太吵了,让他很难去安静的思考一些问题。
而现在租了三间小房,段云也就有自己的一个独立的空间。
接下来,段云还打算花钱找模工组的老师傅给自己专门做一套绘图用座椅,另外在买全套的绘图工具和一个质量好的台灯,这样的话,平时没维修电器的活的时候,他就可以在这里安心画图了。
好的工作环境对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既然眼下没法马上分到新房,出租屋就是段云目前最好的选择。
到了下午六点,曹东和另外两人已经一起去其他厂区干活去了,只剩下段云一个人。
看了一眼手表,段云锁上了房门准备回家吃饭,却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车铃的声音。
“高磊?”
当段云转头看着带着墨镜留着爆炸头的高磊后,多少有些意外。
“崔林和雷子呢?”高磊问道。
“都外边干活去了。”
“看来你这摊子生意还不错啊。”高磊笑着说道。
“我说你也真有意思,这天马上都黑,你还带着墨镜干嘛?”段云撇撇嘴对高磊说道。
“你懂个屁,这叫时髦,小姑娘们就喜欢我这造型!”
“那你有对象么?没对象你说个屁啊?”段云笑着说道。
自从上次段云和高磊下馆子喝过酒后,两人是越来越熟络了,现在也都能互相调侃上两句了。
“说的好像你有对象似的……”话说到一半,高磊似乎感觉有些不妥,毕竟之前段云还因为何晓丽自杀过一次,于是转移话题道:“赶紧上车,兄弟们都在饭馆等着你呢!”
“又下馆子?你可真有钱。”
“废什么话,赶紧上车。”高磊示意段云坐到后车架,说道:“今天晚上有节目!”
“节目?啥节目?”段云闻言一愣。
“看电影,今晚放的是《庐山恋》,有亲嘴镜头的。”说道这里的时候,高磊的脸上闪过一抹兴奋之色。
“额。”段云应了应了一声,心里却感觉又些好笑。
如今刚刚改革开放没几年,影视题材方面的作品虽然相比当年的‘样板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旧非常的保守。
《庐山恋》也算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有吻戏的电影,这种镜头在后世或者不值一提,但在电影刚刚开始公映的那段时间,却在全国上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那个时候青年人谈恋爱还是有些隐私的事情,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偷偷摸摸,但庐山恋则算是第一部将这种青年恋爱完整的放在大银屏上的影片。
另外这部影片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质量上乘的经典制作,影片背景地点环境优美,男友主演衣着时尚靓丽,据说片中女主角43套青春靓丽的洋装大部分都是剧组从香港买的。
两个主演的演技也非常出色,尤其是女主演张瑜简直成了那个年代的银屏女神,她和当时电影的男主演郭凯敏被称作金童玉女,很多人都认为两人最终会走在一起,成为真正的伴侣。
但电影就是电影,张瑜最终还是嫁给了电影导演。
不过对于前世看了很多好莱坞大片和岛国‘动作片’的段云而言,他对这种老电影兴趣着实不大。
但在如今这个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看电影也算是段云调节生活为数不多的选择,所以他也打算和高磊一起到电影院看看。
坐上高磊的车子,两人到了饭馆。
段云算是看出来了,高磊就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主儿,赚多少钱就能花多少钱,完全没有存钱的概念。
但段云也感觉到,这高磊确实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性格直爽,没什么城府,有什么事情也都是直接摆在桌面上,不是那种喜欢背后捅刀子的小人。
到了晚上七点半,酒足饭饱的高磊和段云领着七八同车间的兄弟来到了齿轮厂的工人俱乐部门口。
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梳子,高磊在手心唾口唾沫,往头上抹了抹,然后将自己的爆炸头仔细的梳理了一番。
此时在影院的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男男女女,个个都穿的光鲜亮丽。
红星齿轮厂工人俱乐部一天只放三场电影,分别是晚上六点,八点,和十点。
下午五点开始售票,票价一毛钱一张,来的晚了票就没了。
段云跟着高磊一伙的后面,内心则有些疑惑。
从刚才吃饭到现在,段云就没看到高磊亮出电影票,而且到现在也没有去售票口买票的意思。
“妹子,一起看电影呗。”看到一个烫着波浪头的女青年,高磊弹飞了手中的烟屁,嬉皮笑脸的凑了上去。
“我们磊哥有钱,想吃什么零食说话。”高磊旁边的一个小兄弟也跟着帮腔道。
“德行!”
那波浪头女子白了高磊一眼,转身离开了。
“呵呵,这小娘们还是个小辣椒。”高磊见状也不以为意,嘿嘿笑着说道。
“哥,开始验票了!”高磊身后的青年突然喊道。
果然此时俱乐部门口已经走出了大量退场的人群,两个负责验票的老头站在了门口的位置。
“啪!”
高磊见状立刻抬手打了个响指,对身后几人说道:“按老计划行事,我掩护,哥几个直接往里冲!”
高磊话声一落,同来的几个哥们纷纷小跑着来到了门口。
眼见高磊一伙人跑了过来,两个在门口负责验票的老头立刻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很明显,高磊一伙已经是他们眼中的‘惯犯’了。
“让让!让让!”
看到有女青年往里走,高磊立刻就蹭了上去,以至于原本就狭窄的影院入口顿时一片混乱。
高磊人高马大,在人群中这么一挤,身后跟着的几个小兄弟就趁机随着人流钻了进去。
但高磊本人却不忙着进去,而是故意往人家小姑娘的身上凑,即便被人家骂上两句,也嬉皮笑脸的,浑然不当做一回事……
早上下班的段云有些心虚,但看到门口的工厂保卫根本瞅都不瞅他一眼,心头的巨石顿时放了下来。
好歹现在段云也是工厂的‘青年技改模范’了,这要是被抓住偷工厂东西,无疑会成为他在工厂里的一个长期污点。
尤其是在如今段云已经成为了厂长那边领导眼中钉,而自己因为高额奖金让全厂人为之眼红的时候做出这样的事情,到时候肯定会被人拿来大作文章的。
但现在看来,自己似乎有些担心过头了,而且工厂里保卫科的那些人也没那么恪尽职守,况且如果这种事情当时没有被抓住现行,那么现在就更不可能有事情了。
其实段云一般是不会轻易做这种事情的,主要是因为他太想把这个注塑机做出来了。
离开工厂,段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出租屋。
“哥。”看到段云将车子打在门口,曹东立刻笑嘻嘻迎了上去。
“东西呢?”段云问道。
“房里放着呢,另外昨晚我还从老张头那里买了点硬塑料。”曹东用手指了指放天线和工具的那间出租屋。
“行,辛苦你了。”段云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段云走进出租屋,打开了墙角放着的那个编织袋。
里面装着的正是段云昨晚加工出来的注塑机零件。
铁皮漏斗扔出墙外的时候摔的有些变形,不过这只是小问题,用锤子敲一敲就能恢复原形。
顾不上刚下夜班的疲惫,段云拿起改锥老虎钳等工具,快速的将注塑机重新组装了起来。
随后,段云又开始给注塑机的活塞钢管上安装加热器。
所谓的加热器也很简单,就是类似于后世常用的那种螺旋装的热水器的原理,将铜线包裹在上面就可以了。
“东子,去打盆水,把你买来的废塑料砸碎,然后洗干净,马上要用。”段云转头对曹东安顿了一句。
“哎。”曹东应了一声了后,转头离开了。
而当段云将加热器线圈做好,绑在钢管上后,曹东已经将碎塑料清洗完毕,放在了一张报纸上。
段云拿起塑料将水甩干净后,填入了漏斗槽中。
打开电源开关,段云站在一旁观察起来。
没有温度计,段云不好掌控加热温度,这个以后必须想办法改进,目前只能凭借感觉来。
用手指在钢管上淋了几滴水,看到管壁上腾起一抹淡淡的白汽后,段云关上了电源线。
双手放在活塞杠杆上,段云用力压了下去。
可能是温度还差点意思,所以段云压的很吃力。
没有模具,活塞下放的螺母做的出口如同挤牙膏般,一条加热软化的塑料冒了出来,由于现在还没有模具,所以软化的塑料直接掉落在了下方支座的铁皮上。
一旁的曹东看到这一幕也是相当的新奇。
其实这年头很多人家修补塑料制品的时候,都是把废旧塑料放在勺子上,加热后倒在修补的地方,但像段云用这种方法加工塑料制品,曹东还是第一次见到,心中不由的对段云又多了几分敬佩。
眼见塑料被挤出后,段云也是非常高兴,站在一边等待塑料软化。
感觉冷却的差不多了后,段云拿起那块凝固的塑料看了看,又用锤子敲了两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东子,你这两天没事的时候,多找几家废品站,就要这种塑料,先收个几十斤。”段云转头对曹东安顿道。
“行啊,周边废品站我都熟悉,收个几十斤废旧硬塑料没问题。”曹东说道。
“那行,回头东西收过来后,我给你钱。”段云说道。
“哥,这点小钱就算了,我已经赚了不少了……”曹东连连摇头说道。
“少废话,一码归一码。”段云白了曹东一眼,然后说道:“行了,你忙去吧,我先回去补觉了……”
段云说完,离开了出租屋。
……
而就在段云上午补觉的时候,工厂宣传栏上已经出现了工厂技改比武的通知,相关比赛的规则和奖励也下达了到了各车间。
对于工厂以往举办的各种活动,普通职工的积极性都并不算高,但这次则是个例外。
高达八百元的现金奖励以及厂级劳模的提名,让所有人职工都感到了不小的震撼。
这次技改比赛正式截止日期就在本月底,而九月一号进行正式的评比。
最初的时候,书记赵东升想把这个技改比赛的期限定为一个星期,但厂长秦刚看过这个方案后,则将正式比赛的期限向后延伸了半个月,显然是为了给程常林留下足够的设计时间。
另外这次技改比赛不设门槛,只要是红星齿轮厂的职工就可以参加,具体规则则由各车间进行安排,而比赛评分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技改成果要实用性强,能提高生产效率,为工厂创造或者节省的效益越大,分数就会越高。
虽然说这次比赛工厂职工都可以参加,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普通职工限于文化水平和技术,即便能做出技改的东西,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肯定会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普通工人在这次比赛中只能充当一个配角,真正的主角则是工厂的那些技术员和技师这样的精英。
尽管如此,这次比赛如此高额的奖金设置还是引起了厂子里不少人的关注,纷纷动了心思搞起了各种小发明创造,虽然获得第一名的希望渺茫,但依旧调动了工厂职工的积极性,让原本一直以来有些死气沉沉的车间多了几分活跃性。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况且以前工厂里就有职工为了方便工作,自己做出过一些使用便利的小工具。
上午公布了技改比赛的规则后,下午上班的工人就已经开始趁着工作的间歇,加工出了一些方便生产的小发明和小工件,但总的来说,这些发明创新基本上没多少技术含量,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只是稍微有些提升而已,拿出来参加技改比赛的话,显然还差了点意思。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