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剑拔弩张的冲突,就这么,被一场充满了“神性”与“官僚性”的、完美的混合双打,给轻松化解了。
整个街区的摊主和食客们,都看傻了。
在经历了长达十秒的寂静后,人群中,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劫后余生的欢呼!
那位卖“发光水母刺身”的老奶奶,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她拉着林小满的手,非要把自己摊位上所有水母,都送给她。
“英雄!你们是我们的英雄啊!是‘有关部门’派来拯救我们的神仙!”
林小满,则非常“亲民”地,婉拒了大部分,然后,极其熟练地,挑选了其中最大、最亮、看起来就最好吃的那几只,塞进了自己的“次元胃袋”。
“为人民服务嘛,”她一脸正气地说,“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成为了“下水道”街区的英雄之后,打听起消息来,就方便多了。
林小满向周围的摊主们,问起了关于“电子羊拉面”和“幽灵厨师”的传说。
“哦!你说的是‘羊先生’啊!”一个卖“合成蛋白质烤串”的大叔,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他可是我们‘下水道’的传奇!一个真正的、活着的幽灵!”
根据众人的描述,这位“幽灵厨师”的行踪,极其诡秘。
他从不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
他的面摊,只在午夜之后,随机出现在某一条无人的小巷里,只开一个小时,然后,便会连同他本人一起,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人能找到他。想吃到他的面,全凭运气。”大叔说,“或者,除非……你本身,就是他的一部分。我是说,你得能理解这座城市的数据之风,才能捕捉到他的轨迹。”
这是一个经典的“想要看清风,你得先成为风”的悖论。
江一川立刻提出了他的“科学方案”:“我们可以黑入城市的监控系统,分析‘卫生巡查队’的巡逻盲区,再结合美食暗网上的出现记录,用大数据模型,推算出他下一次最可能出现的五十个地点,然后……”
“太麻烦了!”林小满直接否决了他这毫无“乐子”精神的计划,“你那是守株待兔。咱们,得学姜太公钓鱼,让鱼,自己找上门来!”
她看着这座充满了电子与合成物气息的城市,一个大胆的、充满了“逆行”精神的念头,在心中成型。
“咱们,得在这片数字的海洋里,点燃一座,属于‘模拟时代’的灯塔!”
说干就干。
林小满在“下水道”最混乱、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一个三岔路口,直接“征用”了一个废弃的报刊亭,搭起了她自己的……临时面摊。
她要用自己的“味道”,来做“信标”,把那个“幽灵”,给硬生生地,从数据的海洋里,给“炸”出来!
为了让自己的“信标”足够显眼,她选择了一种,与这个赛博世界,格格不入的、最原始、最“反动”的烹饪方式。
她从“次元胃袋”里,掏出了她在纯净圣地顺来的石磨,和在冰封火山找到的、充满了大地气息的香料。
她,要在这里,做一碗,从磨面开始,纯手工制作的……油泼扯面!
“砰!砰!砰!”
面团,在她的手中,被反复地、用力地,摔打在案板上,发出充满了生命力的、富有节奏感的声响。
被拉扯得又长又宽的面条,在沸水中,如同白色的游龙,翻滚,起舞。
另一边,她用石磨,将干辣椒、花椒、和各种从前几个世界收集来的香料,碾成粉末。那股纯粹的、未经任何工业加工的、霸道的香气,与滚烫的菜籽油“刺啦”一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