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大明锦绣》,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锦绣》,现已上架,主角是朱允熥朱元璋,作者“岁月神偷”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菜泡水里,香油都泡下去了,味道都没啦!“朱元璋这样,不禁让朱允熥想起上一世,自己那个在病床上闹着要喝酒的爷爷。把咸菜在粥里拌了拌,用勺子送过去,”香油太油腻,现在也要少吃。老爷子,您听话,吃吧!“朱元璋皱眉把食物咽下,随后又笑起来,”他娘的,咱这一辈子没人敢管咱,到老了被孙子管上啦,哈哈!“”再过些年,就是孙儿和您的重孙子,重孙女一块......
《高质量小说大明锦绣》精彩片段
(感谢大家支持,惶恐之至,会努力的用作品回报大家)
(很多书友搞不懂朱允熥这个人物,我顺便科普一下。朱允熥是朱标的嫡次子,生母是常遇春的女儿。朱允炆是朱标的庶子,排行二,在朱标嫡长子去世后,成为庶长子,生母是吕氏。)
~~~~~~~~
“皇爷爷,喝碗粥吧!“
寝宫之中,朱允熥捧着一碗喷香粘稠,泛着光泽的粥笑道。
又是几天过去了,朱元璋的气色越发的好起来,老头不但彻底不咳嗽了,面色也红润了,还能时常出门走几圈。
这些天中,朱允熥直接就睡在了朱元璋的寝宫外面,衣不解带的照看。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朱元璋那些后宫的妃子们,都是交口赞叹。
白天,朱允熥外寝宫外接见臣子,处理政务,朱元璋不时的出言提点。
晚上,爷俩说会笑话,再各自睡下。
朱元璋嫌弃的看看粥,在龙床上皱眉道,”天天都是这玩意,能不能换换?“
”您现在身子还没好利索呢,太医说了不能吃太油,要清淡!“朱允熥吹了口气,喂朱元璋。
”不吃,一点味儿都没有!“朱元璋扭头,”起码给点咸菜呀!“
老小孩老小孩,朱元璋此刻就跟普通人家闹情绪的老人家没啥两样。
朱允熥无奈,对外面道,”拿进来吧!“
外面的宫人低着头,小心的把咸菜送进来,然后再低头出去。
这些宫人对朱允熥心中都是感激,皇帝脾气不好,尤其这几年更加暴躁。寝宫之中,不知多少宫人因为侍奉不力,直接被杖死。
这些天有吴王在这里,老皇爷心情高兴,宫人们也不用提心吊胆。
”普天之下,就没听说过哪个皇帝喜欢吃咸菜的!“朱允熥笑着,把切成细丝,用香油芝麻醋酱油拌过的芥菜丝,放在水里泡泡。
”普天之下,哪个皇帝像你爷爷我出身这么低,咸菜咋了?咸菜是好东西!“说着,朱元璋忽然大声叫道,”大孙,你干啥呢?那咸菜泡水里,香油都泡下去了,味道都没啦!“
朱元璋这样,不禁让朱允熥想起上一世,自己那个在病床上闹着要喝酒的爷爷。
把咸菜在粥里拌了拌,用勺子送过去,”香油太油腻,现在也要少吃。老爷子,您听话,吃吧!“
朱元璋皱眉把食物咽下,随后又笑起来,”他娘的,咱这一辈子没人敢管咱,到老了被孙子管上啦,哈哈!“
”再过些年,就是孙儿和您的重孙子,重孙女一块管你!“朱允熥继续喂着,笑道。
朱元璋微微一怔,随后大笑,”你小子现在媳妇都没有了,还说给咱生重孙子?“说着,上下看了朱允熥两眼,”是个爷们了,胡茬子都出来了。爷爷呀,该给你说媳妇喽!“
”那您给孙儿好好挑挑!“朱允熥笑道。
”你说,想要啥样的?“一说孙儿的婚事,朱元璋来了精神,笑道。
“娶妻娶贤!”朱允熥继续喂着他,“孙儿不想要啥国色天香,就想要一个心性像祖母和母亲那样的,会过日子,性子和善,大大方方的。”
朱元璋点点头,这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后宫不少好看的嫔妃,可是在他眼里,媳妇必须是会过日子,会疼人,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的女人。
就此时,黄狗儿过来禀报,”陛下,户部尚书傅友文,侍郎吴之玉等求见!“
”传!“朱元璋摆摆手。
顷刻之后,掌管大明财政的尚书和侍郎,还有度支司郎中等官员进来。
”臣等参见陛下!“
”臣等参见吴王殿下!“
”起来吧!“朱允熥放下碗,笑道,”给他们赐座!”
“谢殿下!”
随后宫人搬来小圆凳,大臣们挨着半边屁股坐下。
此时的君臣,似乎没有几百年后的大清那样,动辄万万岁,再不就臣该死之类的。
当!当!
延绵厚重的钟声,在大明宫城的角楼响起。
飞鱼服的武士,有韵律的撞击着,代表皇权的铜钟。
钟声在空气中波纹一样的开始扩散,以大明的紫禁城为中心,扩散到大明的京城各个角落。
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在京四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太和殿皇帝御门听政。无论春夏,无论寒暑,无论风霜雨雪,雷打不动。
钟声落下,大明紫禁城的宫门打开。数不清的官员们身着朱紫朝服,双手捧着象牙朝笏按照官职大小,文武分开,鱼贯而入。
此时的奉天殿中,朱元璋和朱允熥也乘坐仪仗,开始往太和殿进发。
“嗤!嗤!”
长长的皇帝仪仗前,两个健壮的太监走着方步,迈步之时不断地挥舞手臂,手中发出嗤嗤地声音。
那些在皇宫夹道中打扫的宫人杂役,听到太监发出的声音之后,马上面对红色的宫墙跪倒。
凡人,是没资格见皇帝的。
随后是高举着仪仗,穿着红色喜服,头上插着白色羽毛的太监们。
再往后是穿着华丽锦服头戴银盔,面如沉水的武士们。
他们身材魁梧,每个人都似乎一般高矮胖瘦,手中举着金瓜斧钺等礼仪兵器,伴随在皇帝御辇周边。
朱元璋一身龙袍,头戴金色禅染的皇冠,宝石珠子穿成的帘子,遮盖住他眼睛,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神秘。
朱允熥一身亲王服饰,走在御辇的边上,一只手扶着十六人御辇的杠子,另一只手扶着他自己腰间的玉带。
他的脊背挺得笔直,目不斜视,整个人看起来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御驾行进的途中,朱元璋偶尔会侧头,每当看到仪表堂堂,风姿不凡的孙儿,都会微微点头。
御辇在太和殿外停住,朱元璋从御辇上下来。
“大孙!”
“孙儿在!”
“扶着咱的手,咱爷俩一块过去!”
“是!”
皇帝苍老的手臂,搭在了朱允熥充满生机的胳膊上,头上的金龙黄罗伞下,两个人有着相似的脸。
朱元璋的上朝,从不座金銮殿。
他的龙椅放在太和殿外的大门洞里,叫做御门听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子们的朝拜声山呼海啸,太和殿的空地上,跪满了大明的臣子们。
朱元璋站在龙椅边,没有表情的看了臣子们一眼,“众卿平身!”
“谢万岁!”
随着再次山呼般的声音,臣子们站了起来。
站在朱元璋的身边,朱允熥耳听那些臣子们的呼声,心驰如电心潮澎湃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
皇帝的大朝会,是在这里举行。
夏天还好,冬天多冷?
怪不得后来的万历皇帝不爱上朝,天不亮就从被窝里出来,坐在冰天雪地中开会,谁愿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