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董良陈得利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由网络作家“董王不懂”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是作者“董王不懂”的倾心著作,董良陈得利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将船驶到上原港。董良已经让人赶修了一个停泊码头出来。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小包裹,写明是送给八爷的。董良那边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康八爷,因此他并不担心岸上的事情。他明白,当董良控制了岸上的形式之后,这艘船对于他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在这样的海岛上生存,没有船就像是瘸子一般,就像是一个剑客手中没有剑。康八......
《全章节阅读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精彩片段
这可能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了。既不是在城主府也不是在汉人的营地。
董良倒是不在意这些。他更喜欢直接一些,是时间跟这位自命不凡的城主大人摊牌了。
“包恩号”上,船只的维修工作基本上要结束了。
康八爷依然坐在船尾楼上他最喜欢的位置。
不过理查德站在他的边上。
“矮……矮……”理查德一边指着自己一边说道。
“我是矮……”康八爷也跟着比划着。
这位一脸彪悍的练家子,此时看起来有些滑稽。
他正在跟着理查德学习英文。
“波儿的……”理查德指着桅杆上站立着的海鸟继续说道。
“嗯,这个简单,你们洋人的话跟咱们直隶话差不多,都喜欢带个儿子。”康八爷一掌拍在理查德的肩膀上笑道。
理查德长的瘦瘦高高的,有些单薄,被康八一拍,差点要坐到地上,不过脸上还陪着笑。
最近一周时间,康八爷几乎天天跟理查德呆在一起。
有时候理查德半夜起床,发现这个华人的眼睛都是睁着的,这让他怀疑康八爷是不是天天不用睡觉。
每天早上,康八爷在甲板上练功的时候都会被那些洋人水手围观。
那身法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理查德也学会了一个汉语词汇——功夫。
“还有两天,咱们的船就能够开出去了。”理查德伸出两支手指比划道。
康八爷点了点头。通过手势,他已经能够跟理查德简单地交流了。
就在这时一艘单桅的小帆船出现在二人的视线中,一定是有什么消息传来了。
小船上送来了一个向导,同时还有董良的指示。
董良让康八爷不用担心岸上的事情,等大潮来了之后,将船驶到上原港。
董良已经让人赶修了一个停泊码头出来。
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小包裹,写明是送给八爷的。
董良那边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康八爷,因此他并不担心岸上的事情。
他明白,当董良控制了岸上的形式之后,这艘船对于他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因为在这样的海岛上生存,没有船就像是瘸子一般,就像是一个剑客手中没有剑。
康八爷只是可惜,好几场大战自己都没能够参加。
他也明白,这么多人的战斗,他个人的勇武起到的作用不大。
不过他对董良越加的佩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带领一群泥腿子打败扶桑人的军队了?
而且还是以少胜多。
康八爷打开包裹,里面赫然是一对钢制的指虎。
指虎是一种兵器,套在拳头上配合拳法使用。
四根串联的指环上面是寸长的钢刺。
钢刺的前端像箭头一般,还带倒勾。
这要是一拳戳进人的身体,立马就能要了别人半条命。
关键是这个东西带在手上不容易被人发现,非常隐蔽。
指环上缠着一层软皮套子,这样手指与指环之间更加的契合,还能够增加摩擦。
能够看出这东西做功非常用心。
“八爷,董良好做手工,近来偷闲为吾兄打制一对小玩意儿,兄长在船上闲来无聊,可以拿来耍耍。”董良留了一张便条。
话说的简单,但是康八爷看了非常受用。
要是董良送他金银珠宝,他也不会这样感动。
反倒是这么平常的东西,康八爷能够看到董良满腔义气。
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长。
这些奸诈的清国人,太可恶了。
这道门就是他们故意留出来的破绽。
故意将他们吸引在寨门这里。
这里空间狭小,不利于展开,而这些清国人正好可以以逸待劳,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
“杀叽叽……”小松友基大喊一声带着身边的士兵冲了上去。
“变小阵!”董良喊道。
除了长矛方阵以外,董良还教了他们一种小阵。
这种小阵由三五人组成,相互配合。
长矛兵单独作战很容易被人近身。
但是有三五个人配合,就就可以相互掩护,防止敌人近身格杀。
这是董良根据后世的三三制刺刀战术演变出的一种长矛战术。
董良的眼睛看到了远处一个穿着黑色皮甲的扶桑将领。
擒贼先擒王,这伙扶桑兵已经伤亡惨重,但是依然没有崩溃。
如果要是将对方的将军击杀呢?
“跟我上!”董良的身边聚集了不少的长矛兵,在董良的招呼下,这些人以董良为核心向前推进。
董良手中的精钢短矛如同灵动的毒蛇一般。
他每一次出手都快如闪电,精准无比。
有着前世军中学习到的战斗技能,有着穿越带来的体能加持,董良如同从古代穿越来的猛将一般。
小松友基的瞳孔收缩。
他也看到了勇猛无比的董良。
甲斐之虎!
见到董良的一刹那,小松友基想到了他的偶像。
上!
一个武士的尊严让他热血沸腾。
“我鹿儿岛小松友基,可敢一战!”
董良原本还在向那位扶桑小将杀去,没想到对方主动送上门了。
正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闯进来。
小松友基的刀术是学习自名家。
他对自己的武技还是很有信心的。
出身寒门的他一直非常刻苦努力。
董良格挡开一个杀向自己的扶桑长矛兵。
单手挺矛向前杀去。
同时右手摸向了腰间的左轮。
填装好的手枪,到现在都还没有使用。
一直等待着它最尊贵的目标。
那是董良想要将其用在最紧要的关头。
“砰砰砰……”董良连开三枪。
小松友基呆愣在原地,手中的武士刀依然反抓在手中。
但是他的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对方竟然用“手里炮”!随即一口鲜血从给他的嘴角溢出。
“傻逼,脑子有病才跟你决斗,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有准又快。你他娘的刀再快能比子弹快?”董良在心中不屑道。
“投降不杀!”他举枪向四周喊道。
这句扶桑话是他在后世的电视剧中学到的。
果然,当小松友基死后,这些普通的扶桑士兵失去了战心。
大部分人被护卫队的矛尖抵着投降。
还有一些人试图逃跑,不过被赶来的火枪队射杀。
“赢了……我们赢了。”陈得利在打仗的时候一直躲在后面,他一直克服不了自己心中的恐惧。
此时仗打完了,他却是第一个站出来欢呼的。
“我们赢了。”
众人高举手中的武器欢呼道。
“王素,带领乙队将这些俘虏都押下去,有轻伤员一并收押,重伤员送他们一程。”
“林本带领丙队打扫战场,先将我们的伤员送到营内。”
董良也很兴奋,战斗了半天,他们终于赢了。
而且是战胜了数量是自己两倍的敌人。
这算是一场大胜。
其实他最大的收获是让手下这四百人从华工蜕变成了真正的战士。
今后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他们都有一战之心。
又过去了两天,扶桑人那里还没有动静。
董良反倒是有些急了。
从石桓岛到西表岛也就四十几里的海路。
扶桑人哪怕是划小船,一两个小时也就到了。
难道是他们派到石垣岛的小队经常会在岛上滞留,以至于他们没有起疑心?
手下的华工还在按部就班地准备着。
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会点手艺的人更是不停地干活。
董良也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带着工匠做一些需要的东西,一会儿带着华工修筑营地的防御工事,一会儿还要与护卫队员们一起训练。
在华工的眼中,此时的董良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这些人也越加地相信董良了。
信任往往会产生出依赖。
而依赖则让这些人不愿意去主动思考。
“二叔,这些扶桑人不会是害怕了吧。”最先思考这个问题的竟然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阿福。
不过他说的理由不可能成立。
“扶桑人不可能认怂的,你不了解他们的性格,他们在本性上是睚眦必报的,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打败了他们,那么他们确实可能会认怂。只是现在还没有开打呢。”董良摇头道。
几个管事现在正聚在一起吃午饭,同时也在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还有七天就是大潮,到时候“包恩号”就能够恢复自由。
不过现在没有人再吵着回家,董良给他们画了一张饼。
这张饼太诱人了。
董良说只要打败了扶桑人,他们就能在这八重山做主人,他们深信不疑。
“要不咱们划着小艇去探一下?”水手组的郭有说道。
他这几天经常划着舢舨往来包恩号,有时候还会在港湾中捕鱼,给大家伙打打牙祭。
在海上跑习惯了,郭有的胆量越来越大。
董良考虑了一下点头道:“也好,不过要在黎明或者是黄昏的时候,要不然不安全。”
就在这时石屋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船长,抓到了一个奸细。”说话的人还是童音。
来的正是小男孩卓浪还有他的四个小跟班。
董良这几天太忙,也没有时间盯着这几个孩子读书。
几个孩童看到大人都在训练,他们找到董良每人要了一把短矛,自称为孩儿营,每天也跟着大人后面训练。
这不,他们在营地边上巡逻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头发脏乱的男孩鬼鬼祟祟的,然后就带了回来。
“放开我,我不是奸细,我有事情要告诉你们。”那孩子被卓浪手下的孩子押着,还在用力挣扎。
董良一看,那脏兮兮的脸蛋、头发,那清澈的眼神,这不就是前几天在富岐碰到的那个小乞丐吗?
听这声音,很明显是一个汉家的孩子啊。
那天董良还以为他就是一个琉球孩子呢。
“放开他吧,你们听他一嘴汉话,怎么可能是奸细。”董良赶紧说道。
那个男孩抬起头也认出了董良。
“恩公,扶桑人来了,他们从海湾的西边登陆的,一共来了二十几条船。”小男孩气喘吁吁地说道。
他是特意来给董良报信的。
“小兄弟,你不要急,你可知道他们有多少人?”
这个小乞丐有些奇怪,听他说话很有条理,而且这孩子竟然识数,为什么看起来像是一个乞丐呢?
只是现在还不是打探人家身世的时候。
那孩子接过董良递过去的碗喝了一口水,平复了一下呼吸说道:“约莫着有五六百人。”
“你不会数错吧,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向英说过,岛上的扶桑人只有三百人。
按理说,向英没有必要骗他的。
“恩公对苏达有一饭之恩,苏达不敢乱说。”
“你叫苏达?我听你说话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你怎么会流落岛上?”董良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恩公,苏达家世代都是海商,苏达跟着家中海船出海不慎落水飘到这里的,家父一定会来找我的。”
呵,又是一个有背景的孩子。
董良看向卓浪,不知道这孩子又是哪个大户人家的。
苏达的粤语口音很重,他家应该是广州那边的海商。
“好了,既然扶桑人来了,咱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商量了,干就是了。”
董良转身对身后的几人吩咐道。
“船长,说的好,干他娘的……”王素啐了一口道。
“既然这些人从陆上过来了,郭有你派人将咱们的重伤员先转移到船上去。”
“林本大哥,你将生活组的兄弟也组织起来组成长矛兵丙队,作为总预备队。”
“船长,这怎么突然就变成五六百人,可是增加了一倍,不是我林本怂。船长,咱们的战术是不是也要改一下啊。”
“林本大哥,不用担心,扶桑人大家也见过,就跟村口的野狗一般,看起来凶巴巴的,其实很不经打。”
“咱们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天,我有把握干掉他们。”
董良嘴上这么说,表情上也很轻松,实际上都是给这几个手下看的。
其实,他的心中也没有底。
敌人的数量突然翻了一倍,定然是出现了什么变数。
人数增加一倍,战力可不仅仅就增加一倍。
有时候一加一可是大于二的,尤其是在战场上。
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要归结为实力的对比。
最主要的是他现在还不知道扶桑人的具体装备情况。
而他手中所能够倚仗的是什么呢?那三十把密西西比燧发枪?那四门用商船自卫火炮改成的陆军野战炮?还是三个长矛方阵?
“陈兄弟,你跟阿福带着十个兄弟去探查一下。确定对方的人数、装备情况,主要是看他们有没有火枪和火炮。”
董良原来了解的情况,这里的扶桑兵并非是萨摩家的主力,因此并没有火枪和火炮。
但是现在对方人数变了,那么其他情况也会跟着改变。
“王素、彭能,按照计划到栅墙那边组织防御,我们按照原定的防守反击打法。”
董良设计了两套作战方案,一套是与扶桑人在外面决战。
另外一套就是先在栅墙内进行防御,利用地雷、炸药包消耗扶桑人的兵力再进行反击。
现在扶桑人的数量多出了一倍,董良只能采用这第二套方案了。
“师傅,我们孩儿营呢?”一旁的卓浪叫道。
这孩子让他读书不行,倒是对打打杀杀非常热衷。
一心想着做英雄。
“你们孩儿营负责守护仓库。”
“是,末将定为主公守住粮草。”卓浪拱手道。
这孩子评书听多了。
董良在心中吐槽,他带人迅速行动。
还要设置地雷,这东西普通华工还不大会弄。
投石机也需要进行校准。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扶桑人这时候杀来,还是让整个营地都忙得团团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