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魏忠贤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军事历史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画凌烟”大大创作,魏忠贤崇祯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队平日里不打仗,是完全可以下田的,至少内地的预备役是可以这样操作的。不然社会劳动力都浪费了。“二、严禁加派,减轻百姓在交粮税过程中的负担,不损害百姓的利益。”崇祯道:“加派的主要原因还是收税过程中,需要官府人力物力,地方官就把这些成本分摊到了百姓身上,若是严禁增派,由朝廷来出这个工钱,地方官必然又会在这里面扣钱贪污,而严禁增派怕是不能防止下面的人去顺......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崇祯的核心班子正在一步步组建起来,这些朝臣们看在眼里。
眼下,崇祯不仅仅给两位心腹老臣赐了座,还让王承恩倒了茶。
这在之前的皇帝里,哪有这种待遇。
“毕爱卿,孙爱卿不止一次在朕面前提及你,说你清廉公正,最适合做户部尚书。”崇祯在孙承宗面前当起好人来。
“多谢陛下垂怜,多谢孙阁老赏识,老臣一把年纪了,只希望能为陛下尽绵薄之力。”
孙承宗道:“都是天子知人善用。”
崇祯笑道:“两位就不要谦虚了,朕想将今年国库的收入增加到三千万两白银,两位可有办法?”
天启七年,大明的税收是两千五百万两。
但明朝的税收制度很特别,主要征收的是粮食。
这两千五百万两中,真正的银子只有五百万两。
另外两千万两其实就是粮食,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总之,明朝征税管理非常混乱。
没有什么标准化。
这就给中央朝廷对地方的管控以及收税上加大了难度。
而且收税的水远远比表面看起来坑。
这些都是需要毕自严来整理的。
天启七年,也就是去年。
国库入账是五百万两,但是,北方的军费一年就要四百万两。
所以,现在的朝廷,财政几乎是一团糟。
如果再不改革,不要说建奴打进来了,自己就会把自己给玩死。
为什么崇祯听说毕自严来了,会连饭都不吃了,差点连鞋子都没有穿,直接冲出去了。
因为他真的太需要这个人了。
没有谁比他更担忧财政的收入。
而崇祯也丝毫不客气,张口就要把今年的实际税收银子从去年的五百万两涨到今年的三千万两。
先增加六倍再说。
连孙承宗都觉得这个目标似乎太高了。
但崇祯没办法啊,现在大明有两个窟窿,一个辽东,一个陕西。
崇祯目光灼热地看着毕自严。
毕自严沉思片刻道:“陛下,若是要在今年完成这个目标,老臣以为很难,不过,给老臣一年的时间,明年可以完成。”
“好,朕相信毕爱卿。”崇祯硬着头皮,给毕自严加了一年的时间,“毕爱卿可以跟朕说说你的计划。”
毕自严来北京之前,自然就做过通盘的预估,他说道:“陛下,我朝税收不合理之处有四点。”
“愿闻其详。”
“一、军户征税标准是农户的五倍,导致军户大量逃亡,军田废弃,这不仅造成了良田浪费,还增加了朝廷养军负担。”
“二、农税表面征收很低,每亩征收0.0335石(4.02斤),但实际上,百姓在交粮税的过程中,增派太过频繁,导致百姓税赋过重。”
“三、地主乡绅占用大量良田,却瞒而不报,偷税漏税。”
“四、过度以粮食作为税收,粮食在兑现成白银的过程中,操作不透明,以及粮价波动,导致损失。”
崇祯心头是大喜,作为穿越者,他是当然知道明朝税收的这些不合理之处的。
毕自严果然是崇祯朝最会算账的人,他非常清楚大明现在税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这四大点基本概括了朝廷现在的痛点,剩余的小问题,基本是从这些大问题上延伸出去的。
“爱卿有何良策?”
“一、降低军户征收税额,与普通民田持平即可,引导军户回到自己的田里,即可以增加税收,又可以自给自足。”
一边的孙承宗不由得点头,他是带兵打仗的文官,辽东现在的精锐和防线就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他对军户屯田的现状实在太了解了。
崇祯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这正和他心意,军队平日里不打仗,是完全可以下田的,至少内地的预备役是可以这样操作的。
不然社会劳动力都浪费了。
“二、严禁加派,减轻百姓在交粮税过程中的负担,不损害百姓的利益。”
崇祯道:“加派的主要原因还是收税过程中,需要官府人力物力,地方官就把这些成本分摊到了百姓身上,若是严禁增派,由朝廷来出这个工钱,地方官必然又会在这里面扣钱贪污,而严禁增派怕是不能防止下面的人去顺利执行,百姓最怕的就是官员,若是地方县令巧立名目,胁迫百姓增派劳役,百姓也不能说什么,朝廷下拨的工钱他拿了,加派他依然加了。”
毕自严不由得一怔,没想到这位十八岁的少年皇帝,这如此细的实际情况都了解得这么清楚。
这让他很震惊。
“以朕看,爱卿的严禁加派是对的,不能把这笔钱让老百姓成承担,就由朝廷来承担,只要不让老百姓加派,下面的人能拿点钱就拿点钱吧,朕也不计较这些了,最重要的是把百姓释放出来。”
毕自严不由得感动起来,皇帝这就是承担着加大朝廷开销的风险在支持自己了。
实际上,崇祯不仅仅是要听他说。
崇祯自己也有一些重大的改革政策要和这两个重臣说的,但做领导,你得先耐心听下属把话说完,不能自嗨。
“三、重新测量全国良田,严查私吞良田的行为。”
崇祯点了点头:“说得对,这一点朕是要强力去执行的,毕爱卿,你尽管去给朕重新测量,朕倒是要看看这天底下,到底哪些个人私吞了良田的!”
关于这一点,毕自严虽然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但崇祯知道他有很多话要说。
官员和乡绅勾结,私吞良田,这是大明朝随处可见的,期满不报,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不仅如此,宗室是不交税的,宗室利用皇家之名,到处圈地,民怨沸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件事崇祯心中是自有定夺的,等他把新军练完,这些该办的事一件件办,该杀的人,一个个杀。
改革不流血,叫什么改革。
“四,朝廷收税,规定地方官员,必须有一半是白银。”
毕自严最后做了一个画龙点睛:“以上老臣说的这几点,可以先从顺天府开始改制试点。”
崇祯不由得点头道:“爱卿你尽管去做,朕和孙爱卿都会支持你。”
“谢陛下。”
如此这般,毕自严眼下便要起草细节方案。
只是,眼下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亲自过问:山西查抄案。
但你总不能直接跑到皇宫去跟皇帝说:陛下,您是不是缺钱啊,奴婢这里有很多哦。
你得换种方式。
所以,这魏忠贤短短一段时间,已经在彩票局砸了一万多两银子了。
崇祯心中笑道:看来咱们的魏公公还挺怕死的啊。
魏忠贤留着肯定是有用的,等以后收拾江南那帮子奸商,还得魏公公亲自上的。
检查完最近彩票局的收入,崇祯是相当的开心。
彩票局已经收入了三万多两了。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天津卫那边也可以开分局了。
这事崇祯跟曹化淳交代了一番,让他来做个规划部署交一份上来,说完,崇祯便离开了彩票局。
带着一帮人在北京城的大街上开始闲逛起来。
这一闲逛,就逛到了城南。
崇祯看见前面有一处地方正在修房子。
这立刻引起了他的主意。
他随处拦了一个路人,问道:“老丈,这家是谁在修房子?”
“这位公子,这是一位千户大人的新宅。”
“哦,哪位千户大人?”
“自然是顾成武顾千户。”
“我看那劳役中有一些穿着军服,他们是当兵的么?”
“很明显啊,他们是京卫里的人,具体哪里卫所我就不知道了。”
“好的,谢谢老丈。”
崇祯回收笑容,眼中已经是一片寒光。
狗日的!
朕花钱养的兵,没有去操练,居然被安排到这里搬砖?
崇祯上前,仔细看了一下,这里面又有许多老弱的人。
他更是奇怪。
便走了过去,来到一个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士兵面前,递给了那士兵一两银子,对方微微一怔,随即眉开眼笑。
“我有一些简单的问题。”
“公子,您说,我知无不言。”
“你是当兵的?”
对方一脸真诚道:“对啊,我隶属于通州卫。”
“既然你是通州卫,为何会来这里做杂役,军官不操练吗?”
“嗨,操练什么啊,建奴都被边军挡在外面,跟我们又没关系。”
崇祯的心陡然一沉,狗日的,历史上的己巳之变,崇祯二年,皇太极从蓟镇长驱直入,打得北直隶嗷嗷惨叫,就是因为大明的京卫一片腐烂。
今日崇祯算是真正见到了。
朕花的钱,都用来养废物了!
崇祯又问道:“你都这么大年龄了,还来当兵?”
“我的兵是买的,花了三两银子呢!”
“为什么要买兵呢?”
“这很简单啊,我买了这个位置,上面定期会给我发钱,当然不会全部发,发一部分也好啊,以后不愁吃不愁穿的。”
讲到这里,崇祯的心里已经快爆炸了。
卧了个槽!
朕还真是想方设法赚钱养废物啊!
“小公子,莫非你也要买兵?”那人见崇祯穿着一身都很好,不像是个缺钱的人。
“不,我就好奇而已,没什么事,你忙吧。”
崇祯面色平静,又去别处转了一会儿,别回了宫。
这一回宫,崇祯就把阎鸣泰叫来臭骂了一顿。
“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老油条阎鸣泰当然是一脸无辜和不知所以然,但他是匍匐在地上的,把脸埋起来的,表情是看不到的,只是声音在发抖:“陛下恕罪!”
什么罪?陛下,臣到底怎么了?
“狗屎!阎鸣泰,信不信朕斩了你!”
“陛下息怒,臣罪该万死!”
“少在朕面前装,你是不是心里还在想你到底犯了什么事?”
阎鸣泰顿时喉咙有些发干了。
卧槽!皇帝,你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
“通州卫的所里是不是有一个叫顾成武的千户?”
阎鸣泰脑子转的飞快,兵部尚书大人哪里知道这些小角色,但是不能让皇帝发飙啊,只能硬着头皮道:“是是!”
“他最近是不是在修房子?”
“是是!”
“那他修房子的人是从哪里找来的?”
这下阎鸣泰就知道为什么皇帝会把自己找来一顿臭骂了。
明朝的时候,调兵力做杂役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当官的不愿意花钱请人,当然就找用军队里的人咯。
军队里相当一部分人本来就是花钱买进来的,打仗他们肯定不愿意,修房子搬砖倒是能够接受。
这是双方默认的。
结果,当年朱元璋和朱棣好不容易组建的京卫,全国最精锐的中央军,现在沦落为搬砖工了。
这特么就蛋疼了!
而阎鸣泰这厮,虽说办事能力非常强,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油条子。
再加上京卫兵部管的少,基本没有权限,偶尔给皇帝一些建议而已。
所以这事,阎鸣泰他表示自己很无辜啊,京卫臣也管不了那么多啊。
但是他不敢说自己无辜。
因为皇帝虽然说的是京卫有千户擅自调动军队修房子,但边军也绝对有人调动去盖楼。
你阎鸣泰现在要是敢喊冤,皇帝查出来边军和非亲卫军也有这种现象,你不是自己在皇帝面前打脸么?
但阎鸣泰不愧是阎鸣泰,他身上的油可能只比温体仁少一点点了,老油条的特质彰显无遗。
他痛心疾首道:“陛下英明,真乃千古圣君,此事都是臣之责,当初,臣冒死向先帝觐见,但魏忠贤把控朝政,臣也是有苦说不出啊!臣时常因此事夜不能寐,感觉自己愧对朝廷,愧对天子,请陛下赐臣死罪!”
说完,那真是老泪纵横啊,一副惨兮兮的样子。
阎鸣泰这意思也很简单,确实有这么一回事,边防军也有,但不是臣的错,臣也想改变,但魏忠贤那条老狗太特么可恶了,不让啊!
陛下,您真是英明神武可比尧舜啊!
你看看,这马匹一拍,责任一推,再一表自己的不得已,真是一位贤臣啊!
看着在自己面前演戏的阎鸣泰,崇祯恨不得一脚狠狠踹过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