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萌萌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命在娇闺

高质量小说命在娇闺

安瑾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秦宁之顾景元是古代言情《命在娇闺》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安瑾萱”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她来干什么?秦宁之眯了眯眼眸,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玉嬷嬷这边也回了荣寿堂。她是奉老太太之命去查看情况的,此刻自然要来回禀。她进屋的时候秦老太太正斜倚在铺了厚厚羊绒毯的软榻上凝神看书,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口中也念念有词,很是认真。玉嬷嬷瞄了眼封面,是《中庸》。她笑了笑,用力咳嗽了一声......

主角:秦宁之顾景元   更新:2024-01-24 23: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宁之顾景元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命在娇闺》,由网络作家“安瑾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秦宁之顾景元是古代言情《命在娇闺》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安瑾萱”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她来干什么?秦宁之眯了眯眼眸,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玉嬷嬷这边也回了荣寿堂。她是奉老太太之命去查看情况的,此刻自然要来回禀。她进屋的时候秦老太太正斜倚在铺了厚厚羊绒毯的软榻上凝神看书,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口中也念念有词,很是认真。玉嬷嬷瞄了眼封面,是《中庸》。她笑了笑,用力咳嗽了一声......

《高质量小说命在娇闺》精彩片段


秦宁之看着有些心疼,青芽虽然不着调,可到死也是护着她的。

想到这儿便宽慰道:“我跟青瑶有重要的事情要谈,你在屋外守着我放心些。”

青芽脸上又重新洋溢出笑脸,忙点点头,欢快地出了屋子。

秦宁之失笑。

看来她得尽快把青芽培养起来才对。

青芽其实挺伶俐的,又衷心,调教好了绝对是她得力的帮手。

等屋子里彻底安静下来,秦宁之才示意青瑶,“说吧!”

青瑶也不废话,直奔主题,“可疑的人并没有看到,可是看到了陪嫁去了韩府的王贵家的,她看上去神色匆匆的,奴婢想上前跟她打招呼她都没注意。”

王贵家的?大姐姐的人?

她来干什么?

秦宁之眯了眯眼眸,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

玉嬷嬷这边也回了荣寿堂。

她是奉老太太之命去查看情况的,此刻自然要来回禀。

她进屋的时候秦老太太正斜倚在铺了厚厚羊绒毯的软榻上凝神看书,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口中也念念有词,很是认真。

玉嬷嬷瞄了眼封面,是《中庸》。

她笑了笑,用力咳嗽了一声,秦老太太才从书里的世界回到现实中来。

“玉娘,你回来啦。”秦老太太有些尴尬地放下手中的书。

玉嬷嬷笑着上前,揶揄道:“又是新买的话本?讲的什么呀您看得那么入神。”

原来那《中庸》的书皮下面竟然是一本话本册子。

秦老太太立刻来了兴致,也不尴尬了,炯炯有神道:“讲的是一个女子替父兄从军成为一代大将军的故事,皇帝喜欢她,却以为她是个男儿身,迟迟不敢表露心意……”

秦老太太不仅喜欢看这些痴男怨女的话本故事,还喜欢说给别人听,只是她平素在人前都是一副正经威严的模样,知道她“真面目”的也就只有几个贴身伺候的人,玉嬷嬷自然是头一个,所以秦老太太看了什么故事都会和玉嬷嬷分享。

玉嬷嬷其实不大爱这些一听就假的要命的故事,生活哪有话本里描写的那么美好,就说这替父从军还成了大将军,可能么?太不现实!

不过她是个好仆人,主子要讲,她就会认真去听。

直到老太太讲道:“后面就没看了,也不知道婉娘最后怎么样了,有没有跟皇上在一起。”

玉嬷嬷才笑着回应,“人各有命吧,奴婢倒是觉得进了后宫不如在外当个大将军自在。”

“那对她一个女人也太辛苦了些。”秦老太太怅然道。

她是想起了早逝的秦老太爷,没有男人依靠的女人,要想撑起一片天,不容易啊!

玉嬷嬷一眼就知道秦老太太心里在想什么,为避免她伤心,忙转移话题道:“不过这位婉娘倒是有些像咱们四姑娘。”

秦老太太一怔,随即莞尔。

可不是么,都是胆大妄为的性子,婉娘敢替父兄从军,这事轮到四丫头,她未必不敢。

“说起来,佩儿那边怎么样?”想到秦宁之,自然就想到了她胆大妄为要替秦佩之看病的事。

进了正题,玉嬷嬷也收起轻松之态,恭谨道:“大太太同意让四姑娘治病了。”

“什么?”秦老太太被吓了一跳,表情跟当时陈氏宣布这件事时众人的表情一模一样。

玉嬷嬷颔首,“千真万确,四姑娘好像的确有些本事。”

玉嬷嬷将秦宁之如何用一番话将众人唬得一愣一愣,从完全不信任到肯让她进屋去试一试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老太太。


她迅速站起身,问道:“老爷现在到哪儿了?”

画眉低眉顺目地回答:“回太太的话,老爷方才进了二门就被老太太叫去了,约莫一会儿才能过来。”

方氏点点头,又转身去拉秦宁之的手,“咱们去二门那儿接接你父亲,他难得回来一趟。”

她的语气是商量讨好的口吻,只因为秦宁之对她这个父亲并不亲近,甚至可以说是不喜欢的。

秦寅公务繁忙,常常十天半月都不回府,秦宁之记事以来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她对父亲的印象只停留在小时候父亲给她买糖葫芦,让她骑在脖子上看漂亮的花灯,给她做木人桩教她习武。

后来父亲官位越升越高,人也越来越忙,秦宁之便再也没有同父亲亲近过。

她时常冷眼瞧着大房的秦玉之每日都会被大伯抽查功课,三房的秦秀之磕了碰了就能得到三叔的焦急心疼,心里只觉得他们矫情。

她并不认为要跟父亲有多亲近,只要父亲官位高,她能肆无忌惮做她想要做的事那就够了。

所以每每父亲回府的时候她都不大乐意见他,反正无论她多么无礼,父亲总是会因为歉疚而无条件地包容她,她犯了天大的错,在父亲眼里也只是小孩子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样的父亲很合她心意,并不需要倾注什么额外的感情。

可直到父亲死的那一刻,绝望的苦痛朝她袭来,她才知道自己并不是不在乎父亲,只是怕自己会伤心难过,才给自己筑起一道冰墙,将父亲隔绝在外,以为这样就算常常见不到父亲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秦宁之想起每次父亲回府想与她亲近都被她找借口避开时那黯然伤心的神色,心里就一阵阵疼。

父亲在外是多么威风凛凛的人物,在她面前却露出卑微乞求的姿态,她却觉得理所当然,觉得这是父亲欠了她的。

难怪上一世文哥儿说她仗着父母的宠爱无法无天,害人害己。

还真是害人害己。

“好。”秦宁之垂眸敛下眼底的酸涩,轻轻应了一声。

方氏一怔,旋即欢喜道:“欸,好好好。”

她害怕她会拒绝,以往让宁之多跟老爷亲近,宁之总是不愿意,闹得老爷面上难看,她心里也不好受。

她不是不知道女儿心里的怨气,毕竟老爷没有像大伯三叔那样对自己的儿女关怀无微不至。

老爷公务繁忙,常常会忽略了一双儿女,就像宁之这次落水生了病,好几天了,老爷也没回来看过她。

文哥儿年纪还小,只觉得父亲威风凛凛,对他满是钦佩崇拜,宁之却大了,有怨言很正常,她也不好太过苛责。

可她内心还是希望这父女俩能够好好培养感情,不要闹得比陌生人还要生疏冷漠。

看到方氏脸上惊喜的笑意,秦宁之心里更酸涩了。

母女俩换了衣裳便出了门,又去墨香居将拿着个弹弓到处乱打的文哥儿揪了出来。

“父亲回来了,我们去接他。”秦宁之对着满脸气鼓鼓,不情不愿要甩开她手的文哥儿说道。

文哥儿眼睛一亮,立刻停止了挣扎,“父亲回来了?”

文哥儿最喜欢自己的父亲,觉得他是全天下最厉害的人,父亲会骑马会射箭会飞檐走壁,一只手就能撂倒五个壮汉,简直就是神!

他最崇拜父亲了!

文哥儿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小脸因为兴奋而涨红,他不自觉握紧了秦宁之的手:“快走快走,父亲上次回来答应了给我买小马驹!”

他小小年纪走得飞快,秦宁之竟然有些跟不上他的脚步。

方氏看得皱眉,“方才在院子里不读书玩弹弓,现在又要学骑马,你祖母知道了又要不高兴了。”

文哥儿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

他才想起来,祖母不喜欢他学武,祖母希望他能考取功名给秦家的列祖列宗挣脸面。

可是他一点都不喜欢读书!

文哥儿的小脸皱成了一个包子,不过脚步终归是慢了下来。

他不是秦宁之,他还不敢违逆秦老太太,叫祖母对他失望厌恶。

秦宁之看着瞬间变得落寞的文哥儿,想起了上一世他郁郁不得志,整日里怨天尤人,荒唐度日的样子,哪里有一点十五岁少年该有的意气风发?

她当年为文哥儿科举焦急操心,顾景元曾凉凉地说:“你那弟弟并不是块读书的料,你还是劝他另谋出路吧!”

后来她花钱为文哥儿疏通关系,顾景元就连风凉话都懒得说了。

上一世她只觉得顾景元冷血薄情,现在想来,或许他说的是对的。

文哥儿并不是读书的料,他也不喜欢读书。

“文哥儿为什么一定要读书,父亲也没有读书啊,还不是一样厉害!”秦宁之用她惯有的骄纵口吻说道。

文哥儿这是头一次觉得自家姐姐嘴里说了一句人话。

方氏却听得皱眉,“快别说了,仔细叫人听了去。”

老太太本就不喜欢二房,看不惯宁之的骄纵,若是她再让文哥儿跟着老爷学武,老太太怕是要气得下不来床了。

连老爷都不敢跟老太太开口让文哥儿学武,就是怕气坏了老太太背上不孝的名声。

文哥儿毕竟是老爷的嫡长子,若是害得父亲背上了不孝的名声,就是让他学了武,又能有什么出路?

方氏想得明白,自然不准这姐弟两个瞎胡闹。

文哥儿垂头不语,秦宁之也没再说话,只是握了握文哥儿的手,心里想着,她总不会让文哥儿落得上一世郁郁不得志的下场。

顺着祖母的心意过活,这于文哥儿不公平,于秦府,也不是什么好事。

当年父亲的死,就是因为秦府一个武路上的人脉都没有,所以查无可查。

若是文哥儿跟了父亲,说不定……

秦宁之想着事情,一行人已经到了二门外。

等了一会儿功夫,便看到远处有个高大的人影慢慢走来。

“父亲!”文哥儿眼睛尖,甩脱秦宁之的手就飞奔了过去。

秦宁之怔愣间也朝前望过去。

只见那人影弯腰一把抱住了飞扑过来的文哥儿,爽朗豪迈的笑声就立刻响起,“文哥儿想不想父亲啊?”


这是方氏头一次在众人面前训斥秦宁之,可见秦宁之的行为有多荒唐,方氏有多生气。

屋子里的其他人也跟方氏是一样的心情。

四姑娘太胡闹了,把人命当什么啊!她肆意玩闹的工具么?

跟金陵城那位神医真是不同方向同样程度的恶劣!都不把人命当回事儿!

“那就试一试吧!既然不开药,那就试一试吧!”就在众人为秦佩之愤愤不平的时候,陈氏却开口说了这样一句话,瞬间惊掉了众人的下巴。

大太太是傻了吧?病急乱投医你也得投的是个医啊!

四姑娘是个什么东西?医书读过吗?就大言不惭敢说自己会治病?还是三姑娘的“不治之症”!

“可以啊!”秦宁之依旧笑吟吟的,对众人的质疑愤怒和陈氏突如其来的信任没有半分情绪上的波动。

陈氏眯着眼打量她,觉得自己越发看不透她了。

“书闲郡主的一位祖叔父也得过这种癔症,后来被治好了,我不小心翻到过行医手札。”秦宁之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

不然母亲要急死了,她的手腕都被母亲捏红了。

果然,她此言一出,原本怒气冲冲的众人都愣了愣。

原来是这样么?

秦宁之与书闲郡主交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秦宁之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如果是这样,那四姑娘敢大言不惭说自己能治病也情有可原。

只是,手札上写的跟亲自去治病能一样么?

四姑娘和大太太都有些异想天开了!

不过既然不开药,当事人的母亲又同意了,那就让她试一试吧!

望闻问切,根本不需要四姑娘开药,她只要去看了,就要让她知道说大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秦老太太这么想着,也就不再阻止。

方氏则忧心忡忡。

虽然秦宁之说是看了别人的手札,但她还是不放心。

“母亲不必担心,我只是去看一看,不会乱开药治病的。”秦宁之拍了拍方氏手以作安慰。

“您就让父亲继续去查三叔外室的事儿,千万不要被三姐姐的事情给影响了,我想祖母这儿是不能指望了。”秦宁之又凑到她耳边,轻声低语。

方氏一愣。

秦宁之就抽出了自己的手,走上前对陈氏道:“大伯母,走吧!”

陈氏看着她自信满满的样子,神色复杂,不过还是道:“走吧!”

秦宁之弯唇笑了笑。

她早料到了陈氏会让她治病,不过不是因为相信她。恰恰是因为太不相信她才想看她出糗借此惩治她。

昨日之事还是让陈氏对她心怀怨恨了。

今天她送上门来了陈氏怎么能放过呢?

不过就是去看一看秦佩之,不浪费时间也吃不了亏,何乐而不为呢?

陈氏想得倒是两全其美,她却不会让她如愿以偿。

而且她更确定了,三叔外室一事有蹊跷,且与大房有关,要不然陈氏何必巴巴地拿自己女儿出来做文章来扰乱祖母和父亲的注意力?

出了屋子,秦宁之对两个丫鬟道:“青瑶你随我去看三姐姐,青芽你回去帮我回一封信给书闲郡主,就说信我收到了,不过近来比较忙,可能没时间陪她玩耍了。”

她声音不大,却恰好落入了在场众人的耳中。

众人皆觉得不可思议。

四姑娘好像是来真的,居然连书闲郡主都拒绝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