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高质量小说阅读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军事历史《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傅小官董书兰,由作者“堵上西楼”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心想这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少东家要的那种所谓的黏土,反正这东西是红色,也挺黏的,于是她背着弟弟就来到了西山别院,傅小官基本确认了这玩意就是黏土。对于杜小娟的赏赐极为丰厚,直接就是五十两银子,那白花花的银子顿时就将杜小娟给晃晕了,最后只有通知了杜小娟的父亲前来。杜小娟的父亲杜兴是一名渔夫,也种了十亩田地。家里有个年迈的老母亲和一个长期生病的妻子,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极其窘迫,......
主角:傅小官董书兰 更新:2024-09-14 09:3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高质量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军事历史《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傅小官董书兰,由作者“堵上西楼”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心想这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少东家要的那种所谓的黏土,反正这东西是红色,也挺黏的,于是她背着弟弟就来到了西山别院,傅小官基本确认了这玩意就是黏土。对于杜小娟的赏赐极为丰厚,直接就是五十两银子,那白花花的银子顿时就将杜小娟给晃晕了,最后只有通知了杜小娟的父亲前来。杜小娟的父亲杜兴是一名渔夫,也种了十亩田地。家里有个年迈的老母亲和一个长期生病的妻子,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极其窘迫,......
是夜,三人喝光了那一坛添香酒,当朝大儒秦秉中与傅小官兄弟相称,傅大官对傅小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却又多了两分迷糊。
借着酒兴,傅小官大吹了一次格物——在别人看来就是旁门左道的东西,可在傅小官说来,却是了不得的大事。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啊?
秦爷爷既然说那一句为天下人指明道路的话能入圣学,这便是读书人毕生的追求了,可他偏偏不读书,反而只想当个逍遥小地主,还醉心于所谓的格物。
傅小官走后,秦老和傅大官喝茶到很晚,所谈全是围绕着傅小官。
“胸有大志愿,却如此行事……非常人能够办到。以傅小弟的才华,他若愿意读书,金榜题名御前奏对根本不是难事。”
“可他却放弃了这条千万人所选的路。”这便是傅大官最不明白的地方。
“如他所言,大道万千,他选了一条极少人走的路,这才是他的大智慧。书兰,试想他也和那些学子一样读圣贤书参加科考……哪怕最后中了状元,是不是也没什么惊奇的地方?”
是哦,这家伙诗词信手拈来,对读书之道认识无人能及,这便是文魁,如文曲星下凡,他若中状元……好像是理所应当之事。
“可他选择了格物,他说的那些东西我是不了解的,甚至有些大逆,比如地球是圆的,比如光线会折射,比如……那稻谷居然能够杂交,生成的种子可使稻谷的产量翻番,如果是别人说起,我免不了训斥几句,可他说起,我偏偏就信了。”
傅大官笑了起来,“毕竟是小道。”
“我不这样看,如果他说的那些和他没有说的那些,他真的实现了,所产生的价值无与伦比。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他这是不是同样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呢?我以为还不止,他若成功,会开辟出一番别样的绝学……那是开山立派之大成就,那是要成圣的啊!”
傅大官心里咯噔一下,成圣……这赞美太过夸张,傅大官一时难以想象。
“所以,我这小友,非常人也!”
……
被秦秉中誉为非常人的傅小官,这一晚睡得很香。
卯时刚到傅小官自然醒来,昨晚喝得有点多,脑瓜子有点嗡嗡的。
窗外有淅沥的雨滴声,晨风带着水雾吹了进来,落在了傅小官的脸上,润湿而清凉,倒是令他清醒了几分。
春秀端来洗漱水,他洗漱了一番,在廊坊间活动了一下身子,绕着廊坊跑了起来。
这些日子锻炼他一直没有停过,效果当然是有的,身子骨明显好了许多,但在白玉莲看来,还是弱鸡一个。
白玉莲此刻就站在雨中。
一身黑衣,一把黑布裹着的长刀背在背上,一头黑发在细雨中轻扬,一手拿着个黑色的酒囊,偶尔喝上两口,很有一番大侠的风范。
“我要出去一趟,大约十来天才能回来,这些日子你自己小心些。”
傅小官愕然的停下了脚步,问道:“去干啥?”
“找一个道士。”
“……去吧。”
白玉莲腾的一下飞了起来,一袭黑衣翻飞,便这样消失在了雨雾中。
这特么的!
傅小官有些气闷,继续跑步。
早课做完,洗了个澡,用了早饭,傅小官已经将白玉莲飞起的那一幕给忘记了。
“秀儿,去请易管家和黄管家来,我有事情。”
“哎。”秀儿转身离开,傅小官坐在凉亭里,看着雨滴自亭檐上落下,想着傅大官此刻恐怕已经离开了临江。
这女子……傅小官必须承认老爹傅大官是很有眼光的,因为那句娶妻当娶傅大官。
几次的接触下来,傅小官对傅大官的认知也愈发清晰。
时而知性如那不惹尘埃的莲,时而静默如那幽谷盛开的兰。
这是一名才及笄之年的少女,所表现出来的修养令傅小官刮目相看。
此刻,于临江城东门,一列马车在雨中静立,一名身着白衣蒙着白纱的女子此刻也站在雨中,向那些前来送行的人挥手告别。
她的视线在人群中巡视,最终没有看见那人的影子。
她虽然带着微笑,心里却如这雨丝般……有些落寞。
她的手里提着一口黑色的箱子,她转身上了中间最大的那辆马车,将那沉重的箱子放下,门帘关上,车队启程,迎着江北细雨。
……
傅小官在石桌上奋笔疾书。
黄微和易雨分坐两旁,春秀站在傅小官的身后。
那一张张纸上写着有些怪异的东西,比如:余福记,重新定义白酒标准。又比如:金陵有天香,临江有天醇。天醇美酒,值得您拥有。当朝大儒秦老亲笔为香泉天醇题名。若想狂歌诗百篇,请君畅饮天醇酒……
“这些东西是广告。”
傅小官酣畅淋漓的写了一大堆,然后说道:“我要你们做的是,将这些纸上的所有东西,找人写在红布上。红布要长两丈,宽一米,两边绑在竹竿上,找人给我举着,在临江的大街小巷每天走三圈。要敲锣打鼓,要专门有人吆喝。其中余福记于六月初一隆重推出这几个字要排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
“另外就是去做一批灯笼,所有灯笼都印上余福记和香泉天醇的字样,全给我隔十米距离一盏竖在江边,我要沿江一路,全部飘着这种灯笼。”
“另外,去订一千个这样的盒子,里面垫上棉布,铺上这种红绸。”
“派人将这几个字交给西坊余记琉璃店和姜记瓷器店,余记那边杯子底下压印天醇二字,姜记的那些瓷瓶,瓶身和瓶底都要分别印上这些字样。另外我订的那批货品质和时间不能有问题。姜记瓷器店交货直接送去余福记,安排人手将酒灌在瓶子里——注意,红色瓶子是装天醇的,一瓶只能装三两,而蓝色瓶子是装香泉的,可别搞错。”
“……”
事无巨细的交代完毕,黄微和易雨取了这些东西离开了后院。
“少爷……真的变了。”黄微低声说道。
“自下村之行,我就发现少爷变了。”易雨笑道。
“如此甚好,二夫人那边……”
易雨仰头望着细雨迷蒙的天空,叹息道:“二夫人那边,一切安好。”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七月流火,就连迎面而来的风,都带着一股子燥热。
傅小官一行再次从临江出发去往下村西山别院。
一路过去,地里的小麦早已收割完毕,田里的禾苗绿油油长势极好。
这便是好年景,如果在稻子扬花的时候天气没有大的变化,今年理应又是个丰年。
这次傅小官没有在那些村子里停留,车队直奔下村而去。
坐在马车里很是无聊,傅小官自然又在打坐,对于内功这事儿他当然不会放弃,苏墨说他十岁入道院,一直到十三岁,花了整整三年功夫,才在丹田产生气旋,你就这么个把月,想啥呢。
想啥呢……
原本傅小官打坐时候立马就能平心静气,可今儿个却颇为烦躁。
这当然不是天气太热的原因,而是昨日遇见张沛儿那事,眼睛一闭脑子里就浮现出张沛儿那张梨花带雨的脸来,这就让傅小官很纠结了,难道那姑娘就是上天派来的心魔不成?
对于张沛儿,他不能说谁对谁错,这是两个世界思想的碰撞,没有撞出火花,直接就撞爆了。张沛儿认为感情是婚后培养的,但傅小官认为是培养好了感情才结婚的。
这事儿没办法去论证——如何论证?这世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先结婚,至于结婚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有没有感情,这好像就不重要了。
所以归结起来,还是先培养感情再结婚比较靠谱,傅小官不愿意自己的婚姻生活沦为最原始的繁衍,所以如果让他再面对一次张沛儿,他的选择还是不会改变。
一路想着,将这心结打开,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
那就是一个迷途的少女,在情窦初开时候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
对,就是这样。
……
车队在正午时分抵达了西山别院。
张策带着傅小官春秀和苏墨三人去了内院,小桥流水潺潺,顿时清凉了许多。
傅小官去洗浴了一番,用过午饭看了看炽烈的日头,吩咐张策去请三五名资深的农人申时过来,就去了二楼自己的房间睡了一觉。
或许是因为舟车劳顿的原因,这一觉他睡得很香,醒来时已是未时。
坐在园中的凉亭里喝了一会茶,张策带着五个农人走了进来。
王二种了一辈子的田,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广阔精美的庭院,也是第一次受到主家的召见,他的心里很忐忑,寻思着自己这些年在田间地里精耕细作,没有犯下什么事啊,难不成因为自己老了主家要收回田地?
可自己的儿孙还能继续种田,也种得一手好田啊。
张管家说是少东家邀请的,他想到了插秧时候张管家划了十亩秧田出来,说这是少东家的要求,其中就有两亩是他家的,少东家是要干啥?
他带着儿子和另外三个农人来到了傅小官的面前,才发现少东家如此年幼,心里又咯噔了一下。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只怕不会是好事。
但接下来却让他大吃了一惊。
傅小官站了起来,走了过来,一一和他们打了招呼,并请他们坐下喝茶。
喝茶?
王二也喝茶,喝的是自己山上采摘来的野茶,少东家的茶肯定很好,可自己这些人别脏了那精美的杯子。
所以他躬身说道:“谢过少东家,少东家有何吩咐尽管说,我等一定尽力。”
其余四人也是惶恐,哪见过这种场面。
傅小官却抓住了王二的手,把他拉到石桌边,将他按在了凳子上。
“我没有那么多规矩,你们以后就知道了。都过来,你们不过来我怎么讲得明白?”
张策虽然已经知道少爷变了,可变成这样还是令他刮目相看。
苏墨坐在溪边戏水,也看了傅小官两眼,眼中的冰冷之意消减了许多。
傅小官将茶一一斟满,递了过去,“太热了,喝喝茶消消暑,别那么拘谨,我又不吃人是吧。”
五个农人憨厚的笑了,王二想了想,端起了茶杯,其余四人也犹豫的端了起来。
“这就对了,以后还有很多事要仰仗你们,你们以后也随时可以进出这院子,如果彼此隔阂,那事情是做不好的。”
这小子在收买人心,苏墨如此想。
但傅小官并不是在收买人心,他是真心喜欢这些农人,甚至觉得很亲切。因为前世他就是农村出身的,还是吃着村子里的百家饭长大的。
他喜欢这些农人们身上的质朴,也从未曾觉得他们就低人一等,他们虽然干的是农活,在傅小官眼里,这仅仅是社会的分工不同,而不是低贱。
“是这样……”傅小官一边斟茶一边说道:“我需要在稻田里找到这样一种稻子,在扬花的时候,有极少的稻子扬不出花来,或者说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过这种情况没有……”
“少东家说的……是不是稗子?”
说话的是王二的儿子王强。
“来来来,你给我形容一下稗子是怎么样的?”
“就是……”王强看了一眼他爹王二,生怕自己说错了或者不是少东家说的那东西,“没事,你说,大胆的说,以后你们记住,在我这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哪怕说谁家的母猪生了十七八个小猪仔也行。”
五人又憨厚的笑了起来,气氛便没那么凝重。
“就是那种一根禾苗上,有的花会开,有的不开,最后不会挂穗。”
“就是这个东西!”傅小官双手一拍,“你叫什么名字?”
“王强,他是我爹。”
“这事儿就交给你和你爹,只要找到这个玩意儿,以后这个项目就由你负责。”
王强张大了嘴巴,王二心里顿时大喜,另外三人也嘿嘿的看着王强笑。
“你们把这东西找到之后可千万不要拔了,做个醒目的记号,然后我再告诉你们怎么处理。尽量多的找到这东西,不要局限于那十亩田,这方圆一百里所有我家的田,你们都有权利去寻找,这是我说的。但我必须提个醒,找这东西有难度,运气不好可能一株都找不着,但是没关系,千万别泄气。”
五个农人离开了别院,傅小官在树荫下来回的走着,春秀完全看不懂少爷的操作,苏墨和张策自然也是一样。
“走,咱们去田里瞧瞧。”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