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佳音陶红英的现代都市小说《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花期迟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现已完本,主角是李佳音陶红英,由作者“花期迟迟”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神好,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待走近了,果然隐约有吵闹的声音传传来。“大家伙儿快来呀!她们一家人自打来了咱们村子,就成天去后山上打野味采山货。我看他们就是想把咱这后山挖空,让咱们大伙都没得采!”刘铁柱的媳妇,名字叫素娘,但性格可是绝对不“素”。这会儿掐腰站在大树下,鼓动村人,正围着赵玉茹喷口水。赵玉茹气的脸色通红,她不过是惦......
《逃荒路上,她成了农门团宠小锦鲤全集小说》精彩片段
又说了几句,李老四惦记老娘和妻儿,就背了铁锅,拎着斧头镰刀告辞了。
当然,他坚持给了五两银子,怀里就这么多,就是不够,也只能下次补了。
刘镖头也痛快收了,再次约好有空闲一起打猎,一起喝酒,两人才散了。
另一边,李老太抱了孙女,陶红英背着篓子,也没少采买。
一大家子人,刚刚落脚儿,真是什么都缺。
旧袄裤里要添些新棉花才更保暖,家仁几个又长了个子,也要重新做里衣和棉鞋了。
还有佳音,孙家给的都是夏日衣衫薄被,冬日的厚袄厚被都没有呢…
婆媳两个努力节省,压缩开支,最后还是花了三两多银子,装满了两个篓子。
待得李老四乐颠颠回来,见到斧头镰刀和大铁锅,全家都高兴坏了。
这可是家里最缺少的,原本还想找村长帮忙,没想到刘镖头就给轻易解决了。
一家几口赶了驴车,兴冲冲打道回府。
佳音这会儿终于醒了,陶红英赶紧把闺女搂在怀里,喂得饱饱。
李老太立刻就接了过去,亲亲孙女,逗弄两下。
眼见孙女睡的小脸通红,大眼滴溜溜的转,确实不像生病模样,她才彻底放了心。
踩着黄昏的晚霞,驴车哒哒走着,终于远远看到清水村的村口了。
“出什么事了,村口好像有不少人?”
李老四眼神好,伸长了脖子往前看。
待走近了,果然隐约有吵闹的声音传传来。
“大家伙儿快来呀!她们一家人自打来了咱们村子,就成天去后山上打野味采山货。我看他们就是想把咱这后山挖空,让咱们大伙都没得采!”
刘铁柱的媳妇,名字叫素娘,但性格可是绝对不“素”。
这会儿掐腰站在大树下,鼓动村人,正围着赵玉茹喷口水。
赵玉茹气的脸色通红,她不过是惦记福妞儿,到村口迎一迎,就被这泼妇缠住了。
陶红英脾气泼辣,又同赵玉茹这个嫂子相处最好,直接跳下车就挤了进去。
“青天白日的,谁在胡咧咧呢?后山就在那儿,又没规定是谁家的,怎么就你们刘家能去,我们李家就去不得?”
陶红英把嫂子挡在身后,半点儿不含糊的怼了回去。
素娘被噎了一下,眼珠子鼓得像个青蛙似的,寻思了一会儿才厉声道。
“谁说不让你们去了,但山上东西就那么多,你们都采了,让我们大伙儿采什么?往年我们谁家不是大堆小堆的,今年什么都没采到!要不是你们来了,跟我们抢,肯定不会这样!”
村民们本就看着李家院子里挂的野鸡野兔咸鱼,还有晾晒的各种山货眼馋。
这会儿也被素娘给说动了,看着陶红英赵玉茹的目光有些不善。
陶红英还要说话,李老太就抱了佳音上前说道。
“我们家里刚来,田里收不到粮食,若是不多采些山货,这冬日怕是就要饿肚子了。但也就采这么几日了,毕竟马上就要开镰秋收了。”
她笑了笑,又道。
“我家小子多,还想着给大伙儿帮帮忙呢。毕竟都是农家人,天大的事也大不过抢收粮食啊。哪里想到,咱们这互相帮把手的好事,就有人看不过,跑这里挑拨,倒是把大伙儿当枪了!”
村人们听着这话,互相看看,都有些醒过神儿来,有人就脸红应道。
“大娘说的对,都是一村住着,可不是要多帮把手儿。”
李老太同小孙女一起指了大船,笑道。
“你们这船看着真是不小,想必里边也宽敞。若是不介意,能不能捎带我们一程?
同在一条船上,这羊奶当然就可以让两个孩子一起喝了。”
李老二等人听得也是眼睛发亮,他们极默契的上前行礼。
“这位老爷,我们都有力气,可以帮着干活儿。而且我们也会些拳脚功夫,路上碰到难事也能帮忙出头抵挡。”
陶红英同样不甘示弱,跟着说着。
“我能帮着洗衣做饭,我家祖上出过御厨,我做的饭菜好吃又干净。”
就是家仁家义几个小子也嚷着,“我们可以擦抹甲板,跑腿儿值夜。”
中年管事没想到李家会有这样的提议,可仔细一想,也不是不行。
他们这一趟出来得匆忙,人手没带够,要不然主子身边也不会只有一个奶娘。
如果这家人上船帮忙干活儿,他肯定更轻省一些。
可他只是个管事,还是要回去问问主子。
“老姐姐,我得回去禀告主子一声。主子这会儿大概是睡了,明儿个一早,成不成,我都让人来给你个答复。”
李老太当然一百个同意,中年管事便带着小厮回了船上。
李家人齐齐松了一口气,互相对望的眼里都是添了几分欣喜。
只有得了自由的吴翠花嘀嘀咕咕,但在李老二的冷眼下也不敢大声儿。
李老太叮嘱李老四把羊照管好,然后抱着佳音,坐着发愣。
这事儿关乎着李家未来的命运,若是成了,他们一大家子就不用跋涉千里。
在这乱世,早一天安稳下来,也就能避免更多的意外和危险。
佳音感受到奶奶手心的颤抖,心里叹气,小脑袋扭向旁边张望。
夜色下李家其他人也都睁着眼睛,没一个能睡着的。
驴车旁的篝火被江风吹得摇曳,就像李家人现在的心情一般飘忽不定。
哪怕只有一丝渺茫的希望,他们也迫切的想要抓住。
佳音伸出小手握住了李老太的大手,咿咿呀呀的出声唤她。
“福妞儿是不是饿啦?家仁,快挤了羊奶煮一煮!”
李老太赶紧拍拍孙女,喊了孙子帮忙。
李家人好似被这一嗓子打开了开关,纷纷起身忙碌起来,倒是冲淡了方才的忐忑。
小孩子的身体撑不了太久,佳音喝了羊奶没一会儿,就再次沉沉睡了过去。
等她再醒来,天色已经微微发亮。
李家人真的一夜都没睡,各个熬红了眼睛,焦急等着船上的人过来。
太阳完全跳出地平面的时候,那大船上终于跳下一个小厮,一路小跑着来到李家人面前。
“我们夫人答应了,你们快收拾东西跟我上船吧!”
小厮的话音未落,李家人脸上的喜色就已经掩盖不住了。
小厮带来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好消息,这是李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
再也不用风餐露宿,提心吊胆了。
就是一向刚强的李老太都扭过头,抹了眼泪。
陶红英抱了闺女亲了又亲,李老三和赵玉茹更是抱在一起哭出了声。
家喜和家安满地乱蹦,发泄着他们的狂喜。
众人悬了一夜的心,这下子终于能回到肚子里。
李老太从陶红英怀里抱过孙女,贴着她的小脸儿,低声说道。
“都是俺孙女有福,给自己张罗口粮,还给全家寻了活路!”
“老太太,咱们快走吧。多少人看着呢,再耽搁下去就麻烦了。”
小厮忍不住催促,李家人也醒过神,赶紧张罗起来。
李老二原本是做账房的,家里唯一的毛驴就交给他去卖。
虽然只拿了一半的银子,却很是顺利。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众人也拾掇好了行李。
顶着其他灾民羡慕嫉妒的热切目光,迅速跟着小厮上了船。
昨晚的中年管事正等在船舷边,眼见奶山羊被李老四第一个抱上船,他就笑了,指着那小厮说道。
“你们住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跟着王福去放行李吧。”
李家人都是行礼道谢。
“我叫王坚,你们以后叫我王管事就行。”
中年管事转向李老太,又道。
“老太太,我们夫人听说你们家中的孩子还没满月,叮嘱我带孩子去给她瞧瞧。
你们整理一下,就随我过去吧。我们夫人整日在船上,很是憋闷。你们同夫人说说闲话儿就好,不必紧张。”
李老太哪敢不答应,带了陶红英赶紧去船舱换了一身干净衣衫,然后抱了佳音,跟着王管事去了大船前边的房间。
“夫人,李家婆媳来了。”
王管事轻轻敲门,听到里面应了一声,才小心翼翼推开门,领着李老太她们进去。
这大船看着已经很是阔大气派了,没想到船上的房间装点的更精致华美。
油润的上好黄梨木桌椅,柔韧雪白的棉纸糊着的雕花窗棂。
桌上还有一个橙黄的铜制香炉,袅袅的细烟从上方的孔洞里飘出来,整间屋子都弥漫着让人凝神静气的香味儿。
李老太何时见过这等场景,被满眼的富贵冲击的有些恍惚。
但也只是一瞬,她便赶紧压抑住张望的心思,低眉顺眼的站在王管事身后。
陶红英也规规矩矩抱着佳音站在最后边,视线落在脚尖前方半米处的地板上,安静沉稳。
窗边的椅子上坐着的妇人看上去大概三十来岁,一身浅紫色的锦缎衣裙。
乌黑发丝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头上插着一支精巧的嵌宝红簪子,衬得她雪肤红唇,一看便是养尊处优的富贵人。
她怀里抱着的小女娃半岁左右,粉雕玉琢,乌黑的瞳仁水润灵动,穿着绯色的衣裙,也是通身的富贵。
贵妇人很满意李老太婆媳的规矩,再看她们怀里的襁褓,眼神就更柔和了三分。
她早年没有子嗣,为了求子到处烧香拜佛,做好事积功德。
临近三十才得了一个女儿,如今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
所以,今早王管事一说,她就同意了李家人上船。
毕竟穷苦人家,都把银子看的很重。
李家能为了孩子,舍弃金银,实在是难得了。
“你们坐吧,不要拘束。”孙夫人抬抬手,示意李老太婆媳安坐。
李老太和陶红英道谢,只敢坐了一半椅子。
李老太想了想,压低声音,却很是真诚说道。
“多谢夫人准许我们一家人搭船,夫人放心,我们一家子一定安分守己,不会给船上惹麻烦,也会竭力报答夫人的恩德。”
这话说的实在,孙夫人听得心里舒坦,还想说话,就见佳音极力抻着脖子,好似想要看个热闹。
小婴孩脸蛋白白净净,肥嘟嘟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她就笑道,“大娘不必客气,咱们能同乘一船南下,也算是缘分。谈不上什么恩德,不过是举手之劳。”
说罢,她看向陶红英,“能把你的孩子抱过来给我看看吗?”
陶红英闻言,赶忙调整了姿势,抱着佳音走到孙氏面前。
佳音自然知道这妇人是她们李家的贵人,以后这段时日还指望人家照拂呢。
所以她努力咧开小嘴儿,咯咯笑的欢快。
这么一笑,口水控制不住,就淌进了脖子里,惹得她痒痒,又开始摇头…
孙氏被逗得笑个不停,也把手里的小女儿凑近襁褓。
“囡囡,快看看这个小妹妹多可爱!”
小孩子都愿意有样学样儿,孙家小姐看到佳音摇头摇得欢快,也一边摇头一边笑起来。
末了,还要伸出两只小手去摸佳音。
“哎呀,囡囡笑了。”孙夫人看到女儿这么活泼,更是高兴。
这些天女儿吃不饱,在船上又休息不好,已经哭闹了好几日,难得有这么精神的时候。
这李家的小丫头,还真是有趣。
以后有她在船上,囡囡多个玩伴,想必也能好很多。
孙氏越看佳音越喜爱,直接让身边伺候的丫鬟去梳妆台上拿了个木盒来。
木盒打开,孙氏拿出里面的一个金子打造的项圈,下边坠了一个小小的长命锁。
“这长命锁是囡囡出生前我命人打造的,做了两个,正好把这多出来的送给你家孩子吧。”
“夫人,这可不行,这太贵重了。”
李老太赶忙拒绝,但孙夫人却直接将长命锁戴在了佳音脖子上。
“我喜欢这孩子,送个小礼物,有什么不行的。”
她说完,还轻轻捏了捏佳音肉乎乎的小脸。
佳音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她可太喜欢了,送了金主一个“无齿”的大笑脸!
李老太还想推辞,毕竟能搭船南下,她已经很感激了,怎么还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
但这时候,赵玉茹却端着两碗羊奶,随着一个丫鬟走了进来。
“夫人,羊奶送来了。”丫鬟低声说,“是我盯着挤奶又煮好的,放了杏仁,去了腥膻味儿”。
孙夫人点头,李老太想起偶尔听过的几句闲话儿。
大户人家的贵人吃东西都是要试毒的,这羊奶出自他们李家,更不好让人家怀疑了。
于是,她赶紧招呼陶红英,“福妞儿嘴急,先喂她喝吧。”
说着话,她拿了勺子舀了羊奶就送到了佳音嘴边。
佳音心里给奶奶大大比了个拇指,然后就痛快喝起来。
奶香渐渐弥漫,孙夫人怀里的女儿有些心急,伸着小手又去抓羊奶碗,“呐…呐…”
“快喂囡囡喝吧。”孙夫人赶紧把女儿递到奶娘怀里。
丫鬟也舀了羊奶,小心翼翼喂给小姐。
许是饿了,亦或是受到佳音感染,孙家小姐也学着她的样子咕咚咚喝着,胃口大开的模样让孙夫人越发高兴。
“过一会儿我们便继续启程,你们有什么事去跟王管事说就行,不要客气,以后常抱孩子来闲话儿。”
孙夫人趁着两个孩子喝奶的空档儿,柔声嘱咐李老太和陶红英。
李老太赶忙应了一声,心里安稳很多。
待得两碗羊奶见了底,佳音和孙家小姐都喝得小肚子滚圆。
孙家小姐还打了个软乎乎的奶嗝,窝在孙夫人怀里。
黑葡萄似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比她还小的佳音,新奇得很。
李老太和陶红英又陪着孙夫人说了会儿话,直到两个孩子都有了困意,她们才回到了住处。
这是最简单的下人房,在最下层的船舱尽头,房间没有窗户,地板还泛着潮气。
李家众人分了男女,总共占了两个房间,狭小的空间让他们转身都稍显拥挤。
饶是如此,李家老小也对孙家感恩戴德。
只要能平安到京都,就算是比这再差的环境,他们也能忍受。
“娘,我给您的铺子下面放了草垫子,您腿脚不好,别受了潮气。”
赵玉茹扶着李老太来到她的卧铺前,仔细嘱咐。
李老太点点头,对自己这个三儿媳的贴心感到一阵欣慰。
“二嫂和二哥他们去帮着干活儿了,我一会儿也得去。
刚才王福兄弟说,您岁数大,不用做什么,红英要给孩子喂奶,空闲了再去干活就行。”
赵玉茹做事稳妥,性情又温和,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和船上的几个小厮熟识起来。
“好,你快去干活儿吧,记得盯着点老二媳妇,别让她乱说话。”
李老太叮嘱赵玉茹,赵玉茹应了,又抻了抻床褥,这才出去忙活。
李老太靠坐在铺位上,要了孙女抱在怀里,轻轻拍着,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
至此,他们一家才算是在孙家的船上彻底落了脚。
佳音心疼奶奶,想哄奶奶笑一笑,奈何吃的太饱,很快就睡着了。
日上三竿时候,大船重新滑入江水中,扬帆远航。
离开了码头,也离开了满眼凄惨的灾民们。
李家几兄弟适应了一日,就各自寻到了适合帮忙的活计。
李老二能写会算,帮着王管事采买记账,很快成了王管事的好帮手。
李老三寡言,但原本是泥瓦匠,手巧心细。
船上有隐患的地方,他只需要研究一阵儿,就能敲敲打打修补加固。
李老四力气大,搬个重物,对他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几个小厮合力才能抬起大舱板,他一个人毫不费力就能抬起来。
家仁几个半大小子也没闲着,主动给小厮们打下手,很有眼色,干活又利索。
主要是他们一家不是孙家奴仆,做的再好也不会抢功。
所以,小厮看他们很顺眼,事事多照顾,偶尔还会偷着塞给他们一包松子糖之类。
李家欢没跟着兄弟们转悠,而是在后厨里,帮着陶红英和赵玉茹做饭。
他围着锅台忙前忙后,倒是让陶红英和赵玉茹轻松不少。
李家人这般勤快,船上免不得比先前热闹很多。
男人们干活拉梆的声音,孩子们追逐笑闹的声音,都让这艘本是南下躲避战乱的船上多了一些轻松自在。
孙夫人听着甲板上隐约的笑闹,手里轻轻拍着睡熟的女儿,脸上带了两分笑意。
窗外,佳音趴在奶奶背上,正在看江景。
李老太怕孙女被风灌进肚子,把孙女围得就剩了一双眼睛,瞧着特别有趣,惹得谁路过都要逗弄佳音一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