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萌萌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全本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一叶遮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李元童渊,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一叶遮目”,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从里面出来?”“哈哈,何将军,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多得你协助我才能够攻陷荥阳,如若没有你的兵马牵制贼军一半的兵力,我也不可能这么快破城。”李元又把话重复了一遍,生怕何苗听不见似的。“你已经攻破了荥阳?李元你少来骗我,就凭你三千人马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个时辰就攻破荥阳。”何苗一脸的不相信,在他看来李元的三千人全赔进去也不一定能够攻下荥阳。李元微微一笑,没有解......

主角:李元童渊   更新:2024-05-13 23: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李元童渊,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一叶遮目”,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从里面出来?”“哈哈,何将军,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多得你协助我才能够攻陷荥阳,如若没有你的兵马牵制贼军一半的兵力,我也不可能这么快破城。”李元又把话重复了一遍,生怕何苗听不见似的。“你已经攻破了荥阳?李元你少来骗我,就凭你三千人马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个时辰就攻破荥阳。”何苗一脸的不相信,在他看来李元的三千人全赔进去也不一定能够攻下荥阳。李元微微一笑,没有解......

《全本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精彩片段


西城外的何苗大军正在安营扎寨,何苗在大寨内舒服地闭眼休憩,突然一名副将匆匆忙忙地跑进来。

何苗看到有人来打扰自己休息,不禁骂道:“什么事情这么惊慌失措,一点风范都没有,给我镇定点。”

副将喘了一口气,回答道:“禀告何将军,荥阳城内刚才突然响起一阵喊杀声,我怀疑有可能是李木和赵立不和而发生内讧。”

“什么?内讧!”何苗唰地一下站起来,如果敌军出现内讧那就是最佳攻城时机,当下也顾不得休息连忙穿上盔甲戴上头盔走出营门察看。

在一众士兵的掩护之下何何苗走到距离荥阳城五十步的位置,看见城墙上的士卒都已经不见,而且感觉城内乱哄哄的,确实有可能发生内讧。

何苗身旁的副将问道:“何将军,我们要不要立刻组织士兵攻城?”

“不急,不急。”何苗倒是摇了摇头,回答道,“这很有可能是敌军的诱敌之计,故意在我们面前装成内乱的样子,其实早已在里面埋伏好兵马,如若我们贸然攻城很有可能中了他们的埋伏。”

何苗越发觉得自己聪明,不禁有点洋洋自得。没一会儿,西城门竟然打开了,看得众人不禁目瞪口呆,这颇有请君入瓮的意思。

“你们看你们看,我就说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他们看见我们不攻城,所以打开城门引诱我们进城,我们千万不能中计。”

何苗话刚说完,里面就有一队人马走了出来,当看清来人的时候何苗等人不禁看得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发现走出来的竟然不是敌人而是友军!

“哈哈哈哈,何将军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多得何将军在一旁协助我才能够如此之快攻入荥阳城,实在是感激不已。”李元走出来抱拳笑道,仿佛看到多年不见的老友一般。

“李元?”何苗擦了一下眼睛,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又看了看李元身边的士兵,穿的的确是他们洛阳军的衣服,不禁傻了,“李元,你们为什么会从里面出来?”

“哈哈,何将军,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多得你协助我才能够攻陷荥阳,如若没有你的兵马牵制贼军一半的兵力,我也不可能这么快破城。”李元又把话重复了一遍,生怕何苗听不见似的。

“你已经攻破了荥阳?李元你少来骗我,就凭你三千人马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个时辰就攻破荥阳。”何苗一脸的不相信,在他看来李元的三千人全赔进去也不一定能够攻下荥阳。

李元微微一笑,没有解释,向许诸挥了挥手,许诸立马会意,将手上的两颗人头扔在地上,何苗等人低头一看,都认出那是贼军首领赵立和李木的人头。

何苗被彻底地震撼到了,但依旧不死心,向身边的副将问道:“黄副将,你去看一下,这是谁的人头?”

黄副将下马亲自拿起人头察看,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十分坚定地说道:“禀报何将军,这二人的确是李木和赵立的人头。”

“你怎么知道一定是他们的人头,就不能是冒充的吗?!”何苗心有不甘,这场本该是他的成名战,但他什么都没干就结束了,这让他又如何甘心。

“何将军,刚才赵立和李木巡城的时候上过西城门的城墙,你也有亲自和他们喊话,又怎么可能认错呢?”黄副将自然不知道何苗内心所想,老老实实地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何苗恨不得给这黄副将两巴掌,咋就那么不会做人呢,你那么老实干嘛。

李元心中觉得好笑至极,也不点出,拱手说道:“何将军,我看天色也不早了,不如我们趁早入城,安顿好兵马,生火做饭,让士兵们好好休息。”

何苗知道再怎么不愿意也改变不了事实,只好点头同意让兵马先进城休息,心想这次功劳恐怕要被李元全部抢走了,感到十分不爽。

何苗带领兵马进城,看到地上散布着武器盔甲,将近两千的俘虏被士兵看守,他实在不明白李元是怎么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攻陷荥阳的。

“何将军,刚才我已经统计好了,此次我等从西城门攻进荥阳,参与战斗人数共计三千人,重伤者一百五十人,轻伤者三百人,死亡人数没有,叛军战死者达到五百四十人,敌方主将赵立和李木皆已战死,逃跑失踪的有八百六十人,投降的多达三千六百人。”李元把战果汇报给何苗,如果不是因为兵力不够,擒获的俘虏绝对会更多。

何苗只是象征性地点了点头,虽然知道这是一场大胜,但是这跟他毫无关系,李元在攻城的时候他还在营帐内睡觉,所以也没心情听李元汇报。

当晚李元就将三千士卒全部交还给何苗,因为这些士兵都是从洛阳带出来的,除了大将军何进之外其余人都不能轻易调动,即使他想将兵权归为己用也不现实,所以干脆把兵权交还给何苗,让他带兵马回洛阳,他则是在当晚带着许诸和王武回去。

洛阳距离荥阳非常近,坐快马骑行的话不用一天就能抵达。

一天后,洛阳朝上,百官正在议事,突然有守卫走进来说荥阳有捷报传来,李元已经返回洛阳,众人听了都感到十分惊讶,这才过去几天而已,竟然这么快就有战果了,这也未免太过迅速了吧。

灵帝下令让李元速速进来。

“臣不辱使命,反贼叛军经已镇压成功,贼将李木和赵立当场战死!。”李元走进来行礼说道,其实他担心何苗会篡改功劳,所以战事结束早早回洛阳传送捷报。

“速速述说。”不仅是灵帝,何进,张让和蔡邕等人都对此事十分关注。

于是李元将当时的情况完整地说了一遍,当说到到使用诱敌出城之计,力斩李木和赵立攻破荥阳的时候,卢植和皇甫嵩等沙场宿将均露出一丝欣赏的神色。

当然,李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虽然何苗在战场上没有出半点力,但他还是给何苗安了个功劳,以免引起大将军何进的不满。

听完后灵帝赞赏道:“李元不愧是我朝中良将,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能够为我大汉排忧解难,此次能够攻下荥阳应当为你记上首功!”

“陛下说的不错,此次应当为李元记上首功。”张让收了李元的好处也帮他说上几句好话,而且李元的表现相当给力,他也想趁此拉拢一下和李元的关系。

蔡邕听闻李元表现如此出色,自然十分高兴,王允等人脸上也露出欣慰的表情,辛辛苦苦为李元争取的机会总算没有白费。

“对了,何苗他人呢,怎么不见他回来?”大将军何进没有看到何苗不禁开口问道。

李元回答道:“启禀大将军,荥阳刚定,尚不稳定,因此何苗将军率领兵马镇守荥阳,相信不久后他便会亲自率领大军返回。”

何进听完后点了点头,对灵帝说道:“陛下,荥阳官员都已被反贼斩杀,现在需要重新派人前去接手。”

“此等事情交给让父安排即可。”灵帝干脆把事情全部交给张让,张让非常熟手,没一会便安排好人手,可见他能够让灵帝称其让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李元,此次平叛反贼你战功赫赫,朕封你为偏将军,赏一千黄金。”灵帝其实非常喜欢李元,如若不是看他年纪太轻怕众人不服,还会给他更大的官职。

“谢谢陛下!”李元行礼拜谢道。


“好一个敢作敢当的大丈夫,那我问你一国之中什么最为重要?”戏志才给李元抛出一个问题。

“自然是百姓最为重要。”李元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李元的回答倒出乎戏志才的意料,他原本还以为李元会说天子最为重要,他继续问道:“李将军既然知道百姓最为重要,拿又为何要做伤害百姓的事情?”

“我伤害百姓?”李元愣了一下,仔细地回忆过往的事情,压根没做过任何伤害百姓的事,奇怪地看着戏志才,“我何时做了伤害百姓的事,还请阁下给我点明。”

“攻打荥阳这不就是了吗?”

“荥阳暴乱,反贼作乱,我乃是率领朝廷之师镇压暴乱,你却污蔑我是伤害百姓,戏志才先生你是有何居心?”李元目光冰冷,一股杀伐之气不断散发出来,众人立刻感到一阵无形的压力,其中戏志才的压力最大。

“当今汉室昏君无道,宦官张让祸乱朝纲,大将军何进毫无作为,自黄巾起义后百姓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易子而食的事情时有发生,我闻荥阳李木和赵立起大义之师,斩杀贪官,开放粮仓发放百姓,此乃善举,又何罪之有,李将军你刚才还说百姓最为重要,但只因天子一道命令你就将大义之师给剿灭,最终受害的不是李木赵立等人,而是荥阳百姓,可见在你心中只有天子而无百姓!”

戏志才面对李元的压力毫不退让,虽然冷汗已经沾湿他的背部,但依旧与李元激辩,并且说的的确有他几分道理。

然而李元还没有反驳,荀彧就看不下去了,他站起来斥责道:“志才,我知道你心系百姓,但天子毕竟是当今圣上,又有张让等人扰乱,所以他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你不该如此污蔑天子,实在是大逆不道。”

在座众人荀彧最为传统,也最拥护汉室,其实私下荀彧已经和戏志才激辩多次,也是因为汉室的原因,如若不是二人关系非常好,恐怕早已挥手说再见了。

其实这四人荀彧和陈群都偏向汉室,而郭嘉和戏志才则刚好相反,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们依然能做朋友,可见这关系得多铁,大概皆因被对方的才华所征服。而他们之所以各有不同想法,可能是因为出身不同,荀彧和陈群乃是士族,而郭嘉和戏志才皆是寒门。

“文若,志才你们这是干嘛,我们不是说好了不再为此事争论吗,怎么又吵起来了?”陈群连忙出来制止,每次大吵都是他来当和事佬,郭嘉倒是没心没肺的在一旁自顾自地喝酒,仿佛眼前之事与他无关。

李元摇了摇头,戏志才虽然有大才,但现在还是太年轻了,做事冲动,而且想法不太周全。李元把身上的杀伐之气收了起来,说道:“你们收到的消息或许不太完整,所以对我有所误会了。”

“有何误会?”戏志才也稍微冷静下来。

“你们只知李木开放粮仓,却不知他这只为收买人心,其实他发放粮食只是发放很少一部分,剩余的都落入他的口袋,而且他纵容手下,与他合谋的赵立一伙乃是山贼出身,在城内胡作非为,四处劫掠百姓,强抢民女,李木还杀害了当地巨富一家,霸占其府邸,此等种种恶行又谈何大义之师,或许是因为他们封锁了消息,你们才不清楚此事。”

李元说的这些其实他刚开始也不知道,在攻下荥阳后与当地百姓交流后才知道李木等人还做过此等事情,远在颍川的戏志才等人不知道也很正常。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李将军你所说都是真的?”戏志才讶然道。

李元点了点头,“我所说之事千真万确,志才你如若不信可亲自前往荥阳询问当地百姓,要是我欺骗了你,我就被天打雷劈,永世不得翻身!”

听此戏志才也觉得李元没必要欺骗他,连忙抱拳道歉:“是我不辨是非,错怪了李将军,还请李将军恕罪。”

“哈哈哈哈,志才你心系百姓,又何罪之有,能够与先生激辩一番实在是有趣,来,我们继续喝酒。”李元微微一笑,不再计较刚才的事,而且还亲自为戏志才斟酒。

“李将军,这一杯是我不识抬举自罚的,”戏志才一饮而尽,然后又为自己倒了一杯,“这一杯则是我敬你的。”

“好!”李元也举起酒杯畅饮。

一番激辩后,李元开始说回正事,他对众人说道:“今天能够与各位相遇证明也是有缘,我观你们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心中必定有一番抱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出仕的打算?”

李元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他相信郭嘉等人已经听出他话里有招揽的打算。

荀彧四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知道李元有招揽之意,但他们都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要出仕,良久之后,还是戏志才率先出声:“敢问李将军,请问我等出仕,是为你效力还是为汉室效力?”

荀彧不乐意了,他拍了一掌桌子喝道:“志才,我等皆是大汉臣民,如若出仕自然是为汉室效力,你别忘了李将军也是汉室天子封的将军。”

戏志才没有理会荀彧,而是紧盯李元,这可是难得的一次没有反驳荀彧,别说戏志才,连郭嘉和陈群也想听听李元是怎么回答的。

李元放下酒杯,把心中所想说出来,“如若汉室可救,自然是为汉室效力,如若不可救,那就必须先破而后立!”

李元也不说那么多虚的,直接把话挑明,荀彧脸色微怒,但郭嘉和戏志才眼中却是多了几分欣赏之色。

郭嘉饶有兴致地问道:“那到底什么是可救,什么是不可救?”

李元继续回答:“天子亲近贤臣,疏远宦官,爱戴百姓,那自然是可救,如若忠奸不分,是非不辨,不体恤百姓,那便是不可救。”

“那李将军眼中现在这汉室到底是可救还是不可救?”陈群插嘴道。

李元无奈笑道:“在座各位皆是大才,可不可救或许比我更清楚,四地百姓皆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易子而食随处可见,然而天子不仅不过不问,还亲近张让一众宦官,疏远朝上忠臣良将,大将军何进只顾争权夺利,蔡中郎和司徒王允等人有心无力,这汉朝已是日落西山气数将尽!”

“李将军言过了,大汉已经建立数百年,期间度过不少难关,我相信天子会明悟过来,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荀彧依然竭力维护汉室。

“文若,你是聪明人,你所说之话你自己相信几分?”李元反问荀彧。

“这……”其实荀彧知道李元说的是事实,但汉朝已经统治数百年,所以维护汉朝的思想已经在他脑中根深蒂固,其实不仅是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如此,恐怕也只有郭嘉和戏志才这种既有才智又有胆识的人才不会被这种思想所束缚。

“李将军,如若大汉气数将尽,这天下又会是何种走势?”戏志才又抛出一个问题。

“这天下自然会变成群雄并起的格局,西凉董卓携虎狼之师入洛阳,挟天子而令诸侯;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独霸河北;江东猛虎孙坚逐步统一江南,其子孙策也有其父气概,日后也必定是员猛将;刘表坐拥荆州独占荆襄九郡;陈留曹操将会伺机而动;汉室宗亲刘焉将去蜀郡独占天府之国;除此之外北平公孙瓒,南阳袁术,并州丁原,皆是一方豪杰,北海孔融,徐州陶谦,豫州孔伷或许无争霸之心,但也手握兵马,不可小视。”

李元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天下大势分析得清清楚楚,让众人吃惊不已,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和李元说的也比较相符,但没有他分析得如此详细,这份见识着实厉害,堪称深谋远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