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精品篇》,由网络作家“水一方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叔!”见到徐达之后,朱棣先是热情的打了个招呼。然后亮了亮手中提着的烧鹅和雕花酒。“城东张记烧鹅,三十年的雕花酒,我知道您好这口,特意买了来看您。”说完,朱棣直接将用油纸包着的烧鹅打开,又拍开酒坛子上的泥封。闻到烧鹅的香味和酒香,徐达眼睛都直了!他做梦都想着这一口。其实烧鹅和醇酒,对于徐达......
《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精品篇》精彩片段
“那可怜巴巴的样子,让人又心疼又好笑。”
常氏也忍不住笑道:
“看来四弟这是有了看上的女子,这样也好,娶个媳妇管着他,总比现在天天闯祸的好。”
“听说前几日,他在大本堂,还和曹国公世子打了起来呢,非要让人家叫他叔叔。”
马皇后赞同道:
“就是,这些个儿子里,就老四最不省心,一天到晚的闯祸。”
“他跟我和你爹说,看上了你徐叔叔家的妙云。”
“我一想,这妙云素有贤名,若是能和老四成亲,日后也能约束着他一些。”
朱标猛然一惊。
“母后,你说老四看上了谁?”
看到朱标反应这么大,马皇后也被吓了一跳。
“你这孩子,一惊一乍的干什么?”
“就是你徐叔叔的家的大闺女,妙云啊。”
“小时候,她还天天让你教她读书写字呢。”
听见这话,朱标的思绪瞬间活跃了起来。
大明朝有两位女子被成为贤后。
一位是自己的娘亲,马皇后。
另一位,就是徐达的这位掌上明珠,徐皇后!
朱棣能够从一位藩王成功上位。
个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他的成功,更是少不了徐妙云这位贤内助的辅佐。
所以!
绝对不能让这小子娶了徐妙云!
就算是如今自己不会早逝,朱棣不会靖难。
但是藩王与功臣勋贵联姻,这种事情总归会威胁到大明的稳固。
念及此,朱标猛然出声道:
“不行!我得去找父皇!”
马皇后和常氏看着匆匆离去的朱标,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
魏国公府门口。
一位身穿锦衣的少年,一手提着一只烧鹅,另一只手提着一坛酒,正是燕王朱棣!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好似做了什么决定一般。
先是将用油纸包着的烧鹅和酒放到地上。
然后整了整衣服,还用手捋了捋头发。
毕竟是见自己未来岳丈,不紧张是假的!
而且徐达是什么人?
那可是大明的万里长城,是整个大明军中的最有威望的人!
朱棣的目标,就是成为徐达这种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功勋武将!
所以每次见到徐达,朱棣都有一种见自己偶像的感觉。
其实按照规矩,来见徐达的人,应该是马皇后或是朱元璋。
奈何如今宫里上上下下都在忙朱标选妃的事。
所以朱棣等不及了。
直接就来到魏国公府亲自找徐达说自己和徐妙云的婚事。
敲响魏国公府的门后,门房一看是朱棣,连忙将他请了进去。
“徐叔叔!”
见到徐达之后,朱棣先是热情的打了个招呼。
然后亮了亮手中提着的烧鹅和雕花酒。
“城东张记烧鹅,三十年的雕花酒,我知道您好这口,特意买了来看您。”
说完,朱棣直接将用油纸包着的烧鹅打开,又拍开酒坛子上的泥封。
闻到烧鹅的香味和酒香,徐达眼睛都直了!
他做梦都想着这一口。
其实烧鹅和醇酒,对于徐达来说,还真不算是什么奢侈品。
只是多年打仗,徐达身上有不少暗疾。
宫里的太医特意叮嘱过不许沾染荤腥,平日里就连喝酒都不能贪杯!
家里大闺女又管得严。
徐达每次吃点好的,喝点酒,都得偷偷摸摸的!
看着眼前的简陋的“盛宴”,徐达狠狠地咽了口口水!
“无功不受禄,燕王殿下这是有事吧?”
尽管心中食指大动,但是徐达还是强忍下扑过去的大吃特吃的欲望,一脸警惕地看向朱棣。
走出太子府的时候。
父子几人脸上还是乐呵呵的。
朱元璋喜得是宗室俸禄完美解决。
既不会缺了后世子孙的钱花。
又不会出现宗室俸禄将大民财政拖垮的情况!
而朱棣几人的心情就更好理解了!
涨俸禄了,能不高兴吗?
朱樉美滋滋地盘算道:“大明两成的赋税啊,这得是多少钱?一下子就涨了好几倍的俸禄,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朱棡乐呵呵地拆台道:“是啊,二哥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没钱逛青楼了...”
不等朱棡说完,朱樉眼疾手快地连忙捂住他的嘴。
“老三,别瞎说!”
父皇可还在这呢。
要让他听见还得了?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冷哼道:
“你们都别高兴的太早!”
“别忘了那是给你们所有宗室的俸禄,不是给你秦王府一脉的。”
其实按照朱标的那个说法。
朱樉他们几人注定还是分得最多的。
西安的繁华自不必说。
老三的太原,老四的北平,还有老五的开封,都不在江南。
但是繁华程度都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地方。
朱樉笑嘻嘻地说道:“我是老二,我说我要多分,谁敢反对?”
朱元璋抬手作势要打。
“混账东西!这整个天下都是咱家的,你不想着怎么给朝廷挣钱就算了,还想着法的多捞钱?”
朱元璋直乎家门不幸!
朱棣像是猛然明白了朱元璋所指。
“大哥方才说了,这两成的财政收入,是按照咱们封地的政绩来进行考核的。”
“政绩好,才能分的多,二哥你要是敢多要,我第一个跟你没完!”
朱棡也说道:“如此一来,咱们这些宗室,为了能多分点,肯定拼了命的使劲干。”
正如朱标所说,人一旦吃饱了,就会思乱思变。
按照方才朱棣和朱㭎所说。
这项政策,不但能够减少大明供养宗室的压力。
还能起到激励宗亲为治理封地的作用。
简直是一箭双雕!
想清楚之后,朱元璋喜上眉梢。
听着两位弟弟的分析。
朱樉不由得哀嚎道:“那是不是治理不好,就没钱用了?”
朱棣白眼道:“你说呢?”
听见这话,朱樉不由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的人生宗旨就是少干多拿,不劳而获!
朱元璋没有理会朱樉这个逆子,而是十分欣慰的认可道:
“你们大哥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这个家交给他,咱很放心!”
说完之后,朱元璋猛然转身指向身后的王景弘说道:
“你,去传圣旨,传檄天下!”
“就说这是太子发的圣旨,不是咱发的!”
闻言,王景弘等人浑身打了个冷战。
太子自有太子的诏令。
但是朱元璋却要以太子的名义发圣旨。
这可是千古以来独一份了!
足以见到这位太子爷在洪武大帝心中的重要性!
而且这道圣旨只要发出去,天下百姓谁不拍手叫好?
皇上这是要为太子造势,要让天下百姓,都念太子殿下这个天大的恩情!
这种事放在历朝历代,那都是难以见到的。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功劳早就被皇帝抢了去!
而且此事本就是朱标以圣旨的名义发出。
圣旨是何人所发?
那是皇帝御用的!
而朱元璋,却担心天下人以为此事是他的功劳,特意要让人注明这是太子殿下发的圣旨。
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件聚拢名望的事全归到太子头上!
而在场的几位亲王,更是没有任何表示,仿佛当成了天经地义一般。
这就是太子朱标在大明王朝的地位!
“奴婢遵旨!”
……
……
随着圣旨的颁布。
天下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之后。
不由得拍手叫好!
自古以来,市井百姓都把供养皇室宗亲当作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这一道圣旨,彻底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这就意味着,日后供养宗室,不再是朝廷的负担,也就不会出现朝廷供养不起宗室,增加百姓赋税的情况。
对于市井百姓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所有人都由衷觉得,朱明王朝,那确实是跟朱皇帝说的一般。
一心一意将百姓的民生问当作头等大事!
而百姓们最为感激的,当然是提出这项决议的那位东宫太子爷!
几日之后,不管是市井坊间,还是酒楼茶馆,都在盛传大明朝有一位时刻将百姓放在心尖上的太子爷。
更是有不少人都称赞日后朱标继位,定然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好皇帝!
对于这些言论,朱元璋当然是乐见其成。
而身为此事当事人的朱标,对此倒是没什么表示。
因为这种情况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户部衙门。
当圣旨传达下来之后。
几乎第一时间,整个户部衙门都沸腾了!
众多官员都仿佛卸下了一块天大的重担一般。
大明朝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掌管在他们手中。
供养宗室,几乎是朝廷最大的一笔支出。
在他们看来,这些个王爷们,都是些光吃不干的。
皇上问胡相的那个问题,胡惟庸自然也转达了跟此事直接有关系的户部!
所以这两天,他们这些人可是愁的吃不下睡不着!
毕竟这可是事关大明财政的问题!
而且朱元璋和朱标对此事都极为上心。
他们若是处置不当,就等着人头落地吧!
可是谁承想太子殿下直接一道圣旨就把这事解决了!
大明如今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清楚大明一年的收入多寡。
虽说朝廷用钱的地方颇多。
但是两成而已,朝廷无论如何都是给得起的。
只要定下这个规矩,日后那些宗室自然不敢多说。
如今大明建国之初,各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但是那些才能花一年收入的几成?
五成而已!
给宗室的那两成俸禄,甚至都不用他们扣着手指头去算。
直接批条子,轻轻松松就成从国库中掏出来!
如今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这位深谋远虑的太子殿下由衷感到钦佩!
s)>�r�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