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萌萌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小说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小说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讲述主角朱标朱元璋的爱恨纠葛,作者“山泽”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彻底铲除北元部族,很大的原因便是当地没办法种植庄稼,因此也就没办法建造城池,迁徙百姓,设立军屯,所以对待北方部族,咱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可若是找到土豆,简单培育一番,就可以种植到北方。”“只要北方的土地能够种庄稼,咱们就可以在那里建造城池,甚至设立行省。”马皇后虽然也熟读兵书,深谙军阵之道。可朱标这话的可行性,还是要由老朱来判......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9-13 10: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讲述主角朱标朱元璋的爱恨纠葛,作者“山泽”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彻底铲除北元部族,很大的原因便是当地没办法种植庄稼,因此也就没办法建造城池,迁徙百姓,设立军屯,所以对待北方部族,咱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可若是找到土豆,简单培育一番,就可以种植到北方。”“只要北方的土地能够种庄稼,咱们就可以在那里建造城池,甚至设立行省。”马皇后虽然也熟读兵书,深谙军阵之道。可朱标这话的可行性,还是要由老朱来判......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朱重八,你给我让开!”

“就是你平时太惯着这小子了,口无遮拦,什么都敢往外说!”

马皇后推开老朱,作势又朝朱标狠狠打去。

可老朱也知道马皇后这鸡毛掸子打在身上有多疼,将马皇后按在座位上后,忙冲朱标吼道:

“臭小子,快给你娘赔不是!”

即便朱标刚刚说要毒死老朱,可老朱真就一点也不生气。

因为他很清楚,朱标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儿来。

退一万步讲,如今朱标展现出的治国才能以及军武才能,已经足可以担起整个大明。

若朱标想当皇帝,老朱还真不介意进位太上皇。

而听到老朱的话,看着座位上气的喘着粗气的马皇后。

朱标也知道自己方才失言,忙开口赔罪道:

“娘,刚刚儿子失言,您别生气。”

“跪下!”

朱标不敢犹豫,连忙跪在马皇后跟前。

也是见朱标如此,马皇后这才消气不少,只不过依旧指着朱标没好气道:

“你和你爹一个脾气,有什么话就是不能好好说。”

“不准赌气,好好说说你派刘保儿他们究竟找什么东西,为啥还要偷偷去找!”

“娘,儿子要找的是玉米、红薯和土豆。”

将美洲三大粮食作物说出来后,朱标也知道马皇后和老朱不了解,随即继续补充道:

“这三个都是粮食,可以吃,也可以在咱们大明种植。”

“三者的产量,儿子现在不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亩产比大明现有的小麦、水稻的产量要高。”

“最重要的是,土豆可以种植到北方。”

“如今我大明不能彻底铲除北元部族,很大的原因便是当地没办法种植庄稼,因此也就没办法建造城池,迁徙百姓,设立军屯,所以对待北方部族,咱们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扫荡。”

“可若是找到土豆,简单培育一番,就可以种植到北方。”

“只要北方的土地能够种庄稼,咱们就可以在那里建造城池,甚至设立行省。”

马皇后虽然也熟读兵书,深谙军阵之道。

可朱标这话的可行性,还是要由老朱来判断才行。

只不过和马皇后不同。

听朱标说完,老朱深邃的眸子中迸射一抹难以名状金光,整个人激动的甚至微微颤抖了起来。

无他。

只因朱标所言,乃历史之大变革。

如今对待北方草原部族,无论是大明还是先前的中原王朝。

唯一的办法就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扫荡。

中原王朝想要平定北患,除了囤积数年的粮草,钱财,掏空积攒数年的国库,才可兴兵北伐。

皇帝甚至还要冒着被世人指责穷兵黩武的风险,一次次将重心放在北方战场。

可即便如此。

哪怕北伐大军取胜,除了可以俘虏一些草原部族,俘获一些牛羊马匹外,便没有其他好处了。

至于封建王朝最看重的土地......

哪怕北伐大军所向披靡,占据了北方大面积的土地,可很快便会得而复失。

其中缘由,正如朱标说的那样。

北方土地不能种植庄稼,因此也就不能建造坚城派兵驻扎。

等大军一撤,草原部族便会转头而来。

而大军辛苦打下来的土地,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新被北方部族占领。

可是!

若朱标说得那个什么土豆当真能在北方土地种植。

那也就意味着中原王朝面对北元部族,一直以来处于的被动姿态陡然发生改变。


“哦?”

李善长直接承认是胡惟庸构陷的刘伯温。

这还真让朱标有些没有想到。

不过下一秒。

朱标收敛心头诧异,朱标看向李善长,故作诧异问道:

“李先生,胡惟庸可是你的学生。而且他已是中书右相,何故构陷刘伯温啊?”

“太子明察,正因为胡惟庸只是右丞相,所以他才会构陷刘伯温。”

“左丞相看似比右丞相只高出半级,可二者的分量,却是天差地别。”

“而在老臣之后,刘伯温更有可能担任左丞相之职。”

“毕竟与刘伯温相比,胡惟庸无论是资历、人品、声望亦或是谋略都相差甚远。”

“所以胡惟庸想要更进一步,这才构陷刘伯温。”

“竟是如此?”

朱标摆出一副大为震怒的样子,紧接着冲李善长继续问道:

“那李先生以为,谁更适合接替你的左丞相之职?”

“还是胡惟庸。”

李善长目光凛然,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表情郑重回答:

“左丞相乃我朝主相,百官之首。”

“所以不应频繁变更。”

“刘伯温无论是才能还是威望,都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比老臣更加合适。”

“只不过他年事已高,恐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天不假年。”

“胡惟庸虽然擅妒,可他确有丞相之才,所以老臣认为以胡惟庸为相最为合适。”

看着摆出一副中正体国的李善长。

朱标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这李善长、胡惟庸师徒俩当真个个都是人精。

胡惟庸素有急智,才能也算出众。

李善长故作愚钝,可心里的算盘却是精明的很。

以退为进的法子,被他用的几乎毫无破绽。

“举贤不避亲,李先生果然有古人之风。”

“不过孤想问,左丞相之职,为何不能由先生你继续担任。”

李善长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看向太子朱标。

谁说他不能继续担任左丞相了。

虽然他刚才口口声声举荐胡惟庸为中书左丞相。

可他刚才也说了,中书丞相不能变更过于频繁。

他可没说现在就把左丞相之职交给胡惟庸啊!

而且他也没说自己有告老还乡的打算啊!

可一想到刚才自己说得话,李善长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为我大明,老臣自当死而后已。”

“只不过臣刚刚说刘伯温年事已高,然而老臣比他还要年长一些呢。”

“若不是一心想继续为我大明效力,老臣这把岁数早该告老还乡了....”

李善长这话本是自嘲。

他还等着朱标规劝,让他继续留任中书。

只不过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他刚一说完,朱标竟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的确,李先生劳苦功高,朝廷应该给先生一个富贵晚年。”

“等过些日子先生告老还乡,到时本宫一定亲自相送。”

“太子,臣......”

就在李善长准备直接坦白,自己并无还乡之志的时候。

只见朱标表情猛的冷厉起来,直勾勾的盯着他。

也是这一瞬间,李善长竟从朱标身上看到了老朱的影子。

那眼神中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简直和朱元璋一般无二。

努力平复心头悸动后,李善长忙跪地叩谢。

“太子大恩,老臣只能愧受。”

“嗯。”朱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先生请回吧。”

就在李善长准备告退之时。

皇六子楚王朱桢径直走到朱标跟前。

“大....大哥.....”

心神未定的李善长刚要离开,却发现素来以胡闹闻名的楚王朱桢,在朱标面前竟乖巧的可怕。

他清楚的发现,此时朱桢看向朱标的眼神竟然满是敬畏。

“你可知错!”

此话一出。

李善长清楚看见朱桢身体猛然一颤。

随即竟直接跪在了朱标跟前。

“大哥,臣弟知错,臣弟不该对宜伦妹妹胡说。”

“既然知错,自己拟个惩罚。”

“是.....”

朱桢跪在地上沉思片刻,随即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臣弟口无遮拦,应抄写皇明祖训五十遍,以正心性。”

见朱标依旧没有开口。

朱桢无奈,只好继续说道:

“还....还有,臣弟妄议,应.....应该打手板二...二十下.....”

“二十下?”

“五十下!”

听到朱标反问,朱桢连忙改口。

也是如此,朱标这才满意。

“现在去母后宫中领罚,明日晚间将五十遍皇明祖训交给你皇嫂。”

“是....是.....”

语罢,朱桢起身便要离开。

路过李善长时,朱桢还很是客气的冲李善长拱手问好。

也是朱桢如此,李善长愈发诧异了起来。

要知道,楚王朱桢是除燕王朱棣外,闯祸最多的皇子。

鲁莽、胡闹、不服管教,这些对楚王朱桢的评价,哪怕朝堂大臣也多有耳闻。

可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就是这么一位混世魔王,在朱标跟前竟乖顺的似学堂稚子。

没有顶撞、没有狡辩,甚至还自己给自己拟了个惩罚。

而且李善长也能看的出来。

朱桢对朱标绝非恐惧,更多的则是敬重。

“孤这些弟弟缺乏管教,让先生见笑了。”

“不敢不敢。”李善长连忙摇头,“太子不仅协助陛下处理国事,还帮皇后管教诸位皇子,太子才是我大明柱石。”

“先生说笑了, 若是先生确定还乡之期,记得告知本宫。”

“届时本宫好命人准备些心意。”

“是....老臣告退。”

语罢,李善长缓步朝朱元璋所在的谨身殿走去。

一路上。

李善长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究竟何时与朱标交恶。

朱标竟然如此急切想要让他辞官还乡。

还是让他卸任丞相一职,是朱元璋的意思。

而看着李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朱标不由轻叹出声。

尽管他也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定然满新疑惑。

可这老小子不知道的是,自己让他卸任丞相之职,乃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

因为朱标很清楚,刚强独断如老朱这样的人,自然不允许丞相来分割他来之不易的皇权。

身为穿越者,朱标更清楚老朱很快便要彻底取消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而那时候,谁在丞相的位置上,谁就必将成为丞相制度的殉道者。

正如朱标先前所说的那样。

李善长更像是朱家的家臣,与老朱相伴戎马,无论功劳、苦劳,他都不该为丞相制度陪葬。

让李善长尽早辞官还乡,也是朱标对这个洪武头号谋臣最后的恩赐。

“兄长.....”

见朱标看着李善长离开的方向愣愣出神。

太子妃常氏低声开口。

也是听到常氏的声音,朱标收敛情绪,转头看去。

“宜伦呢?”

“公主或许是哭累了,刚刚睡着了。”

似乎想到宜伦那可怜模样,常氏表情动容,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三日后孙贵妃的丧礼,殿下当真不让诸皇子出面吗?”


“恩师,散朝了,陛下与太子都走了....”

见李善长依旧将脸埋在地板上,始终跪在原地没有回应。

胡惟庸弯腰将李善长搀扶了起来。

可看到李善长的瞬间,胡惟庸不由为之一愣。

饶是他也没想到。

向来沉稳老成的李善长,此刻眼角竟然带有几分湿润。

“恩师,您....”

“无妨!”

李善长深吸口气,整理好情绪后,看向胡惟庸轻声说道:

“惟庸啊,陪为师走走?”

“是。”

庭院内,走了半晌,李善长在一处石椅上落座。

而胡惟庸则是恭敬的站在李善长身旁。

“恩师,学生有一事不解。”

“你是想问,为何我突然请辞?”

“正是,先前恩师从未提及辞官之事,怎的今日竟如此突然?”

面对胡惟庸的疑惑。

李善长看了他一眼,玩笑说道:

“若是老夫不让位,这左丞相之位安能轮的到你啊。 ”

“恩师!”

胡惟庸朗声开口,当即便跪在了李善长跟前。

“若是左丞相是恩师,学生一辈子不敢奢望这个位置。”

“哈哈哈,老夫只是说笑。”

让胡惟庸起身后,李善长表情严肃,缓缓说道:

“你有所不知,老夫请辞,也是太子催促。”

“太子催促?”

“正是。”

李善长轻叹一声,看向胡惟庸沉声问道:

“你以为我朝太子如何?”

“嗯......”胡惟庸沉吟片刻,方才出声道:“谦逊有礼,宽厚仁慈。”

“对,也不全对。”

李善长脸上升起一抹冷色,死死盯着胡惟庸说道:

“咱们这位太子看起来温文敦厚,待人温和、仁慈。”

“可骨子里的刚毅,果决,甚至残暴,都和陛下一般无二。”

“加上太子性子沉稳,手段高明,比之陛下都不遑多让。”

“如此之人,将来定能成就一代千古明君!”

说出最后几个字时,李善长眼神严肃,没有半点欢喜之意。

相反,那近乎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对朱标有不少的敌意。

“恩....恩师,太子能成为明君,不是好事吗?”

“对大明,对百姓来说,是好事。”

“可对你来说,是好事吗?”

被李善长这么一说,胡惟庸眼神躲闪,不敢回答。

见他如此,李善长也没有把话说透。

起身眺望院中景致的同时,幽幽说道:

“就拿此次太子让老夫辞官一事。”

“从始至终,我都未曾发现太子对我展露过半点敌意。”

“而且交谈之时,太子对老夫非但没有半分厌恶,反而始终都是尊敬有加。”

“可就是在这春风化雨之中,太子达成所愿。”

“纵然老夫有万般不舍,也不得不辞官还乡。”

“惟庸啊,你且问问自己,你能做到像太子这样吗?”

听李善长说完。

胡惟庸僵在原地半晌没有回话。

若换做是他,他还真做不到朱标这样。

面对对手,亦或要达成所愿。

不只他胡惟庸,任何人都不可能始终摆出是一副轻描淡写的姿态。

特别是面对政敌之时。

胡惟庸恨不得抛开国法,当场将其诛杀殆尽。

扪心自问,他当真做不到像朱标这般沉稳。

“可是恩师,既然您不愿请辞,当时在大殿太子问时,您大可以装糊涂啊....”

“装糊涂?”李善长白了胡惟庸一眼,没好气道:“若是老夫装糊涂,那便是连最后一点体面都不要了。”

“刘伯温还朝,你以为老夫想在这时候辞官还乡?”

“老夫是没办法!不管我想出什么办法,可面对咱们那位太子,就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一般,根本无从使劲。”

“装糊涂?他是太子,是朱重八的骨血!”

“若是我敢装糊涂拖延不走,不出三月,灭门抄家的圣旨定然送到老夫府上。”

“胡惟庸,凭你现在,能和太子斗吗!”

胡惟庸闻言一时惊骇,失神之下默默摇了摇头。

可下一秒。

胡惟庸连忙否认道:“恩师,学生可从未想过与太子争斗。”

“别以为老夫什么都不知道,左丞相的位置根本满z足不了你。”

“你想要的,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白了胡惟庸一眼,见他还不愿承认。

李善长默默叹了口气,继而严肃说道:

“看在师生一场的份上,老夫给你提个醒。”

“不动则已,动则如山崩!”

“不动则已.....”

“动则如山崩......”

看着呢喃低语,沉思的胡惟庸。

李善长抚了抚秀袍,起身便朝前方走去。

直到他走出十数步。

胡惟庸这才回过神来,忙冲李善长高声喊道:“多谢恩师,惟庸谨记。”

另一边。

刚一散朝,老朱便狠狠瞪了朱标一眼。

“你小子不用给咱提醒。”

“咱知道现在朝堂上,那些文官大臣们迫于胡惟庸的威势不敢开口。”

“你小子不就是想告诉咱,咱大明朝堂上没有敢说真话的人吗!”

看着一脸不满的朱元璋。

朱标浅笑一声,出言恭维道:

“父皇明察秋毫,纵然百官迫于威慑不敢开口,可父皇也不会冤枉刘伯温的。”

从朱标嘴里听到吹捧,老朱心头阴郁瞬间一扫而空。

不过很快他便继续说道:

“刘伯温不是进宫了吗?”

“你把他藏哪儿了?”

“儿子让他先到东宫静候。”朱标浅笑一声,继续道:“方才的朝会,他不是主角,自然不能让他抢了风头。”

明白朱标说的是让李善长辞官还乡这事儿。

朱元璋眉头微皱,盯着朱标沉声问道:

“所以,你让李善长在此时辞官,是为了将左丞相的位置腾给刘伯温?”

“不对啊,你小子不是赞同咱裁撤丞相吗?”

朱标这番操作,饶是老朱也有些看不懂了。

在裁撤丞相这件事上,他们父子也算达成了共识。

既然要裁撤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那下一任丞相就只能为丞相制殉葬。

可是以朱标对刘伯温的器重。

朱标是不可能让刘伯温成为新制度的垫脚石才对。

“标儿,你是如何想的?”

“儿子的打算,还要看刘伯温什么态度才能决定。”

“臭小子,故弄玄虚!”

白了朱标一眼,老朱大踏步朝坤宁宫的方向走去。

“父皇,您不同我一起接见刘伯温?”

“刘伯温没那么大面子。”朱元璋冷哼一声,继续道:“你娘还等着咱的白粥呢!”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咱要给你赐婚.....”

“谢陛下!”

老朱还未说完,吕本兴奋之间当即便跪在了大殿之中。

而旁边的詹同虽然早就料到会是如此情形。

可脸上眉头微皱,依旧难以掩饰心中失落。

而看着下方跪在地上的吕本,老朱微微点头,沉声道:

“听闻你有一女聪慧至极,咱打算为其赐婚,你可愿意?”

“谨遵陛下旨意。”

吕本恭敬回道。

可心中早已笑开了花。

不敢让老朱看到脸上笑容,此时的吕本忙将脑袋埋进胸膛,跪在原地。

“好,城防都尉马志宇为人谦逊,任职勤勉,尚未婚配。”

“你女便嫁与马志宇吧!”

此话一出。

不仅吕本,就连詹同以及其他官员都是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朱元璋。

马志宇,城防都尉,从六品小官?

而且马志宇父母尽丧,毫无背景。

吕本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老朱会为一个从六品的小官赐婚,而且嫁的还是他的女儿!

“陛....陛下.....”

似乎看出了众人的不解。

不等吕本开口,老朱便温声说道:

“咱当年还是吴王时,时任亲军的马守成为咱挡过一刀。”

“在其临终时,咱答应过他,替他照顾幼子马志宇。”

“如今马志宇已经年过三十,却依旧尚未婚配,所以咱便想着给他赐婚。”

“吕爱卿,朕的这点恻隐之心,你应当能体谅吧!”

“这.....这.....”

吕本尴尬的跪在地上,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本想着小心拒绝,没准能让老朱收回成命

可老朱这番话却直接断了他拒绝的念头。

老朱体恤阵亡将士,为其遗孤赐婚,这乃是天子恩赐。

他吕本能把女儿嫁出去,便是荣幸之至。

况且还是天子赐婚,在外人看来,这是何等的殊荣。

若是他敢拒绝,那岂不是误了老朱体恤战士遗孤的心?

可纵然如此,吕本却依旧不愿接旨。

马志宇,年过三十,依旧是个从六品的城防都尉,那他这辈子便没有什么太大的出息了。

他女儿吕氏,那可是出了名的聪慧过人,大家闺秀。

而且如今不过十五岁,竟然要她嫁给一个年过三十的糙汉子?

这让吕本实在是接受z不了。

而且!

吕本想要的女婿,是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那马志宇算什么东西?

他的父亲虽说是替老朱挡过刀子。

可终究没有封侯拜相,甚至连一个伯爵之位都没有。

他女儿嫁过去,莫说是提携他们吕家了,恐怕他吕本还是时时帮衬马志宇。

“吕爱卿?”

见老朱虽一脸平和,但眼中却暗藏冷厉。

吕本也知道,若自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驳了老朱护佑将士遗孤的心,恐怕他吕家马上就会在大明消失。

无奈之下,吕本只好点头答应。

“臣吕本......遵旨!”

语罢。

吕本紧咬牙关,默默退回了官员之列。

当看到詹同正用得意的目光看向自己时,吕本恨不得当场发作,指着詹同的鼻子破口大骂。

可这里毕竟是奉天殿。

老朱毕竟也在场。

纵然心中有再多的不甘,他也不敢当着老朱和百官的面发作出来。

只不过看到其他官员正用同情,以及嘲讽的目光看向自己时。

再想到上朝之前,他还一脸兴奋的回应着那些大臣的祝贺。

吕本恨不得找个地缝当场钻进去。

“詹同!”

听到老朱叫詹同的名字。

吕本猛的眼前一亮,紧接着,脸上竟浮现出几分冷笑。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他女儿那般聪慧明理都没被朱标看上,詹同家的那个傻丫头又怎么可能入的了太子朱标的法眼?

吕本认同,詹家女儿定然和他女儿一样。

老朱安排个战死将士的遗孤,让他女儿嫁过去。

一想到詹同与自己处境相同,吕本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冷冷看向詹同,期待着詹同待会和他一样无可奈何的表情。

“詹同,咱要为你家女儿赐婚,你可愿意?”

听到朱元璋喊自己的名字,詹同猛然一惊,身体不住颤抖的同时,额上汗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和吕本的看法一样。

詹同也觉得自己女儿会和吕氏一样,被老朱赏赐给一个籍籍无名的将士遗孤。

毕竟吕家那丫头聪慧明理,依旧被老朱赐婚给了一个小小的城防都尉。

而他的女儿不及吕氏聪慧,甚至昨日还在皇宫,在朱标面前出丑。

朱标又怎么可能看的上她家女儿?

想到这里,詹同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女儿嫁给一个小官后,落魄潦倒的一生。

猛然惊醒后,詹同一咬牙便要开口拒绝。

可就在他抬头看向朱元璋的瞬间。

只感觉一股难以名状却不容置疑的磅礴威压,自老朱周身溢出,似怒涛拍岸般朝他滚滚而来。

感受到老朱那骇人的帝王气息,纵然詹同已经下定决心想要拒绝,可喉咙蠕动几次却都发不出声。

“詹大人?”

听到老朱再次发声。

可詹同无奈,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心。

天子赐婚,在其他人看来可是莫大的殊荣。

若是他敢推辞,老朱绝不会让他们詹家看到明日的太阳。

无可奈何之下,詹同只好开口回道:

“臣詹同,谨遵陛下吩咐。”

而看着跪在地上无奈答应的詹同,吕本抑制不住内心嘲讽,此时竟直接冷哼出声。

可也就是吕本以及其他官员,都等着看詹同笑话的时候。

只见朱元璋从袖中拿出一封圣旨,竟从皇位上站起身子,亲自诵念了起来。

“兹闻詹同之女詹氏,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皇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太子年已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

“值詹同之女詹氏待字闺中,与太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许配为太子为太子嫔。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若不是朱标,老朱才懒得念诵这拗口的圣旨。

将圣旨随手递给朱标后,老朱便重新回到龙椅上坐下。

可过了好大一会儿,整个大殿依旧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满心诧异,不敢去看此时的老朱是什么神情,却又想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哪怕是跪在地上的詹同,此时也是万分震惊,竟忘了领旨谢恩。

“詹大人,接旨了。”

当看到朱标亲自将圣旨递到自己跟前。

詹同这才反应过来,忙跪在地上朗声高呼:

“臣詹同,叩谢陛下圣恩!”

随着詹同的声音落下,奉天殿的其他官员这才陡然惊醒。

而此时的吕本却依旧目光呆滞,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詹同和太子朱标。

在他看来,朱标应该娶他的女儿才是。

他甚至都计划好今后面对詹同时,他自己要用怎样一副趾高气昂的姿态去凌z辱詹同。

可现在倒好。

朱标娶的不是他的女儿。

成为朱明皇亲的也不是他吕本,而是詹家那痴傻丫头的父亲詹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